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走向市場:路還有點遠

人工智慧走向市場:路還有點遠

楚天金報訊 圖為:不少公司都推出類似的智能機器人產品 記者曹大鵬攝

本報記者周萍英

9月7日,首屆人工智慧計算大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人工智慧各領域的領先科技公司、創業團隊、研究應用機構的近千名專家和代表齊聚一堂。AI(人工智慧)再次成為「熱詞」。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球人工智慧企業總數達2542家,其中中國擁有592家,佔據23%,排名全球第二,僅2016年一年,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就有超過200億元的投資資金。

作為人工智慧的重要組成,虛擬現實(VR)技術也曾在去年火了一把。

然而,人工智慧是真熱還是虛火?如何將近年來火熱的科技運用於市場並創造商業價值?

故事

武大博士主攻智能家居 4年花費1000萬買經驗

2012年畢業,2013年成立公司主攻物聯網智能家居,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博士劉鋒和他的師兄弟們,在人工智慧的創業路上摸索了4年。「當時物聯網概念熱,畢業之後拉著幾個師兄弟就開始走上創業路。要是知道要投入這麼多,會經歷這麼多困難,我就不做了。」在未來科技城展示廳里,第三女神科技公司CEO劉鋒對記者說道。

從技術研發到產品設計、銷售,每一步對這一群博士來說都是挑戰。「那時候老百姓知道智能家居的還不多,行業內感覺要火。」然而,每年都感覺要火,公司的業務卻還是沒有實現預期中的火爆。

公司幾次都發不出工資,最困難的時候是在2015年的八九月間。「大家都約定了,實在做不下去就去找工作。計算機博士在外面待遇還是不錯的。」

一開始,公司主要產品為安防門禁系統,支持門鎖、門磁、人體紅外感應器、煙霧報警器、攝像頭、貓眼等多種安防設備的組合與聯動。後來轉向室內智能家電控制,包括電視、空調、窗帘、電燈、音箱等。這也就是最近幾年火熱的「智能家居」,利用智能音箱系統,通過後台計算機控制整個家庭的家電設備。「母親和妻子是我們的兩位女神,希望我們的智能家居成為百姓的第三女神,呵護生活。」於是有了第三女神的公司名稱。「你好小智,唱一首周杰倫的歌。」「你好小智,請關閉大燈。」記者看到,一個與普通電水壺大小差不多的音箱就是總控制台,可以控制室內已經關聯的設備,實現對溫度、濕度、燈光亮度、門鎖控制,甚至包括老年人一鍵呼叫器。

從一開始幾個人湊了幾十萬元做研發,到後來不斷投入,設計、開模、招人、管理……「賺一點投一點,到最後不知不覺就投了近千萬。還好,公司取得了融資。」

蘋果、小米等公司也紛紛推出智能音箱產品。和大公司交手,劉鋒並不懼怕,他自信地認為他們和其他大公司走的是兩條路,人工智慧市場廣闊,並不是一兩家就能滿足市場需求。「小米做單個產品很極致,我們現在是做整個系統。不僅單個家庭室內,還將在整個小區實現智能化,也就是很多人所說的智慧社區。比方說涉及設備報修、繳費的物業管理系統、安防系統,防止小區內亂停車的停車系統,防尾隨的門禁系統等。」這些產品已在一些城市和社區得到應用。「在武漢,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業公司並不少,但大多處於起步階段,且多為代工貼牌企業,有核心技術的並不多。」一業內人士介紹。

市場

開業兩個月就轉手 VR體驗館現關門潮

「因個人原因,現有十台VR設備低價轉讓,設備硬體和電腦軟體均運行正常無故障,具體價格進店面議。2016年12月21日開業,工廠到店兩個多月,設備九五成新,如有需要者,可與我聯繫,可到店檢查體驗確認是否接手。」記者在58同城上看到這條發佈於今年4月的信息。記者聯繫上店主,他告訴楚天金報記者,設備已經低價轉讓了,VR場館被人接手轉行變成了水果店。

記者發現,一些網站上VR設備或場館轉讓的信息自2017年開始多了起來。

記者走訪武漢多家VR體驗館發現,和2016年火爆時期一樣,遊玩項目仍然還是以科普類和遊戲類為主,大多開設在商場里。記者電話詢問了一些團購網站上的VR體驗館,其中好幾家已經關門了。

