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讀《敦刻爾克》的失敗精神

解讀《敦刻爾克》的失敗精神

這是一部以多線敘事方式表達電影,合共三條主線,從英國人的角度來描述整個敦刻爾克大撤退的過程。

三條主線是相輔相成的,第一條線的主題是撤退,時間是一周,環境是陸地,也就是賓克爾克的海灘一帶。第二條線的主題是攻擊,時間是一個小時,環境是天空,也就是敦刻爾克上的領空。第三條線的主題是拯救,時間是一天,環境是海,也就是敦刻爾克一帶的海域。

在英國的立場而言,整個敦刻爾克的戰役目標是撤退,所以電影以第一條線作為開始,描寫英國士兵湯米和亞歷克斯試圖逃離海灘。到了整個故事的結尾,導演刻意描寫飛行員因汽油用盡,被迫降落在沙灘上,並且被德軍俘虜。飛行員是第二條線,他是代表攻擊,即英國的攻擊,在不久之後將會降臨。在歷史上,這個當然就是後期的諾曼底大登陸了。

導演諾蘭並沒有在畫面上強調戰爭場面,你看不到猶如《浴血鋼鋸嶺》的血腥槍擊、爆炸,究竟觀眾看到什麼,而感覺這是一部出色的電影呢?答案是人性。諾蘭的三條主線都是寫人性,戰爭的直接結果就是生與死,當人類面對生死,人性便暴露無遺。戰爭電影的血腥畫面可以帶來極強烈的眼球衝擊力,但諾蘭這位導演認為,最強勁的衝擊力是針對觀眾的心靈,因此他放棄了戰爭片中的呯呯嘭嘭,集中描寫人性。

描寫人性以人物關係開始,第一條講撤退的主線,基礎是寫兩位士兵的友情,還有法國士兵的真情。第二條講攻擊的主線,基礎是描寫空軍隊友之間的情誼,第三條講拯救的主線,基礎是父子的親情與及戰爭的無情。導演放棄了最容易吸引觀眾的愛情,讓觀眾集中投入戰爭的殘酷。

為了活命不惜扒死人衣服的小兵,當面臨死亡恐懼,為了自保甚至想把幫助過自己的人捨棄。士兵們為了回家,為了活命,都幹了不少不光彩的事。法國小兵冒著恐懼救了被魚雷襲擊困在船倉里的人,又偷偷從小船上扔下繩子救人,然而最後卻死在船里。船長道森意志堅定,臨危不亂,前面是火海,上方是敵機,卻絲毫不退縮,原來他有一個已為國捐軀的兒子。船上自願來幫忙的17歲小夥子,意外失去了生命,善良的父子還瞞騙了罪魁禍首。因為人在戰火中被嚇瘋了,人性被扭曲了,導演對細節的關注,對情感的挖掘,才是整部電影的核心。

其實最值得欣賞的一點,也是整部電影最強調的一點,更加是中國人必須學習的一點,就是如何面對失敗。怎麼把失敗化成希望?當失敗的士兵辛辛苦苦才能保住性命回到英國,他們都害怕被民眾唾棄,恥笑他們失敗而回。但結果並不如此,英國人都為這一大批撤退的士兵送上美酒,送來祝福及鼓勵。這當然讓這一批原來已垂頭喪氣的年輕人,感到非常溫暖。無數私人船隻,自發的涌到敦刻爾克救援大批撤退的士兵,撤退、救援、保留實力、守候機會反攻,這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要是撤退沒有成功,又或者被救援者失去鬥志,被民眾恥笑,英國在二戰開始已經完蛋了。因為英國人不同意一個戰役的失敗等同崩潰,它只是暫時的結果,絕對不代表對德國的戰爭大局已定。

以寬容及鼓勵的態度對待戰敗士兵,保持著全國人民的戰鬥士氣,令到英國最終反敗為勝,這才是整個敦刻爾克戰役的最重要價值。失敗,並不代表可恥,保留士氣,等待機會反擊爭取最終勝利。善待失敗者,這絕對是中國人需要學習的課題。失敗,並不一定可恥。成功,無需感到驕傲。

也許,我們更應該推而廣之,貧窮,無須感到自卑。富有,實在不應該炫耀。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壇 的精彩文章:

電影人四大成功絕招
劉定堅:原來應該這樣拍電影
劉詩詩是影壇里不秀恩愛的藝人之一,可這次卻秀了5封情書
為什麼不是人人可以當導演
王家衛:任性大師

TAG:影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