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國校園欺凌行為研究綜述

我國校園欺凌行為研究綜述

我國校園欺凌行為研究綜述

李春慧

摘要

近年來我國社會各界日益關注校園欺凌問題,學術界主要從校園欺凌的內涵、類型和特點進行了描述;從個人角度、家庭層面、學校層面以及社會視角分析了校園欺凌的原因以及措施。同時存在部分以心理學、社會學和法律的理論進行探討的研究。但現有研究缺乏從微觀層面更加細緻深化,並長期追蹤校園欺凌問題的研究;忽略了對旁觀者、領頭者、跟風者、主動和被動參與者的研究,缺乏對不同年齡段的欺凌行為的研究;缺乏不同的學校管理和校園環境、家庭背景以及教養方式對校園欺凌行為影響的研究;缺乏對採取了相應措施後的結果的調查與研究。

一、 問題的提出

校園欺凌對學生的身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被欺凌者自尊心受損,自信心急劇下降,自卑心理加深,出現被孤立與冷落、成績下降、注意力分散、失眠等現象,還出現了逃學、轉學、退學和自殺等問題。欺凌者受到排擠和孤立,出現了退學,抑或後續越軌甚至犯罪等現象。

校園欺凌問題不僅對受欺凌者和欺凌者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同時使得旁觀者出現冷漠,缺乏社會責任感,自責又內疚的矛盾心理。由此校園欺凌問題引起了我國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2016年5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下發了《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明確了治理的目的和範圍,並對學校、縣、市、省做了具體的階段性安排及要求。2016年11月教育部等九個部門又下發了《關於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提出了積極有效預防、依法依規處置學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切實形成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力。2017年1月和3月在教育部印發的《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點》、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下發的《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和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的《2017年教育督導工作要點》中分別提到研究制定《加強中小學校園欺凌綜合治理方案》,加強對校園欺凌治理情況監管,完善全國各地中小學校發生校園欺凌事件信息月報和媒體報道情況核報制度;區分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大力加強校園欺凌治理,制定《加強中小學校園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等內容。校園欺凌問題與社會、學校、家庭以及學術界多個領域密不可分,加之國家的高度關注,使得校園欺凌問題成為研究的重點和熱點。

二、 校園欺凌問題研究概況

截至2017年4月11日,以「校園欺凌」為主題在知網上進行精確查找,共得到221條結果。其中2002年2篇,2005年、2006年、2007年各1篇,2008年、2009年各4篇,2011年2篇,2012年3篇,2013年5篇,2014年4篇,2015年10篇,2016年151篇,2017年33篇。其中期刊共125篇,報紙82份,碩士畢業論文12篇,國內會議2篇。

數據表明,關於校園欺凌的研究起源於2002年,但2016年之前雖有部分學者關注此問題,但為數不多,直到2016年數量激增,直到目前研究熱度居高不下,2017年相關研究論文就達到了33篇。數據顯示不僅學術界,國家和媒體等均在關注校園欺凌問題。

以下是通過超星發現系統限定以下條件:「只檢索學術文章」「中文」「期刊與學位論文」「時間、關鍵詞、重要收錄、作者、作者機構、刊種、地區與基金項目不限」「學科類別為教育」得到的相關結果。

(一) 校園欺凌相關論著發文量

通過超星發現系統輸入「校園欺凌」共得到441條結果,其中2017年事實存在41篇,而上圖顯示預測量為206篇,充分說明了「校園欺凌」相關內容依舊是研究的熱點,值得關注的話題。關於「校園欺凌」的相關研究起源於2002年,2016年研究量激增急速增長,雖然與知網顯示數據稍有差異,但研究起點、發文量高峰以及發展趨勢是相同的。

(二) 校園欺凌相關知識點

與「校園欺凌」最為密切的知識點為校園、教育督導、校園暴力、法制教育和專項治理。這說明關於校園欺凌問題的研究涉及學校與法律,校園欺凌與校園暴力有區別也有聯繫。此外,還可以看到,校園欺凌涉及主體主要為中小學生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校園欺凌現象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密不可分,問題的出現和解決與心理學的內容有關。

