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抄寫佛經有什麼用?

抄寫佛經有什麼用?

時間總會呈現不同的狀態。過去慢,寫一封信,便可以等一個人。現在快,所有思緒事件靠鍵盤敲出來的字句傳遞。甚至有時,抒發和表達只靠電子溝通,有時想在紙上寫句話,卻是寫不出來的晦澀。「寫」,成為我們懷念過去的一個執行動作。

抄寫佛經有什麼用?

抄經,可以說是各種靜心法門之中較為簡易和接地氣的一種方式了。在歷史的傳承中,作為文化積澱,成為人們長時間堅持的行為習慣。

從古今流傳的故事中,多少透露出人們寄寓外力趨吉避凶的心理。很多人參拜佛祖,抄寫佛經來求工作、求姻緣、求庇護。然而很多時候,修行並不能使得眼前的難題馬上迎刃而解,就像抄經不見得可以讓你逃離不順心的婚姻,擺脫諸多要求的老闆,調教好不聽話的孩子。

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要抄經?還要不要修行?

「有什麼用?」一直是現代人做事的癥結。人們習慣性問有無和得失,將自己束縛其中。

在對待事物有沒有用的態度上,我們可以去看看莊子怎麼說。《人間世》中提到:「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大意是指山上的樹木因有用而自招盜伐,膏火因能燃燒而自我煎熬。桂皮可以吃,所以桂樹遭到砍伐;樹漆用途廣泛,所以漆樹被人切割。人們都知道有用之物的用處,卻不知道無用之物的用處。

修行是什麼?修行其實就是無用之用,在不經意間,不留痕迹地影響自己與周圍的環境,是為大用。

修心就是做自己

其實修心的最終目的無非是探求內心,尋求自我,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找回初心」。

現代社會中,除了抄經之外,聽禪樂、打坐、參訪聖跡等都可以作為修心的方式。途徑多樣,但殊途同歸,都是用外物讓自己靜下來,傾聽自己的聲音。

修心與修行,就在每個當下,哪怕就在你拿起筆抄寫佛經的短暫停留,在放下電腦冥想沉思的幾分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汀在線· 的精彩文章:

天天念佛竟有這麼多的改變,99%的人都沒注意到!
四種方法可以把累世的命債,錢債,情債統統還清!
龍多仁波切:福報超勝的天人也有難忍之苦

TAG:長汀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