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的後代也有忠臣,秦檜的後代為抗金兵一家七口英勇就義
一說到古代的奸臣,秦檜絕對是名列前茅,他是絕對是主和派,奉行割地、稱臣、納貢的議和政策。屢次誣陷抗金英雄岳飛,導致岳飛父子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他的塑像也永遠跪在岳飛的墓前。
我們經常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按照這種推論,秦檜的後人應該也是奸臣了。但事實與推論相反,秦檜有一位後代,不僅不是奸臣,而且成了抗金的英雄。金兵派使者前來勸降時,他二話不說,直接怒斬來使,最後城池被攻破,一家人都自殺殉國,其行為可歌可泣,令後人感動落淚。
秦矩,秦檜的曾孫,南宋抗金將領。北宋末年,金兵攻克了都城,擄走了徽欽二帝,趙構一臉懵逼地坐上了皇位,也是南宋第一位皇帝。之後,宋高宗趙構不想著收回被金兵佔領的疆土,反而坑殺抗金將士,一味地求和,以換來短暫的和平。
南宋寧宗嘉定十年,也就是岳飛被謀害的75年後,金兵再次大舉南侵。年對金兵的進攻,宋寧宗召集文武大臣商議抗金的對策,滿朝文武卻都選擇了沉默,這讓宋寧宗非常心寒,憤怒的說道:「國難當頭,怎無人為國負任?」此時,一位老將軍向宋寧宗推薦了一個人,他就是秦矩。
此時的秦矩,年輕氣盛,且文武雙全,身懷報國殺敵之志,是個難得的人才。但有不少大臣就堅決反對重用秦矩,理由如下:「秦矩乃大逆賊秦檜之曾孫,其祖惡貫天下,萬世唾之,不能用其後人。」對於秦矩,宋寧宗也有過深入的了解,他不滿曾祖投敵賣國殘害岳飛父子,想用實際行動洗刷秦家奇恥大辱,應該給他一次建功立業的機會。
於是,秦鉅就被任命為蘄州通判,兼領守備事務。剛到蘄州,秦矩就加緊軍事訓練,修築防禦工事,積極做好抵抗金兵的準備,以岳飛為偶像,精忠報國也是他的座右銘。
沒多久,金國的10萬大軍兵臨蘄州城下,金軍聽說守城的是秦檜的後人,高興的不得了,就派人來勸其投降。秦矩怒斬來使,以示誓死抵抗之決心,絕不會向他曾祖父那樣賣國求榮。面對強敵,秦鉅親自登城督戰,激勵士兵奮勇殺敵,堅守城池。 然而終因寡不敵眾,加之援兵不到,蘄州城被金兵攻破。當金兵如潮水般湧進城來時,秦鉅已身受重傷,血染戰袍,但他仍然拚死殺敵。
手下一名將領勸說他帶兵突圍,卻被他嚴厲拒絕了,誓與蘄州城共存亡。就這樣,在金兵攻入城後,秦矩帶著兒子秦浚及全家7口人,都自殺殉國了,其英勇報國之行為,令後人敬仰。所以,奸臣的後人也可能是忠臣,這個因人而異,你認為呢?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秦檜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奸臣,他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成為人人唾罵的千古罪人。然而生子不肖,他的後代秦鉅卻是忠心報國千古傳誦的抗金名將。
南宋寧宗嘉定十年二月,金兵再度大舉南侵,進犯蘄州。面對金人的進攻,宋寧宗擢升秦鉅為蘄州通判,兼領守備事務。秦鉅,字子野,秦檜的曾孫。當時秦鉅正當壯年,文武雙全,雖為奸臣秦檜後代,但才華橫溢,滿懷報國之心,具有抗金領兵之能。
蘄州在軍事上是戰略要地,秦鉅也知道它的重要性,一到蘄州,一邊加緊軍事訓練,一邊抓緊修築防禦工事,積極做好抵抗金兵的準備,竭盡全力像岳飛一樣「精忠報國」。果然防禦工事剛剛竣工,十萬金兵涌至蘄州城下。面對強敵,秦鉅親自登城督戰,激勵士兵奮勇殺敵,堅守城池。
秦鉅與郡守李城之協力禦敵,一面告急朝廷,求援於武昌、安慶,一面率領三千將士及全城百姓屯糧抗戰,英勇殺敵,拚死堅守。抵抗十萬金兵一月有餘,援兵依舊未至,其間,將領徐揮、常用二人膽怯,率兵開城出逃,金兵趁虛而入,蘄州終是寡不敵眾。
城破後,秦鉅率其親隨在巷內與金兵對戰,傷亡慘重。秦鉅趕回府衙,命令差役劉迪點燃倉庫,不給金兵留下錢糧。隨後在屋中點火自焚。有老兵想冒火救他,秦鉅說道:「我已決心與此城共存亡。」說罷,躍入熊熊烈火中,以身殉職,其家人也同他葬身 。知府李城之亦在城破後自刎而死,其子李士允戰死,其家人投河自盡。
秦鉅的高風亮節和英雄壯舉,贏得了後人的敬仰。宋寧宗特贈鉅五官、秘閣修撰,封義烈侯。當地百姓為了紀念這位英雄,為他在蘄州城建了廟,皇上還親自為其廟賜額,御題"褒忠"二字。


※全盛時期的西軍幾乎戰無不勝,是北宋絕對的精銳部隊。
※宋朝末帝的命運 3歲登基5歲退位 當和尚35年終被賜死
※歷史上的大宋,足以讓日本屈服於膝下
※中原詩歌走廊:天地自在山水從容 快意人生是醉翁
※宋朝最強的戰神,滅掉金國精銳,擋住蒙古大軍,不是岳飛!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