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光緒元寶》真的有收藏價值嗎?如今這枚錢幣成為一匹黑馬嗎?

《光緒元寶》真的有收藏價值嗎?如今這枚錢幣成為一匹黑馬嗎?

中國是世界上最後一個結束銀本位幣制度的國家,世界上其他國家早已經退出貨幣流通領域的機制銀幣都隨著舊中國國際貿易的開展而大量匯聚到清代和民國時期的舊中國流通。近代機制銀幣作為歷史貨幣在舊中國長期大範圍的實際流通一直持續到1949年新中國建立之時,所以清代和民國時期的舊中國曾經是世界上近代機制銀幣存有量和流通量最巨大的東方大國,當時在西方國家早已經退出流通領域而變成十分稀有的收藏品的近代機制銀幣在清代和民國時期的舊中國卻十分普遍。今天我們所賞析的這組銀幣便為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和中華民國十八年孫中山像背地球雙旗圖壹圓銀幣。

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

《光緒元寶》真的有收藏價值嗎?如今這枚錢幣成為一匹黑馬嗎?

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系黑龍江造幣廠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鑄造。銀幣和樣幣正面中央珠圈內鐫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圈外上端鐫「黑龍江省造」,下端鐫幣重「庫平七錢二分」,左右兩側分鐫一個長六花星。銀幣和樣幣背面中央鐫一個坐龍,上端鐫英文「黑龍江省造」,下端鐫英文幣重「庫平七錢二分」,左右兩側分別鐫一個太陽花星。此類銀幣的發現否定了存世僅見黃銅樣幣,未見銀幣的說法。充分證明了著名經濟學家千家駒和郭彥崗合著的《中國貨幣史綱要》一書提出的看法,說光緒二十五年黑龍江省鑄過銀元。宋志強、王立新合編的《中國古錢幣庫》一書「金銀卷」中也查到了相關內容,書中說光緒十六年(1890年)將廣東反版銀幣改鑄英文在背面之版式,各省先後仿照此式鑄行本省銀幣,其中就有黑龍江省。在未發現黑龍江省造光緒庫平七錢二分銀幣之前總認為傳世有「黑龍江省造」七錢二分及三錢六分黃銅樣幣,一般均以為此當系外地所制或施嘉干先生編1949年6月上海出版的《中國近代鑄幣匯考》內則特別指出有湖北省代制之說。

《光緒元寶》真的有收藏價值嗎?如今這枚錢幣成為一匹黑馬嗎?

1927年6月18日,張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並組成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第32屆、也是最後一屆內閣,成為北洋軍政權最後一個統治者。在位期間多次抵制日本人的誘惑,拒絕簽訂不平等條約。

由於他不肯滿足日本帝國主義的無理要求(包括開礦、設廠、移民和在葫蘆島築港等),1928年6月4日晨5時許,當張作霖所乘由北京返回奉天專列駛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滿兩鐵路交匯處橋洞時,被日本關東軍預先埋好的炸彈炸毀,這位亂世梟雄身受重傷,當日逝世,享年53歲。

《光緒元寶》真的有收藏價值嗎?如今這枚錢幣成為一匹黑馬嗎?

近代銀幣獲利空間逐年走高

我國的近代銀幣一般可分為四大類:晚清時期銀幣、北洋軍閥時期銀幣、民國時期銀幣、中華蘇維埃時期(紅色根據地)銀幣,由此組成了銀幣的大家族。近代銀幣從明代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起一直到解放前夕,前後共發行了各種銀幣近千餘種,其中清朝末期和民國初期所鑄銀幣數量和品種較多,在民間廣為流傳。

從面額上劃分,近代銀幣的面額有半毫(伍分)、壹毫(壹角)、貳毫(貳角)、半圓(伍角)和壹圓五種。從品種上看,近代銀幣有龍洋、船洋、「小頭」(孫中山像)、「袁大頭」、四川盧比等,其中不乏一些深受錢幣收藏家喜愛的稀世珍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