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全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網路搜集整理的此篇《書法初學全攻略》十分詳盡和全面,為書法初學者全方位講解書法入門學習,一同分享。

一、學書法的準備工作

1,筆

剛學書法,最好選用兼毫筆,軟硬剛好。兼毫是用不同比例的硬毫(狼毫或山兔豪)、軟毫(羊毫)相兼而成的,例如五紫(山兔毫)五羊、七紫三羊、三紫七羊、紫狼毫等。其實,最經濟實惠的是一種叫「白雲」的兼毫筆,按筆鋒的長短分為「大白雲」、「中白雲」和「小白雲」。如果寫大字當然就是用「大白雲」。初學書法,剛開始不必用太貴的筆。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2,紙

初學就用毛邊紙就行。因為毛邊紙雖然色澤不好,但由於它比宣紙便宜許多,書寫起來又有生宣的滲化效果,所以很適用於初學書法者。一般的帶米字格(或九宮格)的毛邊紙大約七、八元錢一刀(一百張),也有做成本子的,都可用。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當然,也可以去買幾張宣紙來找找感覺。但用於書法學習的宣紙一定是生宣或半生半熟宣。熟宣一般不用於書法練習。機製紙是絕對不能用的。

3,墨

現在學習書法一般就用墨汁,圖個方便。一得閣、胡開文、曹素功、中華等都是墨汁中的著名品牌,你可以根據你自己的喜好選擇使用。使用墨汁時應注意幾個問題:一是應將墨汁倒於硯中或其它容器中使用,不要直接將毛筆伸入瓶中去取墨。二是不要將生水倒入墨汁瓶中,否則墨汁就會很快發臭,蘸這種墨汁寫出來的字自然就是「臭字」了。再就是稀釋墨汁時要用乾淨的水,不要用茶水或其它的水,因為茶水是敗墨色的。一得閣墨汁的膠質較重,使用前最好稀釋一下。一得閣墨汁裡面加有冰片,十分醇香,「北京墨汁」價格划算。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4,硯台

學習書法既然是為了修身養性,那不妨置一方硯。如果時間充足,完全可以自己磨墨。磨墨時,心境常常會變得很平和。一手磨墨,一手拿帖讀帖,那感覺,完全是古代讀書人的神韻。初學書法,硯不必太貴太好,但要稍微大一些,硯池稍微深一些。硯台的使用也有許多講究。新買來的硯台,最好先放進清水裡浸泡一段時間,退退燥氣。每次寫完字後,最好及時地將硯池中的餘墨倒掉洗盡,因為墨中的膠質在干後很容易將硯池的表面拉壞。硯台不用時,最好注入適量的清水以保持硯台的滋潤,古人稱之為「養硯」。

如果擱筆時間長,可以考慮選擇徐公硯,相對有滴墨如油、不易粘稠、隔夜不幹、-4°不結冰等驚奇功用,且價格實惠。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二、初學學什麼體好?

楷書與行草書迥異,蘇東坡說:「楷如立,行如行,草如奔跑。」所以,楷書是最實用也是相對易學的書體,學習書法往往從楷書入手打基礎。

楷書法形多於意,但也不能寫成「運算元書」式的館閣體。即使法度極其嚴謹的唐碑,也是各有風格,如歐陽詢的險勁,虞世南的醇雅,褚遂良的瀟洒,顏真卿的寬博,柳公權的遒麗,各有千秋,但總體上說是平正之中寓飛動之勢。

楷書從風格上可分為二個系統:一是南北朝碑,其中以北魏楷書最為著名,簡稱「魏碑」;二是唐代碑刻,簡稱「唐楷」。自唐以後,就只有元代趙孟頫在楷書上可稱大家。

與唐楷不同的是,魏碑中有不少作品刻工粗劣,這雖然一方面使作品增加了刀刻的味道,增加了率真野逸的風致,一方面也使一些作品筆法不辨,不宜初學。所以魏碑中除了張玄墓誌、張猛龍碑等極少數刻工較細的作品外,大部分魏碑作品只可供書法學習進階提高的參考,而並不適合初學者作範本,這是應該注意的。

三、初學書法選什麼字帖好?