記者來到光谷步行街附近的一家VR體驗館。「周一到周四顧客比較少,一個店員就能應付得來,但一到周末,加上老闆總共4個人才忙得過來。不過前段時間中小學生放暑假,周一到周四也有不少學生來,平均每天有20人次吧。」店員介紹,「我們這裡單獨玩一個項目是40元,也有100元玩3個項目的套餐,很多人都選擇後者。」有些體驗館還會推出會員卡業務,店家的遊戲平台也會時常更新,以吸引回頭客。「我已經關了三家店了。武漢關了兩家,宜昌關了一家。在十堰襄陽的店,也只保留了萬達等一些商場里的店。」從事VR行業的李先生也發現了VR面臨的問題,他認為,目前VR市場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性價比低,另一個是用戶體驗欠佳。」「舉個例子,一個VR項目的收費大約在30元到50元之間,一般可以玩10分鐘左右。但是,如果你用同樣的價錢去看電影,可以看2個小時,或者去網吧、電玩城,也可以玩更多時間。」李先生表示,VR遊戲的體驗成本太高,雖然很多人會嘗試性地去體驗,但體驗過了就過了,並不會形成穩定市場。

李先生說,此外,因為技術和成本的限制,目前VR遊戲的體驗還處在一個初級且單一的階段,「雖然遊戲的種類很多,但都是換湯不換藥,顧客體驗過一兩次後也就大概知道了其他項目的娛樂性,吸引力大打折扣,難免讓人感到乏味。」

除此之外,李先生還指出了VR存在成本過高、內容質量差、營銷方式單一、有技術瓶頸等諸多問題。對於VR市場前景,李先生表示並不好推算,但他覺得,如果目前存在的諸多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VR將一直難以形成穩定的市場。

缺乏優質內容,是當前VR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一位匿名開發者告訴記者,「很多公司只能製作粗糙的全景視頻和非常基礎的生存類遊戲。他們急著趁熱盈利,很少會考慮VR發展的細節和前景」。

聲音

看起來火爆現實很殘酷很多只是玩高科技概念

武漢創輔機構天使翼投資孵化了兩個涉及人工智慧的項目:算得准和輔投幫。一個是基於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的命理項目,可以提供低成本、標準化、無需大師的命理及風水服務。輔投幫是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為投資機構減少初級員工數量而打造的投資篩選研判工具。

但作為投資人,劉路表示,目前人工智慧及演算法技術還不夠成熟,需要大數據的支持,人工智慧成為風口毋庸置疑,是值得投資的領域。人工智慧將會取代一部分簡單性的、重複性的社會工作,但個性化、創意性的工作是很難被人工智慧所取代的。「目前在武漢,有一些低智能的項目,但高智能的項目還沒有見到。」

在VR領域,記者了解到,儘管目前各大VR生產商對其實際銷售量三緘其口,但市場估計2016年全球VR設備的出貨量僅有幾百萬台,市場滲透率不足1%。

為何出貨量少?賽迪顧問高級分析師侯雲仙告訴記者,中國VR產業的起步跟國外比並沒有差很多。但是國內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大家沉澱下來做技術、精細化應用或內容的太少。整個行業在資本的熱潮中有點浮躁,大家都去追逐變現價值更高的領域,或者隨便複製粘貼到一些應用上。「VR行業的專利技術一半以上都在美國,國內份額很少。」侯雲仙說。「一項新技術想要在大眾消費市場普及,除了硬體設備外還要有相應的內容,VR可穿戴設備必須與視頻、遊戲、購物、社交、教育、醫療等內容相結合才能發揮效果。然而在全球範圍內,已有的VR內容少得可憐。因此VR產業的下一個創投熱點必將向內容轉移。」一業內人士談及VR時表示,光是遊戲體驗,遠遠不足以支撐VR行業的發展。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確實有很多行業或企業,結合人工智慧技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也從市場得到了回報。但是也有很多企業,打著人工智慧的概念,事實上並未開發出領先的技術產品,其充其量也就是打著高科技的概念去搖旗融資而已。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北日報網 的精彩文章:

直擊在韓留學生生活,物價高到離譜,飯都吃不飽
連石頭都不能帶出來,對於台灣,你了解多少?
夜爬華山全攻略
懸空寺為何屹立千年不倒?老外評價:這是中國燦爛文明的見證
只有秋天去才能玩回機票價的18個目的地!

TAG:湖北日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