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創風傳媒吳旭果:在大公司夾擊下,衍生品創業型公司該如何生存?

創風傳媒吳旭果:在大公司夾擊下,衍生品創業型公司該如何生存?

GIF/288K

作者 | 邱筱

編輯 | 藍

電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自上映以來便口碑狂跌,現豆瓣評分為4.2分。但這邊風雨那邊晴,口碑並沒有影響其3億元的衍生品預售額。3億元,在我國衍生品市場,對於一個口碑不佳的電影來說,無疑是一筆巨資。

然而這只是粉絲經濟催化的結果,千億規模的衍生品市場並非唾手可得。作為全球第二大電影票房市場的中國,衍生品開發業務還處於早期,數據顯示,我國電影90%~95%的收入來自票房和廣告。而反觀國外,好萊塢影片只有30%~40%的收入來自電影票房,其他均來自電影衍生品和版權出售。

但衍生品產業鏈正在變革:大公司湧入,阿里等大公司正在布局該領域;創業公司興起,行業的空白催生了一批創業公司,他們扮演著中間商的角色,為IP方提供開發衍生品、運營衍生版權等服務。

然而,創業公司如何在大公司的夾擊中,於千億規模市場中瓜分一杯羹?

麻辣娛投為此採訪了創風傳媒創始人吳旭果。吳旭果,80後創業者。北京電影學院碩士畢業,畢業後留校任教,並在任教期間一腳邁進衍生品行業,業務以衍生品零售和連鎖經營為主,後又擴充至電商。

2014年,他創立創風傳媒,致力於IP衍生品開發、IP衍生版權運營以及IP孵化等。公司成立至今,已與華誼兄弟傳媒、阿里巴巴影業集團、博納影業集團等數十家影視機構合作,並為上百個泛娛樂項目提供了周邊產品商業方案, 項目包括《一條狗的使命》、《記憶大師》、《十萬個冷笑話》等。

先單點突破後長線開發

吳旭果已在衍生品行業浸淫了近10年。2009年,他在北京電影學院留校任教期間,便以兼職創業的方式涉足該行業。當時的模式是實體店鋪+影院專櫃,後又擴充至電商。

但後來,他砍掉了影院專櫃。對此,他解釋說,在影院專櫃的經營過程中,問題越發明顯。受電影熱度的周期性影響,衍生品周期性明顯。剛剛上映的影片關注度比較高,再加之受用戶衝動型消費影響,以至於產品處於瘋搶狀態,銷售額蹭得一下子就上去了。

而消費的黃金時間也僅限於此,頂多往後持續一兩周時間。一旦時間過去,關注度迅速下降,銷售額也隨之下滑。銷售額是波動的,場地成本是平穩的,最後的結果是影院專櫃只能保本。

為什麼從衍生品零售走上了開發及授權了呢?吳旭果說,售賣衍生產品只是一個起點,只賣別人的產品畢竟不是長久生存之計。於是,他創立創風傳媒,業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其一、衍生產品開發;其二、品牌廣告植入。

但前期的道路並不好走。公司半年的業務為0,團隊只剩下他與合伙人2人。根本原因是業務戰線太長,廣告業務成交額大、涉及商務關係多,但作為一個創業公司,團隊能整合的資源有限;開發業務需要對接下游,協商保證金及業績,不可控的因素太多。

吳旭果決定先單點突破,服務有衍生品開發需求的客戶。他告訴麻辣娛投,IP方痛點明顯,一是開發衍生版權的需求旺盛,但缺少專業的開發團隊;二是勉強自我開發了衍生產品,因團隊不專業、周期長、缺少營銷推廣能力等原因,導致盈利困難; 三是許多現象級IP因沒有衍生版權規劃,衍生品收益幾乎為零。

再加之,中國的泛娛樂IP衍生品市場成長空間巨大。吳旭果說,據2015年國際授權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全年泛娛樂衍生品以及授權收益為1380 多億美元,中國僅為75億美元。美國人均衍生品消費額大約為 400美元,中國人均僅為5美元。

