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愉悅資本劉二海:用五個指導思想做投資

愉悅資本劉二海:用五個指導思想做投資

題圖:愉悅資本創始及執行合伙人 劉二海先生

劉二海先生從事風險投資15年,其典型投資案例包括易車網、神州租車、蔚來汽車、途虎養車、摩拜單車、樂逗遊戲、小豬短租等知名企業,這當中有多個已通過IPO實現退出。

在捕Sir看來,劉二海先生能在投資上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一方面得益於他對中國產業的發展有著獨到見解,他算是國內最早的產品經理;另一方面,得益於他總結出來的一些頗具特色的投資指導思想。那他做投資的指導思想到底有哪些?他的這些指導思想又是從何而來?

用五個指導思想做投資

作者|劉二海 編輯|潘宇波

素材來源:華興有個 Alpha、混沌大學

*轉載請留言後台

根據地理論

指導思想之一:根據地理論

2004年是我剛入行的第二年,那一年我去山東參加一個會議,聽到幾位資格比較老的投資人說不做VC了,覺得太沒意思了。為什麼會有這個想法?因為「行業里來了幾個年輕人,很快就做了不少優秀項目,老同志在這行做這麼久,也體現不出來什麼積累。」

當時我剛入行,聽完一喜,新來的都可以做好,看來我問題也不大。再深入一想,感覺VC這事也不太靠譜,因為做再久也沒有積累。實際情況是,VC的積累效應的確並不是特彆強,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年輕人也能做得非常不錯的原因。

所以,從業十五年來,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VC這行做出「積累效應」?思考的結果就是「滾雪球」——我們一直在提「根據地投資」。怎樣把雪球滾大?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事是發現濕雪和長長的山坡。」沒有濕雪滾不動,還需要山坡足夠長,如果只有一點濕地,雪球也滾不大。「雪球效應」與「指數效應」和「複利效應」極為相似:雪球只滾一圈,複利並不大;如果你每圈都能讓雪球增加一點,推起來又不那麼費力,一段時間之後,你就會發現雪球滾得非常大。

這就是我當時思考的怎樣才能做積累,後來就形成了「面向根據地」的思想。

成為「根據地」需要有幾個條件:

第一,市場空間足夠大

第二,已經投出了數一數二的項目,否則大家不會認可你

第三,要有人脈

很多人問我們怎麼投到摩拜的?其實對我們來講不難:

首先這是我們的根據地,我們從2005年開始就一直在研究出行領域,非常熟悉。另外摩拜,是我和李斌(易車網、蔚來汽車、摩拜單車董事長)聊別的事情時他提起來的。李斌說這個創意很好,讓我去看看。

如果沒有積累、沒有根據地,又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況?就是每次都在拼刺刀:你雖然研究了很長時間,但每次接觸都像生手一樣、從零開始,這種情況下,想要每一次都判斷準確就比較難,就像是拼刺刀的遭遇戰。

孫子兵法講「不戰而屈人之兵」,不需要判斷,不打仗就能贏,不是更好嗎?前提是你做好了戰略,戰略制定和戰術是不一樣的。戰略制定是什麼?集中三倍五倍優勢兵力打擊敵人。水平基本相當的情況下,用三倍的力量打擊對手,還贏不了嗎?戰略的制定就應該是這樣的。所以那些越是不需要用腦思維、不需要判斷的項目,就越是好項目

也有人會問,那你們難道整天都龜縮在根據地里嗎?顯然也不是這樣的。我們對擴充根據地永遠保持最敏銳、最警醒的狀態,同時又具備開放的心態,兩者結合——一方面,不斷豐富已有根據地,一方面增加新領域的根據地。

巴菲特在給小沃森的傳記寫評價時說:小托馬斯.沃森最近寫的一本書,名叫《小沃森自傳》,書中他引述了自己父親的一段話:「我不是天才。但我在某些地方是聰明的,而且我就待在這些地方。」這就是做投資、做企業的全部內涵。投資不是戰無不勝無所不能,它要求你學會利用自己的領域去獲得優勢,不能一味開疆擴土而不去耕耘。

認清位置,尊重企業家

指導思想之二:投資人要認清位置,尊重企業家

有一部電影叫《七武士》,這部電影在日本知名雜誌評選的日本100部好電影中排名第一,這是大導演黑澤明的力作。講的是日本戰國時代,農民經常受山賊襲擾,想找武士來幫助消滅山賊 。

