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你的古玩給誰鑒定了其實都沒有任何作用

你的古玩給誰鑒定了其實都沒有任何作用

話說當今,文物古玩,隕石雜項等人們收藏成了普天之下茶餘飯後的話題,王剛砸寶砸出官司來,央視鑒寶鑒出背後利益來,民間鑒寶利益何在, 專家分佣各處,良莠不齊,一件藏品好幾種說法,最後沒有定論,那麼說的有用呢?

談到文物鑒定,鑒寶,大家想起了馬未都,央視尋寶,華豫之門,王剛砸寶,一錘定音,赫赫有名社會有名,鑒定文物鑒賞是一種高級的精神現象,是一種向美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它涉及多種高級心理功能的複雜心理狀態,包括情感、想像、理解等多種心理功能,並終究轉化成對文物的評價。我們常常看到,文物鑒賞家在鑒賞文物時,不斷發出讚歎的聲音,流露出難以言表的滿足之情,這正是多種心理功能轉化成對文物的評價的一種外在表現。鑒賞的過程既是向大腦的信息輸入,也是一種陶冶情操的形式。

十大文物鑒定專家上榜理由:

史姓專家、楊姓專家、李姓專家、楊姓專家、王姓專家——金縷玉衣事件

2011年,商人謝根榮偽造了「金縷玉衣」和「銀縷玉衣」,邀請史姓專家、楊姓專家等五位文博界知名專家,隔著玻璃鑒定一件玉衣,拿了幾十萬鑒定費,即聯名簽署一份價值24億人民幣的證書。犯罪分子以此為依據,騙取10億銀行貸款,造成銀行近6億元的損失。

周姓專家——漢玉凳鑒定事件

2011年1月9日,一個漢代玉凳在古玉雅集古代玉器專場拍賣會上,以1.8億元起拍,最終以2.2億元成交,創下新的玉器拍賣紀錄。2012年年初,有不少網民發帖指出該「漢代玉凳」是贗品。所謂周姓專家的鑒定證書顯示:「名稱:玉梳妝台與椅」「年代:漢」「質地:玉質」「專家鑒評:質晶瑩溫潤,有古雅的沁色和包漿……工藝精細巧,體紋生動神奇,造型罕見,有重要的收藏和研究價值。」各方的集體質疑把為這套拍品出具鑒定證書的周姓專家推到了風口浪尖。

寧姓專家——元青花熱水瓶事件

熱鬧一時的元青花熱水瓶事件中,文博界專家寧姓專家堅持認為這一元青花熱水瓶為真的,並撰文認為,考古學家從春秋時代的墓里挖出了一個「冰櫃」,在爭論階段就有不少人斷定那個時代不可能有,結果通過還原歷史真相最終確證了它就是春秋時代的冰櫃。因此,這種青花熱水瓶的器型真出現在明代也不算離譜。

朱姓專家——國寶獻汶川鑒定事件

2012年汶川地震之後,成都文物收藏家伍義江老人帶著他珍藏10餘年的清乾隆年間琺琅彩瓷「花薰冠架」亮相汶川,正式舉行了捐贈儀式。曾為這件精品文物作出鑒定的姓專家從北京專程趕來,見證這一重要時刻。朱姓專家告訴記者,自己第一次看到「花薰冠架」時相當震撼,「要知道,這樣的東西目前連故宮博物院和『台北故宮博物院』都沒有館藏!」 「國寶獻汶川」在全國引出軒然大波,許多網友義憤填膺,因為一眼假的東西為什麼要以國寶的名義捐贈?

趙姓專家——贗品博物館事件

2013年2月7日凌晨,名為「JennyPat傅蕾蕾」的微博發表一篇微博稱,目前在香港「荷里活廣場」所展的「傅抱石畫展」,其中15幅作品為贗品,而她的身份正是傅抱石之外孫女。現在香港「荷里活廣場」展出的《傅抱石畫展》,裡面15幅畫皆不是出自我外公傅抱石之筆,而是劣質的贗品,請大家明察。」在關於展覽的相關消息稱:於1月30日至2月17日呈現的「傅抱石妙筆丹青迎新歲「展中的作品來自「擁有10億寶藏的『中國十大收藏家』,兼兩度榮膺『世界傑出華人獎』得主趙博士無私借出15張、價值逾千萬港元的傅抱石名作。