(三) 校園欺凌研究機構

我國東部地區對「校園欺凌」問題研究較多,西北和西南部對此問題的研究和關注甚少,重視程度有待提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對「校園欺凌」問題的研究還會呈上升趨勢。

此外,對「校園欺凌」問題進行研究的絕大部分是師範類院校,雖然「校園欺凌問題」與學校密不可分,師範類院校理當重視,但「校園欺凌」問題也涉及法律、醫學、社會學、倫理學等方面,且此問題涉及整個社會,綜合性大學也應加強關注。

這也從側面說明對「校園欺凌」問題的研究仍會繼續。

(四) 校園欺凌——核心期刊統計

關於「校園欺凌」問題的研究,中文核心期刊發文量為56篇,CSSCI中文社科引文索引共19篇,統計源期刊共6篇,CSCD中國科學引文庫1篇。以上數據佔總數的18.59%,尚未達到總數的五分之一,說明對「校園欺凌」問題的關注度雖高,但是研究的質量有待提升。

三、 校園欺凌問題研究主要成果

校園欺凌問題的研究,截至目前為止主要集中在對校園欺凌的含義、類型、特點、影響因素、解決措施等幾個方面的研究。同時,存在部分運用理論和訪談的方式進行闡述的研究。

(一) 校園欺凌的含義

校園欺凌含義的表述方式多種多樣,與校園暴力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以下是相關學者對校園欺凌的描述。

「校園欺凌又稱兒童校園欺負行為,指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故意傷害他人的身體、心理、物品、權益等,引起他人痛苦、厭惡等反應的行為。」「欺凌行為是一種攻擊、暴力的行為,通常表現為採取打、推、勒索、孤立、辱罵和嘲笑等方式有意地害別人。」「校園欺凌是發生在學校內或學校外,施加於學校成員,並導致其身體或精神感到痛苦的行為。」「校園欺凌是一種特定的群體或個體,通過語言、行為及其他媒介手段,對受欺凌者進行持續、長時間的作用,使其在心理和身體上造成傷害的現象。」「校園欺凌多指中小學生間的欺負、霸道和攻擊行為。」「校園欺凌是發生在學生間的以大欺小、恃強凌弱的行為。」「校園欺凌是指一個人或一群人對他人實施的肢體、言語或精神上的傷害和攻擊。」「校園欺凌是由學生實施的對其他學生的暴力行為,並造成心理上、精神上或身體上的巨大傷害及痛苦。」「校園欺凌是一種長時間持續的、並對個人在心理、身體和言語遭受惡意的攻擊,且因欺凌者與受害者間的權力或體形等不對等,而不敢或無法有效地反抗。欺凌者是個人或群體,透過對受害人身心的壓迫,造成受害人感到憤怒、痛苦、羞恥、尷尬、恐懼以及憂鬱,且傷害往往是不可逆轉的。」

通過分析以上的闡述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研究者認為校園欺凌行為是主體故意、蓄意的行為,手段分為直接的與間接的,身體的和語言的,危害是身體和心理的。

發生的場合不局限於校園,有個體也包括群體。關於涉及的對象,研究者的關注點有所不同,有的認為涉及的主體不局限於學生也包括教師,而有的則認為只發生在學生間。根據以上陳述可以看出研究者並沒有將校園欺凌行為上升為法律概念,一方面是由於沒有從法律的視角看問題,另一方面則在於我國尚未出台相關的法律法規,而《未成年人保護法》往往為未成年人的相關行為採取從輕處理的辦法。此外,還有研究者認為校園欺凌行為是一個長期的、持續性的過程,突出了校園欺凌造成的不可逆轉的危害,意在強調校園欺凌行為的嚴重性與破壞性,必須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二) 校園欺凌的類型與特徵