但在當時,滅山賊是很難的一件事,因為農民的社會地位最低,而武士處於最高階層。經過一番周折之後,農民還是找來了七個武士幫忙,這些都是境遇比較差的武士。武士教農民組成小分隊,構築工事,訓練農民拿竹竿圍攻騎馬的山賊。電影的結局是武士和農民消滅了山賊,四個武士戰死。

最後的鏡頭是,農民唱著勞動的號子,在農田裡插秧,村莊恢復了平靜的生活。帶頭的武士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武士不是最後的贏家,農民才是。

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示是,其實,我們投資人不是最後的大贏家,創業者才是。我們只是賺了點錢而已,而創業者成就的是自己的事業、擁有平台、賺了更多的錢,為社會做了更大的貢獻,所以投資人搞清楚自己的位置非常重要

當初我們投了易車和神州,易車要做汽車俱樂部,神州也想做汽車俱樂部。如果當時我和李斌說,你能不能甭搞這個?李斌可能會想——是不是我投了神州,才不想讓他做這個?後來李斌做了,一段時間後我們復盤一下,發現發展得不太好,然後他就不搞了。

企業家做這個決定一定有站在他那個位置的思考和想法,投資人並不總是正確的。投資人要充分尊重企業家,意見不一致的時候,要採取一定方法,讓他在一定程度內去嘗試。千萬不要說,這事兒不行那事兒不行,畢竟這是企業家負責的事情。

一橫一豎

指導思想之三:一橫一豎。

商業到底是在做什麼?歸根結底就是「價值創造、價值分享」。如果沒有價值創造,只做價值分享,估計只能是收稅或者做公益。企業必須既創造價值,又分享價值。價值創造的關鍵點是什麼?可以是技術、平台,可以是基礎架構的完善,它們都創造了價值。那麼,如何判斷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價值創造的過程中真正起作用了?

我們採用了二分法:一橫一豎。

「一橫」即企業在整個社會價值鏈中能創造的價值;「一豎」即競爭中企業比別人做得好、優於其他人的價值。如果一橫一豎都做得好,那這家企業就是好企業。

我們拿下圍棋來舉例,這其實這和「一橫一豎」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一橫」就像圍棋里的「一條龍」,下棋時你要在整個棋盤中存活下來,經營企業,你的公司要在社會價值體系中不被別人驅逐。不管你是執黑還是執白、不管你的企業是贏者通吃還是垂直市場里的第一,你能活著,你的價值體系就有強大的生命力。

再舉一個「一豎」的例子:黃石公園每年都清點狼群,在地圖上用不同顏色標出不同區域的不同狼群。狼群各有各的領地,如果一隻狼跑到其它狼群的領地,就會被驅趕出去。所以在「一豎」中,你必須要有自己的領地

最近幾年,有很多人的感受就是,創業公司成長進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原來一家公司從創立到上市至少需要6-7年,但現在這個時間越來越短。

我們認為中國創業公司正在經歷一個「魔鬼通道」的過程。共享單車、團購、二手車、O2O這些所謂的「風口」上的公司,都是從「魔鬼通道」里廝殺出來的。為什麼在中國有「魔鬼通道」?因為市場巨大,競爭壁壘不高,利益又巨大,那你只能拼,別無他選

「一橫」中,如果你的創新度不是特別足,你就必須在「一豎」中補,這時候拼的就不只是產品,還要看你的PR能力、融資能力、帶團隊的能力、甚至吸引人才的能力

千層餅和披薩餅理論

指導思想之四:千層餅和披薩餅

美國的傳統產業比較發達,與高科技是有區隔的,就像是披薩餅的面胚和上面那層餡料,彼此之間分得比較清楚。中國的傳統行業不發達,相當於傳統產業與高科技同時在發展,這個過程里,兩者產生融合,就像千層餅一樣,這種差異導致你在中國不能純粹使用技術、或者某種單一維度來判斷

一刀切開中國這個千層餅,我們找出了五種類型的機會:第一種是典型的矽谷公司模式,技術制勝,風險很大,成長很快,死得也快;第二種是科技公司,有非常強的科技背景,但是它依託於某個具體行業;第三種是產品公司吸納高科技;第四種是服務公司吸納高科技;第五種是新模式。每一類公司的成功要素不一樣,比如,本質上做產品的公司做不好產品,網上銷售能力再強也沒有任何意義。

