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高大上的研究怎能少了此等神器?

高大上的研究怎能少了此等神器?

都說機制研究難難難,而國自然基金如果不深挖一下機制,中標的機率可謂微乎其微。分子機制N多種,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轉錄調控、ceRNA機制、甲基化之類或許講得有點濫了,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個泛素化修飾~

蛋白質泛素化是一種常見的翻譯後修飾,泛素是一類低分子量的蛋白質分子,在一系列特殊的酶(泛素激活酶E1、結合酶E2和泛素連接酶E3)作用下,能夠與特定的靶蛋白分子結合,對其進行泛素化修飾,而泛素化修飾往往會使靶蛋白降解,從而起到調控蛋白質表達的作用。

今年的國自然已經放榜,從上榜情況來看,泛素化調節依舊是一個不錯的方向,有深度有寬度,有逼格有品味,甚得評審的心意!

看到這麼多中標的,吃瓜群眾是不是也忍不住想要擼起衣袖大幹一場了?想要研究泛素化,你首先得確定泛素酶和底物雙方是誰,這就涉及到靶蛋白的識別,泛素化修飾中,靶蛋白的識別一般是通過E2或E3識別靶蛋白的特定Lys殘基而將泛素連接到靶蛋白上。但是泛素酶千千萬,到底是哪個才是我所研究靶基因的另一半呢?

我們既可以從底物出發(靶蛋白)搜索潛在的E3,也可以從E3出發搜索它所能結合的底物。

比如我們檢索一下TP53相關的E3,我們可以根據預測結果的可信程度進行篩選(Cofidence score),也可以根據E3的家族分類進行篩選。從下圖中我們看出FBXO11與TP53的關係最為密切,然後依次是MIB2、MIB1。

點擊網路圖中的泛素名稱還是查看具體的泛素化位點和E3的識別域,基金評審看到這樣的圖就知道你不是在異想天開,痴人說夢了~

此外,選擇evidence mode可以查看具體的evidence類型:

雖說是預測工具,但是還是會有很多文獻報道過的,這裡我們也可以查看到底有多少文獻報道過底物-E3之間的相互作用,文獻報道的多自然可信度就高了,但相應的創新性可能會有所下降。

當然了,利用資料庫分析預測,只是泛素化調節研究的第一步,後續如何嵌套其它機制研究,以及如何設計實驗,大家可以從小張的課程中了解更多~

關注後獲取《科研修鍊手冊》1、2、3、4、5,基金篇、生信特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張聊科研 的精彩文章:

英國殘忍動物實驗,為了人類安危 這樣對待動物真的好嗎?
庖丁解牛為何只需要一把刀?
縮略詞這麼用,審稿人眼前一亮
科研沒頭緒?試試這個航母級資料庫吧!
這麼做實驗,想發低分都難

TAG:小張聊科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