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家寶寶比肩英國喬治小王子!

我家寶寶比肩英國喬治小王子!

每到9月開學,全國各所幼兒園便會上演這樣一番情景:寶寶們哭天搶地、老師們連哄帶勸、家長們偷偷掉淚,整個場面猶如瓊瑤劇中的生離死別。

國內孩子們上學,國外也不例外。這不,從出生就一直佔據頭條新聞的英國喬治小王子早在兩歲半就進了幼兒園,入學情景嘛卻是這樣和諧:

不光進入幼兒園時不哭不鬧、興趣盎然,今年9月正式進入小學預備班也是滿臉小王子式的洒脫。他為何如此淡定從容?難道真的與皇家血統有關?

答案並非如此。只需看看皇室為小王子所選的小學,寶媽們就能知曉一二了。

Thomas』s Battersea這所學校的核心育人理念並非「優秀」「全面發展」,而是「善良」。中國人一般認為「善良」等於隱忍、膽小,如果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做「善良人」,便無異於「任人欺負的小白兔」。所以,中國家長總會給孩子壓力,驅使他們「要大方」「要勇敢」「要強」,寧願成為「欺負別人的大灰狼」,也不要成為別人眼中的「乖乖兔」。

但西方教育卻不然,他們更崇尚讓孩子們在自然環境中成長,成為一個善良的人。而這裡的「善良」也不只是簡單的助人為樂,還包含尊重別人,在乎他人感受;尊重自己,敢於表達需求;善於溝通,在良好的溝通中與人為善、與己為善。

提起中西方教育的差異,參加了喜寶「回歸自然 尋找純凈『』寶家庭」活動的寶媽「兔老師」最有發言權,她為大家分享了這樣一段經歷:

「兔老師」在美國生下兒子咔咔,之後於異國的所見所聞,也讓她對孩子的教育觀念產生了改變——或許可以借鑒西方的育兒方式,讓孩子遵循天性、健康成長。

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多多接觸大自然。很多寶媽覺得,在草地上爬、接觸小動物,這些行為都會沾染致病細菌,所以總是阻止孩子這樣做。但這卻無意間剝奪了孩子用手觸摸、親自感受的機會。

反觀「兔老師」,在咔咔1歲8個月時就放膽讓他在草地上玩耍,咔咔不僅能夠自由自在地親近自然,膽量和探索欲也增加不少。

其次,遵從孩子天性,不給予過分呵護。孩子放膽闖自然的時候摔倒了,家長們要怎麼辦?大多數中國家長選擇馬上關心孩子,「寶寶摔疼了?媽媽給吹吹吧~」,另一部分家長可能會責怪孩子「平地怎麼還摔跤?就知道哭!」

而「兔老師」則在這兩種極端態度中,探尋出了自己的撫慰方式——從心理需求著手。寶寶摔倒了,不過分強調摔倒這件事,而是讓孩子知道摔倒並非是什麼大事,之後著眼於「為什麼摔倒,如何避免,如果需要幫助要怎樣求助」。漸漸地,咔咔即使摔倒也不會哭鬧,而是清楚地向父母描述「自己在哪摔倒的,哪裡疼,需要怎樣的幫助」。

最後,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就如剛才的例子,孩子摔倒後有的家長會對孩子說「下次走路要小心,再摔倒就不帶你出來玩了!」,這種「恐嚇」式語言不僅會讓孩子懼怕接觸自然,更剝奪了孩子「選擇玩耍」的權利。

「兔老師」則會讓孩子自己決定:「摔倒了、摔疼了、受傷了,下次你還願意來這裡玩兒嗎?」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也是讓他了解做選擇的後果,使他學會為自己的行為思考、負責。

不知不覺間,咔咔在這種注重自然培養的西式育兒方式中逐漸成長,愈發獨立、內心富足、樂於分享、善於溝通和鼓勵他人。

這與中式教育中迫於父母「你必須懂得分享」的壓力下產生的行為完全不同,這是孩子自然而然、發自內心的善意。就如開頭小王子學校的育人理念「善良」,咔咔已經學會了人生最為重要的「一課」。

從「兔老師」的育兒經驗中我們不難看出,西方「回歸自然」的教育方式確實能夠使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在育兒方面,大自然就是我們最好的幫手:大自然最懂人們所需,只因我們本就源於自然,從自然中獲取恩賜,在自然中繁育成長。

而這正與喜寶一直堅持的理念不謀而合:取於自然,恩於自然,尊崇自然理念,相信自然規律,堅持自然有機的農耕方式,堅持提供高標準的有機產品,助力父母哺育子女,使其在自然中健康成長。

更注重自然有機的理念,不希望使用有礙於孩子天性成長的育兒方式,更願意讓孩子在天然的環境中、父母的陪伴中快樂學習成長——這不僅是每個家長的心愿,也是喜寶的心愿。

最近,喜寶就發起了「回歸自然 尋找純凈「喜」寶家庭」的活動,讓許多媽媽們分享了自己遵循「自然理念」的育兒故事,「兔媽媽」就是其中之一。

「自然喜寶」、「純粹喜寶」、「純真喜寶」,媽媽們在這三大陣營中分享育兒故事,也討論如何使孩子健康成長的問題。這些正能量故事中蘊含著家長們對孩子的一片無私之愛,也飽含著大家對自然純凈生活理念的理解。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天使寶寶的三次睡眠倒退
長期開燈睡覺,居然對寶寶有這麼多危害,每個父母都該知道!
夏末秋初,媽媽這樣餵養!讓寶寶健康不生病!
魚肝油,DHA可以促進寶寶發育,可是這種補法究竟正確嗎?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