美國的社會已經是偏穩定的社會,你很少見到一個矽谷VC投資一家水果公司,可在中國有。所以看中國的投資機會除了技術與模式,還要多兩個維度,一個是社會發展的維度,一個是產業的維度

產業維度:產業後發、完善基礎設施、放鬆管制、進口替代、產業升級等

產業後發——在中國有很多後發產業,汽車、食品都是;基礎設施完善——阿里當年做支付寶就是完善基礎設施,京東做物流也是如此,這點和技術沒什麼關係;放鬆管制,這會釋放出大量產業級別的投資機會。國外的VC可以不考慮這些,過去在中國你也可以不考慮這些,但今天在中國不考慮產業環境、基礎設施、產業的後發、政策管制,最後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社會發展維度:城市化、消費升級、老齡化等

社會的發展有幾個趨勢特別重要。大家經常說的新時代、二次元、宅男,都是群體的變化。比如,2000元一件的波司登羽絨服你不願意穿了,因為你聽說「加拿大鵝」更保暖,即使8000元一件你也願意買——雖然溫度其實也沒那麼冷。消費升級實際上跟功能沒多大關係,主要是心理感受,只要你的產品或服務是提供給人的,你就必須關注這一點

堅持獨立研判

指導思想之五:堅持獨立研判

很多人認為重資產是非常糟糕的事情。確實,你剛創業,你說需要10億資產,你有辦法做嗎?自己就融了200、300美元,這個重資產怎麼做?所以,這在一般意義上是對的,可是你也別忘記另一個可能性,就像紅軍走的路一樣,大家都願意走平路,但當競爭達到一定程度,你把競爭考慮進去的時候,重資產未必不是很好的機會

另外就是高頻和低頻,沒有人不喜歡高頻,假如高頻每單都虧錢,客單價也非常少,也未必能賺到錢。這個現實社會當中有很多低頻,汽車、冰箱、彩電,就算是蘋果手機也是一年或幾年買一部,它也是低頻。如果低頻的客單價頂起來之後,未必會比高頻的差

途虎最早是從輪胎生意開始做的。輪胎其實是更換頻率很低的產品,一般是兩三年換、六萬公里換,但好處是輪胎畢竟是兩三千塊的價格,高客單價是個切入口。

說這兩件事情是想表達,我們有很多習慣性的思維,或者說這個圈子裡有很多大家傳的話,但這都未必是真的,未必跟你的情況很相符。所以自己要研判是不是真的是這麼回事兒,如果不是這麼回事兒,你可能要修正一下,沒有必要聽別人的,你自己需要獨立判斷。

舉個例子,我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我想投智聯招聘,但是當時已經有了前程無憂。我們經過市場調研發現,人力資源經理會選擇不同特點的招聘平台。換言之,招聘是一個可以並存的市場。

當時,另一位同事說要投中搜,一個搜索引擎的公司。我說這就不行,因為搜索已經是一個贏者通吃的市場了。最後的結果,我們兩家都投了,最後智聯招聘上市了;中搜就只能轉型。

為什麼研判市場很重要?

有一個故事,巴菲特從一個牛排館裡走出來,一個人對巴菲特說,你就是上帝。巴菲特聽完受不了,結結巴巴地說:「不,那個地方已經被人佔了。」那個地方確實被人佔了。好的地方誰都想坐,但是沒辦法,想進入很難。

但博弈是不停歇的。曾經的領先者並不一定能長期保持,優勢不等於勝勢。十多年前,你覺得卓越、噹噹做得不錯,亞馬遜把卓越收購了。後來者京東一上來就幹得很漂亮,比誰做得都大。淘寶又弄了一個天貓,也迅速發展起來...隨時都有機會、隨時都在變,競爭和博弈是不斷的,除非真的你找到了劍門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千變萬變不離其宗——核心要點還是怎麼創造價值,這需要研判清楚才行。

這是「捕手志」的第62期文章,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捕手志 的精彩文章:

蔡文勝的30條創業投資經驗
北極光創投鄧鋒:紅海競爭將越來越多,而勝負取決於創始人特質

TAG:捕手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