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朝核這個迷之難題 需要中美聯手解決
編者按
據新華社北京9月6日電國家主席習近平6日應約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兩國元首重點就當前朝鮮半島局勢交換了看法。習近平強調,中方堅定不移致力於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要堅持和平解決的大方向,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歸根結底要靠對話談判、綜合施策,積極探尋長久解決之道。
特朗普表示,美方對當前朝鮮半島形勢的發展深感關切,重視中方在解決朝核問題上的重要作用,願加強同中方的溝通,儘早找到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的辦法。
事實上,中國和美國都擁有強大動力推動對朝施壓和對話生效,繼續推進過去兩年美國和中國就聯合國對朝制裁發展起來的合作關係將是關鍵,儘管合作同時也意味著美國和中國需要把在朝鮮問題置於高於雙邊關係中其他難題的優先地位。但目前來看,有令人鼓舞的跡象顯示美中兩國或許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在奧巴馬政府和特朗普政府的過渡期,總統巴拉克·奧巴馬警告當時的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朝鮮將成為特朗普面對的最緊迫國際議題。而朝鮮領導層沒有讓奧巴馬的警告落空,通過持續進行能搭載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試驗,朝鮮成為了美國外交政策議程中最重要的議題。
雖然聯合國安理會於2016年通過了兩項新制裁決議,朝鮮依然繼續推進開發核武器的多種打擊技術,這些技術將令朝鮮擁有對美國本土發動攻擊的能力,同時如果爆發衝突,朝鮮還將有能力發動第二次攻擊。正是朝鮮這種對核武器打擊技術冥頑不化的執念,令朝鮮半島陷入了當下的不穩定局面。
雖然特朗普政府或許已經宣布對朝戰略耐心時代的終結,美國試圖說服朝鮮重回無核化談判桌的方法依然集中在與中國合作向平壤政權施壓。這種方法有理有據:中國對朝貿易額佔到朝鮮合法貨物貿易的近九成。正是在這個領域,國際社會有能力讓朝鮮為自身的行為付出沉重代價。近期在朝鮮和美國之間你來我往的口水戰幾乎無法改變這個考量,但它的確顯示出,隨著一次次試射令朝鮮越來越接近其擁有搭載核彈的洲際彈道導彈的目標,華盛頓和北京的轉圜餘地已經越來越少。而令朝鮮達成這一目標是中國和美國都聲稱想要避免的結局。
繼續推進過去兩年美國和中國就聯合國對朝制裁發展起來的合作關係將是關鍵。最新針對朝鮮兩次洲際彈道導彈試射的新一輪制裁填補了此前決議中的關鍵漏洞,朝鮮曾利用這些漏洞繼續增加出口貿易。在前幾輪制裁決議中,朝鮮利用了其中的「民生」免除條款和市場波動,繼續增加煤炭出口的外匯收入。當決議給朝鮮煤炭出口和收入設置了上限後,平壤隨即轉向鐵礦石等礦物出口,來彌補煤炭出口的收入缺口。北京願意在聯合國安理會第2371號決議中填補這些漏洞,並表示將嚴格執行制裁決議,這些都顯示出北京方面試圖誘使朝鮮重回談判桌的誠意。
但是,當前的制裁措施仍存在漏洞,如果朝鮮再次實施核試驗或彈道導彈試射,中國或許需要與美國合作填補這些漏洞。雖然聯合國安理會第2371號決議禁止朝鮮出口煤炭及其他礦物質,但該決議僅對朝鮮海外勞工的數量設置了上限。雖然朝鮮每年海外勞工的外匯收入遠遠低於一些人預計的20億美元,但如果這些海外勞工的工資上漲,朝鮮依然能夠增加其外匯收入。此外,第2371號決議似乎還提示了一個上限,在該上限內朝鮮國內勞工被允許填補那些因回國而空缺的海外工作崗位。填補這些漏洞將需要俄羅斯的協助,因為俄羅斯與中國一道,是朝鮮海外勞工的最大市場。
同時,除制裁外,美國和中國也能從在朝鮮問題上進行合作獲益良多。近年來,朝鮮開始尋求發展強大的網路戰能力。朝鮮被認為是多起網路攻擊的幕後黑手,如對索尼影業發動的攻擊以及對孟加拉銀行發動的黑客攻擊。很多朝鮮黑客都被認為藏身於中國,而朝鮮唯一的網路連接來自中國。執行與奧巴馬政府達成的不接納敵對網路勢力的協議,將有助於在危機爆發時,限制朝鮮對銀行發動黑客攻擊或採取其他攻擊性行動以規避制裁的能力。
華盛頓和北京都擁有強大動力推動對朝施壓和對話生效。如果美國和中國在朝鮮問題上的合作失敗,特朗普政府將發現自己在應對朝鮮核項目上可以接受的選項越來越少。雖然特朗普總統近期關於「戰火和憤怒」的言論預示著軍事行動或許是一個可能選項,但美國會發現對朝鮮發動旨在根除其核武器項目的先發制人式攻擊,會令自身付出無法接受的高昂代價。韓國強烈反對任何未經它同意的軍事行動。約有20萬美國人生活在韓國和日本,更不用提那些生活在關島的美國人,他們會發現自己面臨朝鮮報復性軍事行動的威脅。既然朝鮮的核武器已經能夠打擊到韓國和日本境內的目標,無法保證平壤不會對這兩個國家發動核攻擊。正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約瑟夫·鄧福德所說,與朝鮮爆發戰爭將恐怖至極,哪怕中國不被牽連進來。
如果說面對迫近的朝鮮攻擊而發動先發制人以外的軍事行動不可想像,那麼美國可以加大次級制裁措施或者與中國展開大規模貿易戰。次級制裁措施有助於切斷朝鮮的外匯收入,同時向中國釋放美國決心的信號,但如果中國和美國的合作擱淺,這些措施的邊際效用將遞減。如果美國選擇對中國實施大規模製裁來試圖迫使中國進行合作,而美國對中國出口僅下滑了一個百分點,那麼美國將面臨在無法確定政策成功的情況下損失65億美元的風險。
對於北京來說,合作失敗的前景同樣充滿風險。且不論如果美國對中國實施次級制裁或大規模製裁,中國將承受多大的潛在經濟損失,如果朝鮮成功完成了核武器項目,中國將面臨朝鮮加速半島軍事衝突的風險,而這種風險正是中國希望避免的。
解決朝鮮核問題最切實的道路依然是美中合作。合作失敗的潛在代價遠遠高於合作解決朝鮮核問題。然而,合作同時也意味著美國和中國需要把在朝鮮問題上進行合作置於高於雙邊關係中其他難題的優先地位。目前來看,有令人鼓舞的跡象顯示美中兩國或許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作者:
特洛伊·斯坦格隆
Troy Stangarone
美國朝鮮經濟研究所(KEI)國會事務和貿易高級主管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中美聚焦網立場。
本文為中美聚焦網專欄作家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與中美聚焦網共同所有,如需轉載請與中美聚焦微信公眾號聯繫並註明出處。
中美聚焦網|中美交流基金會
點擊展開全文


※紐約時報:特朗普對華政策上缺個說了算的人
※CNBC:人民幣已收復去年的失地且仍在升值
※美俄關係何解?普京:特朗普又不是我的新娘,談不上失望不失望
※美國對中國打經濟戰不合時宜
※喜馬拉雅山足夠大,容得下中印兩國
TAG:中美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