此外,據數據統計,中國2016年基於 「影視+漫畫+遊戲」的泛娛樂核心產業規模達到4584.4億。同時,伴隨著大眾互娛消費的升級,未來「影漫遊」產業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

轉型之後的第一個項目是由陳小春、小瀋陽主演的電影《將錯就錯》,創風為其開發了幾年前還比較少見的指環支架以及創意圍裙。如此半年後,團隊將開發的經驗複製,涉及更多項目的長線開發以及運營衍生版權。比如《畫江湖之不良人》,通過U盤、T恤、張子凡摺扇等產品以及授權,整體收入在100萬元左右。

創風傳媒還運作了網路大電影《神筆馬娘》的衍生版權。在影片籌備期著手進行產品的策劃與設計,將創意 產品植入於影片中。相關衍生品不僅成為影片中的道具,還在電影發布會和倒計時海報中露出。與影片發行方奇樹有魚公司進行合作,在影片的宣發過程中進行營銷聯合,並配合在各大網路銷售平台售賣,產品取得了近30萬元的銷售業績。

聚焦核心粉絲人群 打造用戶常用衍生品

與諸多行業一樣,衍生品行業遵循著二八定律,即使生產再多品類和款式,真正賺錢的僅是為數不多的爆款。如何打造爆款?吳旭果解釋說,他們不是什麼都開發什麼都賣的,而是只開發核心粉絲人群常用的產品。手機殼、抱枕、鑰匙扣、U盤、帆布包、輕服裝……縱觀創風傳媒3年來開發的衍生產品,不難發現,其品類均屬於用戶常用的輕周邊產品。

在吳旭果看來,衍生品開發就像是明星經紀,主打什麼樣的人群,就圍繞該人群範圍打造適合的產品。一般來說,拿到一個IP形象之後,他們會通過市場調研將其重現定位,在定位基礎上重現包裝升級,最後宣傳變現。IP形象是自帶粉絲的,他們會轉化成品牌的用戶。而在此之外,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產品也會吸引一些外圍粉絲。

關於銷售渠道,創風傳媒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包括自有電商、批發渠道、影院渠道、零售店鋪、票務平台等。

而創風傳媒的IP現以國內IP為主,國外IP為輔,現已操作了《愛樂之城》、《健忘村》、《火鍋英雄》、《外公芳齡38》、《反貪風暴2》、《快手槍手快槍手》、《尋龍訣》、《終結者:創世紀》、《赤道》、《唐人街探案》等院線電影項目,《秀麗江山之長歌行》等電視劇項目,《畫江湖之不良人》、《我的奇妙男友》、《屏里狐》等網劇項目以及《神筆馬娘》等網路大電影項目。

通過衍生產品開發及授權、自有電商,創風傳媒2015年營收為260多萬元,2016年為700多萬元,今年至今整體營收為1000多萬元。

取得如此成績後,吳旭果正在開拓二次元戰線。他告訴麻辣娛投,電影的周期性明顯,動漫的周期性比較長,他希望助力二次元IP孵化,放大IP價值,實現IP全產業鏈運作。

然而,在衍生品領域,頭部IP的獲取越來越難。由於授權代理方可以分走衍生品銷售額的8%~15%,各公司搶IP的情況嚴重。

如今,阿里影業拿下了精靈寶可夢、EMOJI大電影、HERO奧特曼等諸多海外IP在華的衍生品授權,騰訊互娛則集結旗下數十個IP進行跨界授權。

作為一個創業公司,創風傳媒將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分得一杯羹?吳旭果告訴麻辣娛投,創風傳媒傾向於與早期IP進行深度合作,為其提供運營及變現服務。對於頭部IP的合作,他表示創風在行業內有很多深入的合作方,在多年深度合作中,建立起了順暢的IP合作關係;同時專門針對成人向的IP進行運營,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核心粉絲群體,可以做到IP的快速變現。

麻辣娛投已入駐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百家號、一點號、搜狐號、大魚號、網易等平台,敬請關注!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娛投 的精彩文章:

IP加持的「劇二代」暑期檔集體掉線,國產劇為何「富不過三代」?

TAG:麻辣娛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