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百變設計秀創意 3DTALK張飛列印課程展

百變設計秀創意 3DTALK張飛列印課程展

北工大3D列印課程展又在新的學期開展啦,依然是熟悉的張飛列印工作室,依然是張岩和王文毅兩位老師的張羅辦展,不同的是展品和製作展品的新一波大學生們。來自北工大藝術設計學院的學生,展現了他們腦海中的創意和對3D列印藝術創作的理解。

3DTALK張飛列印課程展

當然首先,就是張飛列印工作室的長期項目——文物復原。這次兩位老師接近完美地復原了兩千年前的漢代玉首劍,這也受到了中央電視台英文頻道的報道。張飛列印工作室3D列印行業中不斷的探索和研究,希望真正的把藝術與科技,傳統與創新完美結合起來。

接下來就是同學們的作品了。73班蘇子媚創作作品《第三眼》,人物設定是雙眼緊閉、耳部也是閉合的,用額間生出來的眼睛與外界交流,表達一種感知。經過上膩子、打磨,而且為了眼睛的生動採用了水晶滴膠。主要想表達的就是「一種溝通的感覺」。

第三眼

73班劉俐汝作品《京劇頭盔》。除了小圓珠、鐵紗網和毛絨球之外,其它部分都是3D列印的。首先用AI把模型的一些零部件勾勒出來,再導入3D MAX並生成3D模型數字文件,之後是3D列印。接下來噴漆,藍色、銀色金屬漆,描邊,還有安裝其它的裝飾品。

京劇頭盔

74班王淏作品《天使》。天使本義指上帝的使者,來自天上的使者。基督徒一般譯為天使,代表聖潔、良善,正直,上帝旨意的傳達者、為上帝服役的靈。3D列印完成的效果,還是很有種神聖感。

天使

74班王鳳嬌作品《火鍋》。看來這位同學是個吃貨,做3D列印火鍋最大的好處就是「喜歡吃什麼就打什麼」。3D列印完成後食材的顏色、光澤、質感都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且尺寸大小,還原得與真實的一致。

火鍋 其實是3D列印的模型啦

74班張嘉怡作品《黑天鵝》。娜塔莉.波特曼是這位同學的女神,他也鍾情《黑天鵝》這部電影。黑天鵝的製作過程先是在PS中畫出二維剪影,再做3D創作,並3D列印出生動的效果。這也很好地發揮了3D印表機的能力,尤其是製作人像方面,擅長將人像、手辦的動態表現出來。

黑天鵝

74班陳昊鵬的作品《槍》。一部動漫影響了作者,他希望把裡面能夠讀取人類犯罪指數的能量槍製作出來。

4班張思博作品《鯨》。紀錄片《海洋》給了作者靈感,希望捕捉到鯨躍出水面的動態瞬間。

73班龐星辰作品《精衛》。山海經中精衛填海的神話打動了作者,她採用菱形來表現攀附在鳥身體上的水,質感像是冰一樣尖銳,代表著傷害,更加深刻表現精衛欲離開水面而不得的情形。

精衛

又是一件出自《山海經》的作品,73班張蘭心的《夫諸》,樣子像四隻角的白鹿,它的情狀似溫柔潔凈,喜歡四處角戲,它一出現,其地必定是大水時期。總之這些作品中的一些,很有浪漫主義的感覺。

夫諸

73班劉昊琦的作品《三尾小狐狸》,一定是玩遊戲來的靈感!經歷手繪稿、3D設計最後3D列印、打磨上色,出來生動的效果。

三尾小狐狸

還有更多的作品,有的表達思考,有的傳遞信息,有的代表反省。每一件3D列印作品都風格迥異,顯示北工大藝術設計學院學生們的創造力,未經商業氛圍浸染的獨特創造力。

當然之前我們報道過的張飛列印工作室修復傳統民俗栓馬柱的修復品,這次也展出了。當時有網友質疑「3D列印出來的模型這麼小」「文物靠保護,3D修復沒有意義」。這次展覽會有答案,修復文物或民俗品的目的是重現它當年的風采。就像博物館一樣,讓觀眾重新尋找與幾百年、上千年以前的聯繫。

栓馬柱3D列印修復效果

北工大藝術設計學院是國內最早將3D列印技術引入工業、藝術設計教學的高校學院,經過幾年嘗試已經比較成熟。而一年一度的張飛列印課程展,則風格多樣,展現大學生百變的設計創意。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關村在線 的精彩文章:

CDPR財報:2017半年竟然賺了2個多億
CSGO國服公測在即 攢台好電腦暢玩遊戲
Switch生化危機啟示錄1/2 11月28日發售
外國人腦洞無敵了!一面鏡子讓你飯量減少一半
安全好物三選一 京東車載電子產品推薦

TAG:中關村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