1. 校園欺凌的類型

通過實證考察,研究者將校園欺凌劃分為:言語侮辱、受到暴力威脅或恐嚇、自己的東西被他人故意損壞、被老師和同學瞧不起,受到孤立排斥被人打,遭到老師的體罰、被人搶劫或勒索財物、被人耍流氓。某研究者對言語欺凌的表現形式做了極為詳細的描述:說髒話粗話;嘲弄揶揄;輕視誹謗;指桑罵槐;詛咒辱罵;威脅恐嚇;命令使喚;故意作對、拒絕依從;經由他人傷害對方,如散布謠言;宣稱所有權,即不是自己的東西故意說是自己的。還有研究者將其分為直接欺負和間接欺負,直接欺負包括語言和身體欺負,間接欺負指不理睬對方,以社會排斥、散布謠言和誹謗等來傷害對方。徐玉斌和郭艷艷也將其分為直接欺凌和間接欺凌,同時隨著網路的發展和普及,增加了網路欺凌。馬雷軍將校園欺凌分為肢體、言語、關係、性和網路欺凌五種。郭潤還談到了反聲性欺凌。某研究者將農村留守青少年校園欺凌問題分為四種:呈現力量型;捍衛尊嚴型;維繫友誼型,例如幫助好友報仇;爭風吃醋型,多見於男生女生間的交往。

通過分析以上類型,絕大部分研究者談到了肢體、言語、關係和網路欺凌。

網路欺凌是隨著網路的普及與大眾化娛樂逐漸出現的。此外還有研究者談到性欺凌。在類型的劃分中有的學者將遭到老師的體罰也歸到了校園欺凌的範圍內。筆者認為教師對學生的體罰是否屬於校園欺凌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師若是因學生懦弱、遇事忍氣吞聲、家庭條件較差、學業成績差等主觀的原因,進行體罰,而對犯同樣錯誤,但學業成績好、性格桀驁不馴、不好惹、家庭條件好等因素的學生而不進行懲罰,教師的行為則屬於欺凌行為;而教師客觀、公正、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懲罰措施一視同仁則不屬於校園欺凌行為,同時教師體罰學生,在很大程度上屬於教師能否體罰的討論範圍,同時也屬於法律的範圍。

2. 校園欺凌的特徵

校園欺凌行為類型相似,特徵多樣,研究者主要將其特徵概括為以下幾點。

自愈性、廣泛性、危害性、雙向的。低齡化、暴力性、殘酷性、血腥性、持續性、反覆性、複雜性、隱蔽性、後果嚴重性。形式的多樣性、普遍性、不平衡性、隱蔽性和難以判斷性。

由此可知,校園欺凌行為十分普遍和廣泛,普遍存在於小學和初中,包括部分職業學校,校園欺凌行為並不因地域和年齡的不同而不存在;原因和表現形式複雜;身體欺凌方面存在著體力的不平衡;由於發生時間不確定,地點隱蔽,參與者出於各種利益糾葛採取隱瞞的手段,致使其具有隱蔽性。雖然有學者談到面對校園欺凌行為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的變化具有自愈性,但是必須明確的是校園欺凌行為對欺凌者、被欺凌者以及旁觀者的影響始終具有不可逆性,影響是終生的。

3. 欺凌者與被欺凌者的特點

研究者對欺凌者與被欺凌者的特點進行了歸納和總結:

欺凌者對與敵意相關的線索更加敏感;解決問題的策略更多的是攻擊性的方式;反應迅速。被欺凌者自我評價較低,自卑感重;存在某些「缺陷」,如情感和行為問題;具有不良行為習慣;常以哭、退縮等消極方式處理問題,被人認為好欺負。

絕大多數研究者並未十分詳盡地描述欺凌者與被欺凌者的特點,即使關注了此問題也是稍加概括,關於參與者的性格特點的原因分析都是從較為宏觀的方面分析的,十分細緻、跟蹤式的研究較少。

校園欺凌行為除了涉及欺凌者與被欺凌者外,還會波及旁觀者,衝擊其價值觀念,思考和處理問題的方式,但很多研究者並未進行極為詳盡的研究。即使關注到,也只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

