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發現於加拿大的甲龍化石揭開恐龍隱身的秘密

發現於加拿大的甲龍化石揭開恐龍隱身的秘密

 

發現於加拿大的甲龍化石揭開恐龍隱身的秘密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圖註:在博物館中展出的北方盾龍化石,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還記得前段時間在加拿大發現的那具保存異常完好的結節龍類化石嗎?儘管化石本身不夠完整,但是保存下來的部分卻包括了背上的棘刺、骨架,甚至還有身體內部的肌腱、胃部容物等等。儘管這具化石已經成為2017年最著名的化石,但是卻沒有名字。最近古生物學家發表了關於化石的研究論文,這隻恐龍不但有了名字,而且有「隱身」的能力。


  


圖註:北方盾龍的完整化石,圖片來自網路



  

2011年3月,人們在加拿大艾伯特省發現了一具恐龍的遺骸,經過挖掘和修復,我們得到了一具讓人震驚的恐龍化石,這具化石就好像是保存在時間膠囊里一樣,非常完整。研究論文還沒有發表,關於這具恐龍的化石照片和簡單就已經傳遍網路,可大家談論的這隻恐龍卻沒有名字。


    


    


  

2017年8月初,古生物學家發表了一篇名為

《一具保存良好的具有三維透視裝甲恐龍化石展示了顏色及白堊紀捕食-被捕食的關係》(An Exceptionally Preserved Three-Dimensional Armored Dinosaur Reveals Insights into Coloration and Cretaceous Predator-Prey Dynamics)

的論文,文中正式命名了

北方盾龍(Borealopelta)。


  

北方盾龍的屬名來自

拉丁語中的「borealis」(意為「北方、北部」)和希臘語中的「pelta」(意為「盾牌」),屬名來自其發現地點位於北方及身上長有防禦性的裝甲。北方盾龍的模式種命名為馬氏北方盾龍(Borealopelta markmitchelli),模式種名「markmitchelli」是獻給馬克·米歇爾(Mark Mitchell),

作為化石修復技師,馬克花了7000個小時將北方盾龍的化石從岩石中完全修復出來。


  


圖註:正在修復北方盾龍化石的米歇爾,圖片來自網路



 

 身體上長有甲片和棘刺的北方盾龍在分類上屬於甲龍科之下的結節龍亞科,與著名的甲龍是表親。成年的北方盾龍體長可達5.5米,臀高1.7米,體重約1.5噸。作為身上有裝甲的恐龍,北方盾龍可謂是武裝到了眼睛,其小腦袋的骨頭得到了硬化加強,眼睛兩側向外長出了骨質的脊突,脖子和肩膀兩側也長有保護用的棘刺。在北方盾龍的背上和尾巴上長有呈規律排列的小骨片,四肢上也有類似的骨片。儘管在大分類上屬於甲龍科,不過北方盾龍的尾巴上沒有骨錘,所以它們主要採用被動防禦的方式保護自己。


  


圖註:北方盾龍的骨骼線圖,圖片來自網路

 


圖註:北方盾龍的復原圖,作者:儒略·斯托尼



 

 北方盾龍的化石不僅包含了有關其外形和身體內部結構的細節,甚至還包括了顏色的信息。通過研究化石中保存的細小鱗片,古生物學家成功還原了北方盾龍的體色,它的背部呈現出偏紅的顏色,而腹部的顏色較淺。在研究論文中,古生物學家特別分析了北方盾龍的體色,並且認為其具有「隱身」的功能。當光從上向下照在動物身上的時候,它的背部由於反射光線會變得明亮,腹部由於避開了大部分光線顏色反而要淡很多,所以單一體色的動物很容易被發現。如果動物的體型大到可以讓自己目空一切,那麼採用單一的體色是完全沒有問題,就好像今天的大象、犀牛和河馬。如果體型沒有大到讓自己安全,那麼背部顏色深、腹部顏色淺很容易讓自己隱蔽在大環境之中,這就是所謂的「反蔭蔽」。

  


圖註:北方盾龍與今天動物在體色隱蔽上的比較,圖片來自論文

 


圖註:大型食肉恐龍對於獵物的觀察角度,圖片來自網路



  

身披盔甲的北方盾龍還需要隱蔽嗎?答案是肯定的。與北方盾龍生活在一起的恐龍中很可能有恐怖的高棘龍,這種體長超過11米,體重超過6噸的大傢伙能夠輕易殺死北方盾龍。為了躲避危險,也是為了生存下去,北方盾龍學會了「隱身術」。


  


圖註:北方盾龍生活在危機四伏的世界當中,圖片來自網路





參考資料:


  Brown, C.M.; Henderson, D.M.; Vinther, J.; Fletcher, I.; Sistiaga, A.; Herrera, J.; Summons, R.E. "An Exceptionally Preserved Three-Dimensional Armored Dinosaur Reveals Insights into Coloration and Cretaceous Predator-Prey Dynamics". Current Biology. doi:10.1016/j.cub.2017.06.07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