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打仗時前邊有人衝鋒 後邊機槍掃射為什麼打不到自己人?

打仗時前邊有人衝鋒 後邊機槍掃射為什麼打不到自己人?

衝鋒號一響,成千上萬戰士潮水般地向敵軍衝擊,各式輕重機槍也開始火力掩護。電視網路每次播放這種畫面,就有很多朋友在想,真正的戰爭是這樣打嗎?這樣就不怕被己方火力誤傷嗎?這是為什麼呢?虎哥今天給大家說道說道其中奧妙。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即使是在最危險情況下發起衝鋒,也不會一線排開、瞎打亂沖的。每一次衝鋒,都有著嚴密的進攻計劃和火力設置。

比如,戰鬥中重機槍通常選擇布置在衝鋒路線後方的兩側,以己方衝鋒隊伍的梯形斜邊為限制射界,以一定角度側射,保持火力。在步兵衝鋒過程中,理論上不會有重機槍彈從步兵的衝鋒隊形中穿過。如果衝鋒過程中發現射界被己方隊形阻擋,還可以採用仰射法,保證重機槍彈越過己方步兵。同時重機槍並不總是直射肉眼能看到的目標,相反經常依靠槍口上仰射擊遠在千米之外肉眼看不到的區域。

仰射時連發射擊的子彈群會形成一個縱向截面為錐形的打擊面,落地後即生成一個橢圓形的打擊區域。這個區域被稱為「縱深散布射擊區域」,多挺重機槍在進行陣地布置時要盡量將打擊區域重疊,以增強殺傷力。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兵種,步兵永遠都處於戰爭絞肉機的最前端。從戰國的魏武卒到馬其頓的長矛兵漫長的冷兵器時代,步兵作戰始終都和陣型陣法密不可分。直到滑膛槍的出現,步兵戰鬥隊形才逐漸進入了線式戰術的排槍時代。

這一時期部隊紀律是非常嚴格的,不到距離和機會士兵絕不許私自開槍,雙方排著整齊的隊伍和步伐,輪替射擊。為保持隊伍整齊的步伐,所以部隊進攻必須踩著鼓點有節奏的前進,這種戰術因此又叫紳士的戰爭。到了20世紀得益於野戰工事、機槍、速射炮的發展,戰場格局和步兵戰術發生徹底的改變。1916年7月索姆河戰役,德國人以平均百米一挺馬克沁機槍的火力密度,向40公里進攻正面上的14個英國師瘋狂掃射。

一天之內,6萬名英軍士兵傷亡。面對馬克沁機槍構築的火力網,大規模密集步兵衝擊就是送死,往往投入兵力越多、損失越大。但很多時候採用密集衝擊戰術真的不是想讓士兵去送死,只是由於部隊戰術素養太差或者己方缺乏有效的火力支援,除了衝鋒就沒其他辦法。散兵線通常以連為單位,班排成一字隊形,單兵間隔2—3m。為保障散兵線士兵間距的相對固定,一般以「1枚手榴彈不能同殺傷2個人,1發炮彈不能殺傷1個班」為原則調整對象。

這樣下來一個班12人的進攻正面就可以達到100米。可隨著工事構築和陣地布置方法的進步,側射、倒打火力還是對散兵線戰鬥隊形構成了重大挑戰。二戰種大口徑火炮和空戰力量的了空前發展,即使10多米的步兵間隔也不足以應對密集的戰場火力。小集群散兵戰術開始得到廣泛運用,所謂小集群是指步兵不在以連排為單位展開狹長的散兵線,而是以班排為單位,形成小的作戰集群。

若干班排集群組成連級集群,在這個連級集群中,各個班排集群使用突擊、迂迴戰術向敵發起衝擊。小集群散兵戰術發展的巔峰則是我軍的「三三制」戰術。建制就是戰術、戰術就是建制,「三三制」完美地將部隊的日常管理和戰術訓練的融為整體,使部隊戰鬥力水平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根據「三三制」的原則,我軍排以班為單位分成了三個梯隊,一個班又分成了三個戰鬥小組,每個戰鬥小組三人,方便相互接應。三人戰鬥小組再呈箭鏃式進攻隊形。

每名士兵任務分工明確,進攻—掩護—支援交替進行。一個步兵班分三個小組,班長,副班長,還有一個小組長,各帶一小組人行動。行動時三名士兵組成一個戰鬥小組,兩名士兵在前,組長在後呈三角陣型,三個戰鬥組組成一個戰鬥班,三個戰鬥班組成一個戰鬥群,行動時呈「散兵線」隊形展開。在精密的配合下,敵軍無論哪個方向上看過去,都是永不停歇的進攻部隊,這種恐怖的進攻對於所有防守之敵都是噩夢般的體驗。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長期的戰爭實踐讓人民軍隊「三三制」戰術變得爐火純青。抗美援朝戰爭中,被稱為戰鬥力最強的輕裝化步兵的志願軍更是把散兵線戰術發揮到了極致,打得美軍叫苦不迭。朝鮮戰場上「三三制」戰術確實讓美軍聞風喪膽,我們更應該清楚志願軍在取得一個個勝利的背後是多少生命的代價。面對腥風血雨的戰場,面對「范佛里特彈藥量」的火力,志願軍要想贏得勝利、存活下來,只有通過頑強的戰鬥意志不斷衝鋒,只有通過永不停歇的「三三制」隊形保持火力密度壓制敵軍,任何肆意妄為都只會是帶來死亡的代價和失敗的恥辱。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虎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世界各國拚命都要搞隱身戰機 中國隱形轟炸機打仗如開掛
為什麼隋煬帝和唐太宗誓死都要滅了韓國祖宗高句麗
漢朝實在是太牛了 一不小心把歐洲的羅馬帝國給滅了
美議員稱中國是美國製造的科學怪物 中國崛起令美扎心了

TAG:迷彩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