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美國僅有5%中小企業經營國際業務,邁出國際化一步真這麼難?

美國僅有5%中小企業經營國際業務,邁出國際化一步真這麼難?

海外擴張十分重要。它不是一座難以逾越的山峰,也不是難以規避的風險。

編者按:在外資企業大舉進入中國、分享中國市場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必須考慮新的發展空間。在外資企業走進來的同時,中國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各自發揮優勢,「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這將是一種必然的現實。本文編譯自Cynthia Dearin在領英(LinkedIn)上發表的題為「So … What』s Stopping You From 「Going Global」?」的文章。

美國僅有5%中小企業經營國際業務,邁出國際化一步真這麼難?

你的公司在國內做得成功嗎?倘若拓展國際業務,你一定會做得更成功,信不信由你。

我知道,很多企業和企業家都屬於這一類。他們在國內市場往往混得風生水起,也會時常腦洞大開:「如果能將業務拓展到新加坡,甚至中國,豈不妙哉」,亦或是:「我們正在考慮紐西蘭和英國」。然而,其中又有多少人真正兌現了承諾呢?

事實證明,並不多。我們首先來看看英語國家(English-speaking world)的現狀。數據表明,在美國,僅僅只有不到5%的中小型企業(SME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經營國際業務,或其服務對象為國際客戶;澳大利亞這一比例與美國大體相當;英國在這一方面做得更好,20%的中小型企業都有國際業務或出口業務;在加拿大,大約12%的中小型企業經營出口業務。

所以,究竟是什麼阻擋了他們走向世界的步伐?又是什麼阻攔了你?歸根結底,關鍵因素有其四:

1. 他們不知道從何開始。跨境拓展業務的渠道並不多,並且對於那些毫無經驗的企業家來說,這是一塊「處女地」。對於絕大多數企業家來說,想要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面對拓張海外所帶來的不確定因素和變數,似乎和顛球一樣困難。而對於其他許多企業家來說,這聽起來就跟天方夜譚一樣,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經常聽到他們說道:「我不知道該從何開始著手」。

2. 他們覺得時間不夠。企業家在這一點上的想法大體相似,覺得國際擴張耗時巨大,也十分複雜,他們絕對不會擁有充足的時間,為「走向世界」做足充分的準備,更不用說具體落實下去了。

3. 他們認為負擔不起。許多企業家認為,制訂一份海外擴張計劃的過程十分複雜,只有聘請昂貴的諮詢公司才能得以實施。換言之,他們認為難以負擔這類項目;或者說,他們認為海外擴張計劃,實施起來,定會入不敷出。

4. 他們擔心風險太大。確實,假使進行海外拓展,肯定會面對從未有過的情況和挑戰。對於一些企業家來說,難以及時量化、妥善處理潛在的風險,確實是一個讓他們聞風喪膽的難題。專註於國內的小規模市場,才是他們所能掌控的,更有安全感。

所以,真相是什麼?

其實,真相便是,一切都比你想像的要容易得多。我之所以敢這麼說,是因為在我身邊,就有許多成功的例子,他們起初和你一樣,最終都將業務拓展到了海外。

Dale McCarthy在2015年創立了自己的泳裝品牌Bondi Born。從設計出第一款比基尼,到把業務拓展至歐洲和中國,只花了2年半的時間。

Paul Slezak於2011年在 悉尼Ultimo地區,與Michael Overell聯合創辦了招聘網站RecruitLoop。一轉眼間,6年過去了,他們的公司總部已經落戶舊金山,服務對象遍布全球54個國家。

Melinda Mackay在2005年成立了食品公司Sugar Free Solutions。她的兒子剛被確診為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但她不想讓他錯過每一個生日蛋糕,這便是她成立這家公司的初衷。如今,Sugar Free Solutions的無糖蛋糕和瑪芬蛋糕遠銷中東地區和亞洲。

Margot McKinney來自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Queensland)布里斯班(Brisbane),是她們家族珠寶手藝的第四代傳人。10年前,她的產品進軍美國,也成為了目前最大的市場。Margot的珠寶飾品深受美國人民的喜愛,許多在好萊塢嶄露頭角的新星都曾佩戴過。

類似的例子舉不勝舉。

所以,這些企業家比你們知道的更多嗎?

其實,Dale、Paul、Margot和Melissa這類企業家抓住了海外拓展的關鍵所在。

1. 雖然一口難以吃下一整個胖子,但分成若干口,細嚼慢咽,還是可能的。雖然海外擴張是一個大工程,但不至於把你給嚇趴下。無論是多麼大的項目,都有管理的辦法,只要把它們細分為幾小塊,一次解決一個難題即可。在想著如何賣東西之前,先計劃如何進行海外拓展,便是「切割胖子」絕佳的方法。

2. 無論是誰,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誠然,海外拓展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能在這個項目上花費的時間,都是在夾縫中擠出來的。Dale、Paul、Margot和其他所有「走向世界」的企業家都是如此。如果你真的想進行海外擴張,應該先審視自己是如何安排時間的。如果必須要做出改變,勻出來哪怕點滴的時間,那就去改變呀。騰出空間,走向國際,這完全在你的掌控範圍之內。

3. 海外擴張不一定要規模龐大、斥資巨大。理想的「國際化」進程應該由一系列小型、廉價的「試驗」組成,在初始階段更是如此。你形成了一個「理論」,然後在實踐中檢驗它,記錄並測量最終的結果。如果效果還不錯,那就如法炮製;如果效果不佳,那就找出問題所在,重新校準,嘗試另一種方法。當然,只要得到一點兒外界的幫助,你一定能打造屬於自己的戰略。

4. 存在一定風險……但也沒有那麼恐怖。「走向國際」從來不是一個免於冒險的選項,但合理的計劃、調研和試點能夠明顯降低風險,提高效率。而與之相反的選項——毫無作為,或者目光局限於國內市場——才是風險最大的選項,因為一旦貿易壁壘遭到打破,世界各地的企業便會傾巢出動,侵佔你曾經信以為安全的「一畝三分地」。

乾貨到手!海外擴張十分重要。它不是一座難以逾越的山峰,也不是難以規避的風險。只要你和正常人一樣,一天都是24個小時,勻出時間,便能做到。也不會讓你傾家蕩產,虧得血本無歸。

所以……還等什麼?趕快收拾行囊,走向國際,攀登人生巔峰吧!

原文鏈接:https://www.linkedin.com/pulse/so-whats-stopping-you-from-going-global-cynthia-dearin

(36氪編譯組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編輯:郝鵬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氪星情報局 的精彩文章: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怒批比特幣泡沫:都是炒出來的,投資需謹慎
三星再發力中端市場,前置1600萬柔光 後置雙攝,對手卻是小米?
蘋果給siri換了掌門人,會撩妹還聰明的機器人就要出現了?

TAG:氪星情報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