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不是只想做演員,而是不夠格當明星

你不是只想做演員,而是不夠格當明星

圖片來自網路

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純爺們」靳東的一條微博將「演員」和「明星」的關係推上了風口浪尖。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做「演員」成為了娛樂圈的政治正確。個個忙不迭地和「明星」劃清界限,聲稱自己「只想做演員」。

確實,做演員比做明星容易多了。

畢竟「演員」這個詞適用範圍挺廣。按照路易斯·賈內梯的方法,演員可以分為四類:群眾演員、非專業演員、受過訓練的專業演員、明星。

因此,只要戴上「演員」這個安全帽,大可拿著主演的薪酬貢獻龍套的演技,給自己預留出足夠的進步空間。

但明星不同,擔得起這個稱號的人必須是深得大眾認同和喜愛的著名演員,他們的吸引力構成影視劇的主要吸引力之一

按照這個定義,壹讀君很想化用一句話送給各種「演員XX」:最怕你只能當演員,還安慰自己不想做明星。

GIF/23K

只是作者不是網紅的壹讀君 | 安安

「明星」最早誕生在美國。

19世紀20年代,一些著名演員到不同地方巡迴演出時往往出演同一個角色,配角則臨時請當地專業劇團的演員出演。此類需求常態化後,演員被劃分成了不同的類型與級別。最高級別的是「明星」,其次是「男女主演」,還有「正面角色」、「青少年演員」、「古怪的男女喜劇演員」等類別。

看見沒,這才是娛樂圈正常的生態鏈。

由於所處等級與片酬掛鉤;因此出現了「不想當明星的演員不是好演員」的情況。

不過明星制真正確立,要等到電影誕生之後。

作為市民階層的消遣,電影最初是受上流社會鄙視的。因此,那時的演員一般不願意公開自己的姓名;而電影製片人害怕演員成名後耍大牌,也不允許他們公開。但這種」隱姓埋名」的做法被一位叫洛倫斯·勞倫斯的美女打破了。

1910年,獨立電影公司老闆卡爾·萊默爾為了能挖到勞倫斯這朵當紅小花,許諾給她更高的報酬和個人公開度。雙方談妥後,萊默爾先放出消息「勞倫斯車禍死亡」,又緊接著闢謠,然後在車站安排了一次粉絲見面會。那時候的觀眾哪見識過這種套路,勞倫斯一躍成為最亮的星。

萊默爾的成功引來各製片商的效仿,明星製成為了好萊塢的支柱並在世界範圍內發揚光大。

可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到底什麼樣的演員有資格被稱為「明星」呢?很明顯,它不能像今天的演員一樣「自封」,於是一套標準出現了。

基本門檻是有名導作品傍身。比如經常被人diss的林允,很多影迷覺得她不就運氣好,得到星爺的青睞嗎?且不論林允本身實力如何,能成為國內最大電影票債主的女主角確實已經夠她在星路上快馬加鞭一程了。

名導打call是高開,維持出鏡率則保證了不要低走。演員在一段時間(通常以年記)內出演的影視劇角色,尤其是主要角色的次數是衡量Ta是否有明星權力的重要指標。所以不要怪每次打開電視都是那幾張臉,霸屏本身沒毛病,讓人抓狂的是相同的臉上總掛著相似的表情。

出境率有了,曝光率也不能落後。明星曝光分為三個方面:新聞報道、娛樂綜藝、成為評論研究對象。這也是為什麼當紅明星好不容易有個假期還排滿了廣告、綜藝,或者去趕幾次飛機。

但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戈夫曼在印象管理中提出了「神秘化表演」,即通過限制演員與觀眾之間的的接觸,使其神秘化,目的是為了保持良好形象,讓觀眾產生崇拜心理。比如老闆不和員工坐一個工區,就是為了距離產生美,將你看見他上班摸魚的可能掐死在萌芽狀態。

不過友情提示,「神秘化表演」這招要慎用。如果沒有成功的熒屏形象作基礎,曝光率低並不會讓觀眾覺得你酷,只會讓你過氣。

接下來是流量,學術名:人氣指數。過去,對影視明星人氣指數的統計非常困難,只能在嚴格劃定的小範圍內進行,現在則容易了很多,只要看看點擊率便好。在某時間段內人氣排名靠前的演員可被視為具有較大權力的明星。

片酬和出場費同樣是衡量演員價值的標準。本質上明星是一種商品,如果商業規則規範,演員的收入會與Ta的當紅程度、演藝水平與可能的號召力聯繫在一起。即使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抱怨片酬虛高,其實也不該是作為個體的明星收人蔘,因為買賣是你情我願的。只有等行業泡沫破滅後讓投資方自己認識到一分錢一分貨的重要性,這種現象才會有改觀。

投資方出了錢,明星則要以足夠的票房號召力作為回報。假如由某明星主演的影視劇撲街了,只能說明該明星扛不起戲,下次再用Ta的時候就需要仔細掂量了。

也許有人會用藝術片來反駁。但要知道,商業性是影視行業與生俱來的。愛迪生製造電影視鏡是為了賺錢,盧米埃爾父子放映電影還是為了賺錢。與文學、音樂不同,影視不是一個人的藝術,必須考慮投資回報。

衡量是否可稱為明星還有一個指標:獎項。誠然,明星不需要是演技最棒的那個,但一定的表演實力還是得具備的。眾多評價標準中獎項是最直觀的,否則小李子也不會陪奧斯卡玩那麼多年。當然,從獲獎記錄看錶演功力有個大前提,即評獎過程是公正與權威的,拿個野雞獎糊弄大家都尷尬。

嚴格地說,以上七個標準都達標才擔得起「明星」二字,而且僅僅是合格,稱不上頂尖。

頂級明星是像奧黛麗·赫本、格蕾絲·凱利那樣,將自己熒幕內的影響力最終轉化為對現實的巨大推動力。不少粉絲都愛說「離Ta的作品近一點,生活遠一點」,但影視明星與一般演員最大的區別並不在演技高低、相貌美醜,而是對大眾的意義不同。

這張照片被無數影迷奉為經典

在符號學中,我們的世界是由各種符號所組成。有些符號可以用二元結構解釋,例如普通的人名、地名,除了指代具體的個人及地點外對其他人就沒有任何意義了。若符號所指不僅是人們的認識對象,還是價值論對象時,符號的二元結構就被超越了;形成了能指(名字)、所指(名字對應的人)以及象徵意義。

顯然,明星屬於三元結構的符號。某個演員若還處於混臉熟階段自然可以說自己只是個演員,一旦成功引起了觀眾的注意,就得擔負起人們在自己身上寄託的意義。成功的明星都明白,觀眾並不想認識「真正」的他們,只是想找一個載體來寄託自己的思想、情感、願望。

如果哪位明星覺得自己承不起這份厚愛,最有效的方法是退出娛樂圈,那時候絕對沒有人會再對你的生活感興趣。

最後,壹讀君奉勸各位「演員」:這屆觀眾已經很寬容了,只要你們不把人設演崩就買賬,所以請好好珍惜。

參考文獻

1.《中國影視明星符號學研究》,李啟軍,四川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現》,歐文·戈夫曼,北京大學出版社

3.《從索緒爾到戈夫曼:符號學的轉折》,盧德平,《當代外語研究》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讀 的精彩文章:

王者榮耀崩盤,假裝妹子也不能挽回隊友怎麼辦?
中國歷代的國號都是怎麼來的?
混進模特界之前,別說你只知道維密天使
唐朝人花式互懟指南
鏟了這麼多年屎,你咋還搞不懂自家主子?

TAG:壹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