(三) 校園欺凌問題的歸因

校園欺凌問題的原因總體上可以分為個人、家庭、學校和社會四個維度,同時存在部分研究從心理學、法學、醫學等理論和角度進行分析的探討。

1. 個人層面

有研究者認為被欺凌者性格懦弱,逆來順受,不敢反抗,缺乏交往能力;性格孤僻,不合群,導致了被欺凌。有些學生自尊心、嫉妒心和報復心理極強,導致了欺凌的發生。再者是青少年學生的年齡特點使然。生理上,青少年身體快速發育,精力充沛,體力旺盛,有足夠的力量需要對外宣洩;心理上還不成熟,易將挫折、不滿和批評當成是對自己人格的詆毀,激發強烈的「面子感」。還有研究者談到男生處理問題簡單直接,女生往往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習慣用自己的方式發泄情緒或達到目的。青春期的女生敏感多疑,嫉妒心理強,情緒變化大,會因一句話或一個眼神而心煩意亂乃至情緒失控,通過欺凌方式將不滿發泄到他人身上。此外,人需要交往,青春期的青少年拉幫結派是歸屬感的需要,從而增強身份認同。此外認知、辨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較弱,法律意識淡薄,性格內向、孤僻、不愛交往和參加集體活動,因學習成績差而自卑,受到老師的嘲諷或忽視,也會遭受同學的歧視和欺凌。

綜上可以看到,青少年處於青春期,自身的性格和交往能力,學業成績以及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都是導致校園欺凌行為的因素。

同時也應看到大多數研究者只是闡述了與校園欺凌相關者的性格特點,但是性格背後的原因還需要深度挖掘,雖然有學者提出是家庭、學校、文化、同輩群體以及社會的影響,但並沒有找到性格形成的脈絡和本質。

據此提出的教師引導、批評,接受道德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是不能根治校園欺凌問題的。只有真正挖掘到性格形成的本質,問題的癥結所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 家庭層面

人從出生開始就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與熏陶,學生的性格、觀念、情感、動機、意志和行為都深深地受到家庭的影響,因此校園欺凌的發生,家庭環境與家庭教養方式難辭其咎。

家長自身素質和修養不高,有許多不良習慣和嗜好;因經濟收入不高,忙於生計,疏於對孩子的管理,把責任全部推給了學校;因夫妻矛盾或其他衝突在孩子面前打罵,通過打罵孩子來教育或宣洩對孩子的不滿,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和責任感、攻擊性強、性格野蠻粗暴。單親家庭、重組家庭、流動家庭和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的家庭結構殘缺或父母教育缺位,孩子得不到應有的關愛和教育,易變得孤僻冷漠、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和信賴感,更易迷失在同伴關係中,受到欺凌或欺凌他人。此外,家長「望子成龍」,以及浮躁、虛榮、功利和世俗的觀念,只看重分數而忽視道德教育,使得孩子變得自私、反叛;家庭貧富的加劇使得條件優越的家庭只重視學生的物質滿足,忽視內心需求,導致學生對味覺和視覺過度追求,做出危害他人和社會的行為,而貧困生則易滋生不滿情緒。同時獨生子女時代家長溺愛、放縱孩子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明確父母的素養、習慣、夫妻感情、處理問題的觀念和方式;家庭結構、教養方式都與校園欺凌行為難脫關係。

3. 學校層面

由於學校重智育輕德育,忽視學生的身心健康,使得學業成績差的學生選擇和被選擇了「逃離」,如教室的後排角落、校園裡的僻靜區域,逃離了教師的視線,自娛自樂。他們嘲笑成績好的學生、抽煙喝酒、欺侮他人,甚至打架施暴。部分學生出現逃課、逃學現象,受不良社會現象的影響,迷戀網路、出入娛樂場所,在學校通過暴力、強索等方式來滿足自私本性。

學校與教師對學生約束太多,教師常採用批評、斥責、變相體罰等教育方式,學生感到壓抑,師生關係緊張。教師的言行舉止和態度對學生身心發展會產生極大影響。有的教師對學生進行管教或懲戒的方式往往受到家長和社會的質疑,導致教師權威下降或喪失。

學校缺乏並忽視心理健康、法治、道德教育,且心理與法治教育資源有限,教師法制意識淡薄,教育形式單一,說教為主,忽視了學生掌握和理解的程度。學校管理權力有限,缺乏預防、應急和處理教育制度;無法完全控制外來人員擾亂治安,學校周邊治安較差,缺乏民警配合。

被開除的學生是參與欺凌的重要成員之一。這一群體在校期間與老師和同學有衝突,被開除後,憤懣一涌而出。這些人無所事事,總計劃著「報復」同學、老師和學校。由此可知,應試教育導致的重智育忽視德育進而產生了連鎖反應:學生厭學走上歧途,學校缺失德育、心理和法制等課程。此外師生矛盾、學校管理失當以及學校周邊環境難以控制等均是校園欺凌行為出現的重要原因。