毛姓專家——宋代汝窯碗引起的被訴事件

北京一位藏家劉先生花387萬元,從故宮博物院著名陶瓷鑒定毛姓專家手裡購得「宋代汝窯碗」一隻,還附帶一份由「中國文物鑒定中心和中國古陶瓷科技鑒定中心」共同出具的真品鑒定證書。然而,此碗卻被五位故宮陶瓷鑒定專家當場指出是假貨。買家劉先生一紙訴狀上訴到法院,毛姓專家被訴。

張姓專家、朱姓專家、馮姓專家、朱姓專家——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鎮館之寶大執壺贗品事件

這批文物由南京博物院研究員張姓專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朱姓專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馮姓專家和揚州朱姓專家四位國內權威專家共同鑒定,才被收入館中,而杭州市政府以獎勵的方式,給予了丁仰振1500萬元。後經故宮研究院楊靜榮指出這一大執壺為贗品,引起眾人關注。

劉姓專家——真古畫鑒定成假畫事件

2012年,河南鄭州有一對兄弟找劉姓專家鑒定家傳的古畫——《嵩陽漢柏圖》,劉姓專家告訴兩兄弟說古畫是贗品,並承諾幫忙轉讓出去,兩兄弟就以17萬元賣給了專家的朋友,一年後發現這幅古畫竟在拍賣行拍出近9000萬高價,前後價格相差了500倍。兩兄弟一紙訴狀告至法院,誰來為這筆損失埋單?

葉姓專家、張姓專家、肖姓專家——綠松石東漢神獸燈事件

2010年7月31日—8月1日國家級故宮文物鑒定專家葉姓專家、張姓專家,青銅器專家肖姓專家等前來鎮江博物館為8000名民間古玩收藏者鑒寶。上圖就是鑒定為真品入圍江蘇省鎮江市青銅器賽寶大會《綠松石東漢神獸燈》,這一烏龍事件一經報出就引起了文博界的熱議。

史姓專家——越王劍事件

2006年,史姓專家在大鐘寺花1800元買了把越王勾踐劍,史姓專家稱:「以我多年研究越王勾踐劍的經驗,我斷定它是一把真品。我想把它捐給歷史博物館,可該館說是假的,拒絕接受捐贈。」史姓專家說:「去年,我花4000元買了款宋官窯瓷器。那瓷器還有乾隆親手題的款,估計是當年太監順出故宮的。我就想把它物歸原主,可故宮博物院來人看了一眼後,不願把它帶走。」這樣兩起事件之後,一時間關於史姓專家的專業鑒定水平眾說紛紛。

劉姓(女) 蔣姓專家 一個看碑帖專家,瓷器 玉器 雜項 奇石紫砂,無所不能,隨意開具證書,

但同時有部分網友也認為,除去這些重量級別的鑒定專家之外,另外還有一些「偽專家」,在呂立新看來,可以把這些「偽專家」稱呼為鑒定專業戶,尤其藝術品市場的火熱而專業的鑒定人士匱乏,藝術界的專家稱為眾人追捧的對象,專家走穴上電視做秀的現象非常普遍。「現在請專家鑒定有個有趣的怪現像:尺度嚴、把關緊的專家,請他的人少;而給錢就胡亂開證書的專家反而找他的人多。這說明,許多人明明知道自己的東西是假的,找專家的目的也不是為把東西弄明白,而只是想借專家的名頭把東西給「忽悠」出去。嚴謹的專家沒飯吃,胡說的專家有錢賺,久而久之有些專家不得不隨波逐流向市場低頭了。只要給錢就說對,明知不行也說好,證書、題跋滿天飛,市場越來越亂」。

那麼誰看了有用呢,現如今肉眼判別一件文物已經被取代,文物鑒定新標就是肉眼與科學的結合,個人不具備文物鑒定資格,也就是說找專家看等於是一種交流,完全起不到作用,文物鑒定必須是機構說了算,而卻還是第三方機構不參與交易的地方說了算。

你的古玩給誰鑒定了其實都沒有任何作用

中歷文物鑒定中心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