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寶貝,我該怎麼教你說話呢?

寶貝,我該怎麼教你說話呢?

我家碩寶馬上一歲五個月了,現在會叫爸爸、媽媽、奶奶、爺爺、弟弟、妹妹、姐姐、哥哥、米米、車等簡單的字,最早開始會說的是:不,還有爸爸。也許這兩句對於孩子來說應該是最簡單的吧。

我家碩寶現在雖然會說這些簡單的,但是也得看孩子心情呵呵。讓他叫的時候正好不叫。不過每次著急的時候第一個叫的肯定是媽媽。也許孩子還媽媽之間的那種交互才是真正心與心的交互吧。

那麼現在寶寶慢慢在變大,我們作為爸爸媽媽的應該怎麼教孩子說話呢?或者說應該教孩子先說哪些話呢?其實對於寶寶來說,他們現在正好是模仿力最強的時候,凡是沒見過的事情都是感覺到好奇的,都想去學習學,當然我們教 寶寶說話應該從最簡單容易學的開始教。

我們每個寶寶都有自己語言的發展特點,有的寶寶確實學說話早,有的寶寶確說話很晚甚至到兩歲的時候才開口說話,這些都不要緊,我們都應該根據寶寶的不同特點來制定不同的方案,最重要的是我們要不斷的鼓勵寶寶,不能說寶寶笨或者懶,因為研究發現消極心態和積極心態出現的是完全不同的結果。

開口說話晚的寶寶,並不一定會影響他將來運用語言的能力。只要不是說話過分延遲,就不用擔心。現在寶寶一歲半左右已經懂很多事情了,即使他不會通過話語來表達但是可以通過肢體動作以及恩恩啊啊來表達回饋我們的響應。我們現在應該多用詞語比如:吃飯、出去玩、做好、站起啦、蹲下、睡覺等這種簡單詞語和孩子交流,並且最好要伴以動作,這樣更有利於寶寶模仿,促使他在大腦中積累、記憶、整合一定的辭彙,過不了多久就會變成語言脫口而出,令達人感到驚喜。

我們要堅持教孩子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每當寶寶通過語言來表達後我們就給與一定的鼓勵,而不要太容易給與滿足,要讓寶寶明白,只有說出話來,別人才會最快的滿足自己的要求。還有一點,寶寶如果不「逼」的話,總是懶得講話。剛開始的時候就「逼」寶寶講話,能說出一個字或者一個詞比如:吃、喝、玩、球等就應該多鼓勵孩子。

在一定時間段內,要堅持反覆的教孩子說同一個字活詞,如:米米、狗狗、車車等,這樣做是為了加強寶寶的記憶,提供寶寶的模仿能力,等孩子會說話後,就要停止這種方式了。

爸爸媽媽要盡量的多和寶寶一塊做遊戲,比如走路、踢球、鑽洞等,還有多帶寶寶到熱鬧好玩人多的地方去玩。這樣可以讓寶寶處在一個愉快的氛圍裡面,讓寶寶有一個好心情,在這種環境中一是可以培養寶寶有一個開朗活潑的性格,然後結合環境在教寶寶說一些話就會事半功倍。比如:出去玩、做好、爸爸來了、媽媽來了、做遊戲等。

多講一些非常簡單、有趣的故事給寶寶聽,讓他在大腦中聽到大量的簡單的辭彙後,孩子聽得多了,自然就慢慢積累的多了。到了時機成熟的時候就能表達出來了。總之多和孩子說一些簡單的話,不要用成人之間的那種交流話語來和孩子交流,畢竟寶寶還小,理解能力還很差。一歲開始到兩歲半是孩子學說話的敏感期,我們要當爸爸媽媽得要提前準備好語言期的工作。等孩子會說一些簡單的話語後,我們平時也要多用正規的語句和孩子進行交流,不過這個正規也得限於寶寶能聽懂接受的前提下。

在養育孩子的這個過程中,不管對於父母還是對於寶寶,都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達人分享你我 的精彩文章:

TAG:育兒達人分享你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