4. 社會層面

當今網路、影視、動漫、新聞等傳播工具對兇殺、暴力、色情等過分宣揚,直接導致尚未具有很強的判斷和辨別能力的學生效仿,並內化為自身的行為處事原則。

社會失范導致反學校文化出現,加之青春期的學生渴望獨立,為找到存在感主動構建小團體。社會規則缺失,只要情節不夠嚴重欺凌者不會受到懲罰,使欺凌者日益猖狂。

校園欺凌是功利化社會在教育上的折射。主要表現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對成績的高度關注,學生的壓力與不滿不斷積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尋求發泄,從而產生了對他人的攻擊、傷害和侮辱。

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校園欺凌的法律,缺乏懲戒干預機制,使行為後果的成本低。同時,社會中黑惡勢力欺行霸市、恃強凌弱等惡劣現象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此外,同輩群體的影響決不能忽視。興趣相投的學生找到共同的語言和話題,相互感染和模仿,一旦團體中具有「威望」的學生帶頭進行欺凌行為,其他成員難免迎合。

因此,功利化的社會氛圍、大眾傳播媒體傳播不良信息、社會不良現象以及同輩群體的影響是校園欺凌行為出現的社會層面的原因。

(四) 校園欺凌問題的解決措施

根據校園欺凌問題的歸因,研究者相應地提出了解決措施。

1. 個人層面

學生要增強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遇到校園欺凌,及時與父母或老師溝通,取得幫助和支持;要學會換位思考,不孤立,不主動欺凌他人,學會寬容、體諒和理解他人;提高人際交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的能力;學會堅強,自我激勵,提高應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旁觀者不可對他人的困難和痛苦表示冷漠。

總之,學生要明確校園欺凌的內容和危害,保護自己,關愛他人,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和道德水平;旁觀者要有一顆惻隱之心。

2. 家庭層面

家長要重視對學生優良品質和健全個性的培育與引導;轉變教育方式,提升親子溝通能力,關心與愛相結合,重視對子女的認知及規則教育;對家庭教育立法,明確家長在子女教育中的責任。

為孩子提供處理問題的正向榜樣,培養孩子的自信和交往能力;充分重視孩子同伴交往的需要,鼓勵孩子多參加班級團體活動,提升社交、應對衝突和矛盾的能力;也要指導孩子掌握面對欺凌的方法,如不要去挑逗霸道和強悍的同伴;要求孩子結伴而行,留意孩子的行為和心理是否發生異常。

正確引導孩子明確欺凌含義、危害以及玩笑與欺凌間的界限;儘可能限制孩子過早接觸暴力的電影和遊戲等,若不能避免,應和孩子一起觀看,適時指出錯誤行為,幫助孩子選擇正確的同輩群體,並注意孩子玩的遊戲是否與暴力有關。培養孩子均衡的飲食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紀律的孩子較少欺負他人。

在措施中有研究者提到對家庭教育立法,這的確是一種解決的方案,但中國的父母負擔已相當沉重,更重要是有些家庭生計都未解決,根本無暇顧及孩子;再者,當父母對孩子的關心與愛護用具有強制性的法律約束時,難免變了味道。一個社會只提倡強制,不談道德、仁愛,就會使人們變得冷漠,失去惻隱之心。因此,逐步提高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和素養,使父母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關鍵是為父母提供學習的空間、機會和條件,至於父母的責任以及對失職父母的引導完全可以依靠大眾傳媒宣傳、國家政策加以引導、家校配合等方式。

作為家長,針對校園欺凌問題應當起到以身作則的示範作用,言傳身教人際交往方式方法,改變教養方式,關心愛護孩子;留心觀察孩子身心的變化;注意孩子結交的朋友和玩的遊戲;讓孩子了解欺凌和如何正確應對欺凌,時刻留意和引導大眾傳媒和周圍環境對學生的影響。

