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白露過後一定要吃它,祛風濕,祛濕毒!

白露過後一定要吃它,祛風濕,祛濕毒!

在農村,有種看似不起眼的小草,卻蘊含著大作用。它就是白蒿,白蒿之所以叫白蒿,是因為它外貌像艾草,顏色是全部白色的。而且還非常矮小,作用卻特別大。在很多疾病中都會用到它。

每到到了正月暖和以後萬物復甦,小白蒿就會在很多植物復甦之前搶先露出地面,所以很多農村人都說正月的小白蒿有補氣的作用,過了正月十五六之後,就會有很多人農村的大爺大娘們到地邊挖小白蒿。還可以晒乾用來泡水喝,或者洗乾淨了就做成菜吃了,還有的放在家裡保鮮起來。

白蒿的價值很高,內含有揮髮油、茵陳蒿素A、B、濱蒿素、有降血壓、黃酮和香豆素、降血壓和抗凝血,利尿解熱平喘,退黃疸和驅除蛔蟲及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與細菌。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道:氣味苦,平、微寒,無毒。主治:風濕寒熱邪氣。熱結黃疸,久服可以輕身益氣耐老。

白蒿的做法:

別名:白蒿窩頭,將白蒿取嫩部分,切碎,混在玉米面里,拌勻鎬好,蒸做窩頭。既調劑了伙食,又能防病治病。

白蒿還有祛風濕,祛濕毒的功效,現在白露是祛濕最好的日子,也是容易被濕氣纏身的日子,

濕氣又叫「邪濕」,在中醫裡面,邪濕是人體健康的頭號殺手。中醫也拿它沒辦法。只能一步步除掉它。當人惹上濕氣的時候,就會覺得嗜睡、四肢無力、大便粘馬桶、舌頭鋸齒痕、臉出油等。

【如何祛濕?】

【1】運動

運動可以快速使人體水分流失,這樣堆積在體內的水分便可以散發出體外了。

【2】食療

食療就得說到薏米,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薏米味甘淡,能利水滲濕,就像疏通水道一樣,能將人體內的水濕之氣排出,是常用的利水滲濕葯,也是常用的祛濕食療藥材。

目前最多的薏米是,河北安國薏米,雲南的曲靖薏米,貴州的興仁薏米、安徽毫州薏米以及福建的金沙薏米。其中金沙薏米顆粒最為小,從中醫角度來說。薏米顆粒越小,藥用價值越高。

在金沙村當地有句民謠這樣唱道:「薏米勝過靈芝草,藥用營養價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壽,返老還童立功勞」。

金沙薏米產於福建省仙游縣龍華鎮金沙村,因金沙村得名,別名玉蘆、玉珠珠,脫殼後稱薏米,是仙游縣著名的土特產,早在宋代就大面積栽培,已有上千年歷史,在明代更是貴為朝廷貢品。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所記載的薏米正是採集於金沙村的金沙薏米。是目前國家唯一確認的糧葯兼用的薏米。也是目前唯一有國家地理保護標識的薏米。

薏米紅豆粥

材料:薏米10克、紅豆20克、芡實5克、枸杞2克

做法:將薏米、紅豆等洗凈,再提前浸泡1小時,然後放入煲中加水煮爛熟開花。

薏米白果湯步驟:薏米60克,去殼白果8-12枚,加水直接煮,用適量白糖調味即可。

【3】保持房間乾燥

平時下雨天少外出,這樣可以避免濕氣入侵。還有就是保持室內乾燥、空氣流通等預防濕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身好健康 的精彩文章:

脾胃濕熱生百病!去濕氣,這幾招要記住!
她天天吃西瓜皮,多年的毛病居然治好了
早上三片姜,勝過飲參湯!原來生薑這麼牛!
女人「這處」越大,壽命就越長!
如果你有這6個風濕病「習慣」,說明你離風濕病不遠了!

TAG:健身好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