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59歲陸軍中將,戰場失意要從緬甸暴走到印度,蔣介石震 驚又憤怒

59歲陸軍中將,戰場失意要從緬甸暴走到印度,蔣介石震 驚又憤怒

文|周渝

為保證外援進入中國的大動脈滇緬公路的安全,中國遠征軍精銳部隊入緬作戰,史迪威擔任指揮。眾所周知,蔣介石是一個愛越級指揮的主兒,即便給了史迪威很大的許可權,也忍受不了自己的精銳部隊任人差遣。1942年5月6日,蔣介石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接到了杜聿明的報告,告知他史迪威已經下令讓中國遠征軍撤往印度。

59歲陸軍中將,戰場失意要從緬甸暴走到印度,蔣介石震 驚又憤怒

1944年第二次緬甸戰役期間,史迪威與中國遠征軍新1軍軍長孫立人合影

這一消息令蔣介石大為震驚,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趕緊設法改變撤退命令。這件事讓蔣對史迪威的惡感直線上升:第一,緬甸局勢不妙時,他就明令史迪威,必須將遠征軍撤退回國;第二,史迪威可以在任何時候直接與蔣介石保持電報通訊,但在撤退印度的問題上,他根本沒請求蔣的批准;第三,從5月2日至3日,史迪威前後收到好幾通蔣介石的電報,他們一直保持著聯繫,但撤退印度的事直到史迪威下令後也沒有向他報告。一直到蔣介石收到杜聿明報告的這天,史迪威才將自己的行蹤透露給蔣介石,他並非直接報告,而是寫了一張便條讓馬格魯德將軍交給了宋美齡,聲明自己已經撤往印度。蔣介石大為光火,當即在馬格魯德電文上親筆寫下一句話:「史蒂華(史迪威)脫離我軍,擅赴印度,只來此電作為通報,不知軍紀何在?」

5月9日,蔣介石又得到一個壞消息,即史迪威已脫離部隊,在蔣看來等同於陣前脫逃,他在日記中憤怒地寫道:「史迪華(史迪威)擅自令我華軍赴印度,而彼且離開隊伍,先行赴印。並無一電請示。此種軍人,殊非預想所及。然此乃余考察無能與信任太過之罪,而於何人咎?」蔣介石怒火未消,5月10日又接到一輪新的打擊——美國軍方指控羅卓英拋棄部隊,逃往雲南保山。蔣介石聞訊後立即請求美國軍部協助調查,後來證明羅卓英並未脫離部隊,而是遵從蔣介石命令試圖由密支那回國,而史迪威則違反命令,脫離部隊走了相反的方向。

59歲陸軍中將,戰場失意要從緬甸暴走到印度,蔣介石震 驚又憤怒

1942 年5 月,史迪威(右一)帶領約100 人從緬甸徒步至印度。圖為長途跋涉中的史迪威一行

史迪威去哪兒?帶著一群人組團暴走去印度。5月3日的日記中,史迪威寫下了自己心灰意冷並拋下部隊的原因:「明顯地,我們現在已經無可作為了。史比爾正在帶著他的人員離開。杜聿明已經隨心所欲。羅卓英管不住他了。Lin Hsiang(林蔚)無所事事。又何必讓美國人留在水深火熱之中呢?我準備把他們帶到孟拱去。」史迪威認為他已經指揮不動中國軍隊,像杜聿明等中國軍官都不聽自己的指令,既然如此,倒不如帶著美國人早點脫離戰場。5月5日是史迪威暴走團啟程的日子,他在當天日記中寫道:「我們在天黑後開始出發,一直走到晚上11點鐘。最後在Banmauk以外14公里處紮營。——我相信我們終於衝到人的前段了。杜聿明的人員和他的兩噸半卡車還落在後面。謝天謝地。」第二天,他又寫道:「我們脫離了難民們走的大路,我們趕在中國人群的前面。如果我們繼續努力,我們一定可以脫險。」

就這樣,史迪威帶著26個美國人、13個英國人、16個中國人和一群緬甸護士,共計約100人「趕在中國人群的前面」越走越快,脫離了大部隊。這一路上,史迪威一行人也經歷了不少顛簸,「很少有一個59歲的美國陸軍中將會遭遇到同樣的曲折經歷」。但他們這一行並不缺乏食物與水,一路上也沒有遭遇過一個日本兵。相反,留在印度的中國軍隊的苦難要比史迪威暴走團殘酷得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統無名之輩,靠日本人成「76號魔窟」頭子,吃了一塊牛肉餅掛了
進宮去看趙孟頫
他性格狂放,曾自殺9次、因殺妻入獄,卻被後人譽為明清畫壇的宗師
緬甸戰場英國棄仰光獨吞物資,史迪威欲拿中國軍隊為美國人賣命?
周恩來搞統戰無孔不入,海明威回國直言:中共將接管中國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