3. 學校層面

學校應提高對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現象的認識,制訂專門的反校園欺凌規定,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處理;不可一味地追求成績和升學率,加強對學生的法制、品德、心理、生命教育;加強反校園欺凌宣傳;加強應對校園欺凌的能力培訓,重視學生間的合作交流,建設團結和諧的班集體;寄宿制學校應強化宿舍管理,妥善處理學生宿舍矛盾;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合作。建構安全和諧的校園氣氛,加強校園休息時間管理,嚴格把關可能出現校園欺凌的時間;建立多主體校園警務系統,聯合校園警務部門、保衛處、校園警察、保衛幹部、專兼職校園保安等協同力量,共建校園安全工作體系。

此外有研究者針對潛在欺凌學生和潛在被欺凌者提出可以採取的相應措施。

針對潛在欺凌學生主動傾聽;培育憐憫心;酬賞或鼓勵有利於社會的行為;鼓勵參與團體活動;訓練學生理性處理問題的思維;採取「跟隨行為」或直接教授互動和語言溝通的技巧。針對潛在被欺凌者可採取賦予任務或責任;安排較有社會觀察能力的同輩作為好友;適時稱讚,增強其自尊與自信。此策略很全面,但是存在如何確定潛在欺凌學生和被欺凌者的難題。

以上內容主要談及了學校應當制定反校園欺凌規定;開展法制、品德、心理、生命健康教育;提升師生、生生關愛和交流的機會;家校合作;構建和諧校園等內容。需要注意的是在採取的措施中,有研究者提出採取酬賞或鼓勵有利於社會的行為的方式,但筆者認為應更加強調精神上的鼓勵,擺脫使用物質刺激的傳統思維模式,避免學生變得功利化,為得到物質獎勵才講道德的問題,且此時的道德也是「偽」道德,應當使學生明確這是學生本應做到的,即使得到稱讚也是因為行為產生後的自然結果。

4. 社會層面

加強社會環境綜合治理,加大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整頓網路和校園周邊環境;政府要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如「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和「異地高考政策」等。建立完備的法律規範,明確教師對學生的管教與懲戒權,對校園管制刀具等危險品的排查權。提供家庭諮詢輔導服務。

針對校園欺凌問題,社會應當創造良好的文化、道德氛圍,提供法律支持,嚴格監管大眾傳媒,為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問題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支持。

校園欺凌問題的解決涉及多個方面,只有在當事人、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多方聯合下才有可能獲得更好的解決。

四、 總結及展望

通過分析「校園欺凌」問題的研究趨勢,可以得知關於「校園欺凌」問題的研究依舊會呈現上升的態勢。目前,研究此問題的院校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範圍會不斷擴展。相關的期刊中發表在核心期刊的數量不及總數的五分之一,研究質量尚待進一步提高。

當下,關於校園欺凌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校園欺凌的含義、類型、特點、影響因素、解決措施五個方面。

第一,關於「校園欺凌」的含義,研究者表述的角度和內容雖不相同,但一致認為是欺凌者有意通過身體的、語言的或者藉助網路等方式,直接或間接地對被欺凌者施加身體與心理方面的傷害的行為。第二,「校園欺凌」的類型主要分為直接的和間接的方式,其中介與肢體、言語、網路密不可分。第三,校園欺凌行為具有自愈性、廣泛性、雙向危害性、複雜性、隱蔽性和難以判斷性等特點。第四,關於校園欺凌的原因,研究者主要從個人、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的角度進行了闡述。個人層面,主要從學生的性格特徵、年齡特點、學業成績入手;家庭層面,主要是從家庭結構、父母的教養方式、素養、生活習慣、為人處世的方式、教育理念多個角度切入;學校方面主要從批判唯分數論、重智育輕德育、忽視心理健康、師生關係以及校園周邊治安方面進行分析;社會層面,主要從社會的風氣、大眾傳媒、法律法規方面剖析原因。最終,研究者針對發現的個人、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層面出現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學生應增強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提升人際交往能力;父母應保持良好的夫妻關係,以身作則,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給予孩子更多的愛與關懷;學校的領導者與教師應明確德育與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整頓校園以及周邊環境,努力建設健康和諧的師生關係,形成良好的校園風氣;社會方面,政府部門應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大眾傳媒應傳播健康向上的信息,社會的每位成員均應為創建健康的社會風氣做出努力。

對校園欺凌問題的研究內容本文主要集中在教育層面。此問題還涉及心理學、醫學、社會學、犯罪學、經濟學、政策學、刑事政策等學科,根治校園欺凌問題需要多管齊下,多學科對此進行研究。

此外日本、挪威、美國、瑞典、英國、菲律賓、紐西蘭等國對校園欺凌問題採取的相關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值得我國借鑒。總體而言,目前我國對於校園欺凌行為欠缺深入、詳細、紮根、不空洞的研究。

(一) 欺凌者與被欺凌者的角度

首先,校園欺凌行為在城市與農村、男女生間存在差異,欺凌的行為表現、原因、解決的措施等都是值得進一步加以研究的內容。同時,每個人都是特殊的個體,多個個體可組成相似的群體,可按照欺凌和被欺凌的原因或者主體的特點進行分類細化,從而得出解決每類主體問題的措施。此外是否為獨生子女以及非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的排位與校園欺凌的關係也是值得關注的。

其次,對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學生的校園欺凌行為的表現、原因和影響的研究十分必要,只有了解了每種階層背後的真相有助於提出具有針對性、可行性的建議,而非空泛的、宏觀上的一刀切的措施。

(二) 欺凌與被欺凌者以外的主體

第一,目前絕大多數研究只從總體上關注了被欺凌者和欺凌者,忽略了旁觀者、煽風點火者、領頭者、跟風者、主動和被動參與者的個性和心理以及對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影響。研究者可深入問題的細節之處,了解這些特殊群體當時的表現、心態、動機、原因、性格特徵,以及事後對他們的處理與影響,從而關注校園欺凌問題涉及的種種個體與群體。

第二,出現校園欺凌問題後,立場不同的主體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採取不同的行動。學校的校長、班主任、德育處以及政教處的管理人員處理校園欺凌的原則與方法;作為校園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觀者的父母、祖父母對待事件的看法、態度以及解決措施的立場和方法;欺凌者、被欺凌者以及旁觀者對待校園欺凌的解決措施的意見與建議,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博弈也是值得研究的內容。

第三,關於教師的校園欺凌問題也是值得研究的視角。教師對學生的哪些行為屬於欺凌行為,直接體罰、間接體罰、語言辱罵、隱性的挖苦諷刺是否屬於校園欺凌行為等也是值得研究者關注的問題。隨著社會的變化,師生關係的演變,某些教師也常常成為學生欺凌的對象。可以深入到學校,了解有多大比例的教師受到過這種欺凌,男女比例如何,更多發生哪些年齡階段,發生在什麼類型的校園中,發生的場所,對教師和學生以及師生關係的影響等。

(三) 不同年齡段的欺凌行為

不同年齡階段欺凌的方式不同,目前我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學和初中階段,也有關於中職和高校的校園暴力研究,但缺乏中職和高校的校園欺凌的表現、特點、方式、原因,不同種類的高校以及不同專業、不同生源地、不同階層的研究,以及可將中小學、高等院校的不同年級的校園欺凌行為進行對比分析,更加細緻深入地把握校園欺凌行為,使得關於校園欺凌行為的研究系統性和具體化。

(四) 校園欺凌行為的類型與涉及的維度層面

第一,校園欺凌行為類型多樣,隨著網路的發展,欺凌行為不再受到時空的限制,網路欺凌的主要表現形式、發生的時間段、通過哪些平台、男女生的比例、城市農村的差距、不同區域的差距、對不同主體造成的影響等都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第二,學校管理和校園環境、家庭背景以及教養方式多種多樣,目前欠缺對每一種校園環境氛圍、管理方式、家庭教養方式(民主性、專制型、散養型等)、家庭結構(核心家庭、主幹家庭、聯合家庭)等每一個細小的方面的成果,如現已存在的留守兒童校園欺凌現狀的研究。只有明確每個小點,措施才能更具針對性和可行性。

此外還缺乏案例研究以及對採取了相應措施後的成效以及出現的新問題和傾向等的研究。

(以上摘自《教育參考》2017年第4期,內容有刪減。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育參考 的精彩文章:

TAG:教育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