這裡,我們給大家推薦學習的楷書碑帖:

1,魏碑:《張猛龍碑》《張黑女墓誌》《鄭文公碑》《石門銘》《泰山金剛經》

2,唐楷:顏真卿《顏勤禮碑》、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柳公權《玄秘塔碑》、虞世南《夫子廟堂碑》、褚遂良《陰符經》、《雁塔聖教序》、《大字麻姑仙壇記》

3,小楷:王羲之《樂毅論》、《黃庭經》、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趙孟頫《道德經》、《漢汲黯傳》、文徵明《醉翁亭記》

楷書入門,我們首先會想到歐、顏、柳三體,論體系,柳屬顏體,所以這裡我們只對比顏體和歐體,那麼,歐體楷書美觀精準、優雅從容,外行眼中卻更受歡迎,但是行筆法度森嚴,運用於大字則氣勢不足,創作變化有限。而顏體,筆法古貌,結字寬博,用來書寫大字或小子都適宜,而且對日後的行書發展極為有利,所以我們建議書法初學者,從顏體入手。

我們將以顏真卿《顏勤禮碑》為例,詳細講解楷書的學習過程和方法。

四、顏體楷書學習分析

漢字的基本筆畫有點、橫、豎、撇、捺、折、鉤、挑,基本它無論多複雜的筆畫都是由這些基本筆畫演變而來。筆畫是構成漢字的基本元素,也是初學者必須勤學苦練的「基本功」,只有打下紮實的基本功,才可能為將來的學習做準備。

這裡總結了《顏勤禮碑》基本筆畫及其衍生出的一些筆畫的筆法,初學者可認真練習,並根據自身的特點有重點的練習。

1,基礎筆畫的學習

(1)點和點的變化

古人人云:「點如高山墜石。」所以點應該有力。顏體的點寫得厚重飽滿,神完氣足。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2)橫和橫的變化

顏體的橫畫變化豐富,儀態萬千。或長如大戟而不笨重,或短如點畫而不拘謹,或細如毫髮而不輕浮,這都是由於顏真卿以篆入楷、善於用筆的結果。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3)撇和撇的變化

撇畫運筆速度可快可慢,但要慢而不滯重、快而不輕浮。而且要力到筆尖,防止出鋒時出現「鼠尾」。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4)捺和捺的變化

顏體的捺畫粗重有力,逆鋒入筆後,漸行漸重,頓筆後漸出鋒收筆,整個運筆過程銜接自然。初學者要認真仔細揣摩其用筆方法,不可寫成「翹腳」狀。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5)豎和豎的變化

顏體的豎畫粗壯有力,通常寫五分之四處就提收。中豎豎直,左豎常向左拱,右豎常向右拱。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6)折和折和變化

顏體的折筆通常沒有明顯的折角,有時甚至作提筆圓轉。有折角時變寫成圓中有方、外圓內方的轉角。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7)鉤和鉤的變化

顏體的鉤畫多在回鋒頓筆蓄勢後,用力鉤出。鉤雖短促,但無絲毫鬆懈,有時鉤畫也似鉤未鉤,含蓄深沉。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2,楷書結構分析:字型的變化

漢字的常用字有5000多個,如此多的漢字大部分都由一些基本的偏旁部首組合而成,寫好偏旁部首是寫好漢字的必經之路。

這裡總結了《顏勤禮碑》中常見的偏旁部首,包括字頭、字底、左偏旁、右偏旁、字框,初學者可循序漸進練習,做到熟練、熟記。

(1)楷書偏旁分析:字頭、字底的變化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2)楷書偏旁分析:左偏旁的變化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3)楷書偏旁分析:右偏旁的變化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4)楷書偏旁分析:字框的變化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3、楷書結構分析:獨字體的變化

我們練習筆畫和偏旁部首,都是為寫好漢字做準備,在這個基礎上,要寫好漢字,就必須掌握字的結構。對於字的結構,古人有各種各樣的論述,這裡按照簡單易學的原則總結了《顏勤禮碑》中各種字的結構,分為獨體字、合體等,供初學者了解、分析、練習。

顏體的獨體字或大或小、或長或扁,形態變化十分豐富,而且筆畫少的獨體字用筆通常較粗重。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4、楷書結構分析:合字體的變化

顏體合體字是形態各異,豐富多彩,所以初學者更要認真描摹原作,並學會思考、分析和安排好字的中心點。

(1)左右結構

左右結構的字需要注意各自和寬窄、長短、位置高低等等,還要注意二部分的聯繫,要能使二者有機地統一。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2)上下結構

上下結構的字須注意各自的寬窄、長短等等,還要注意上下二部分的聯繫,使二部分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3)左中右結構

左中右結構由於呈三部分橫列,容易寫得過寬,所以應該控制每部分的寬度,以免互相擁擠,還要注意三部分各自的長短、寬窄、位置高低等等區別和三部分的有機聯繫。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4)上中下結構

上中下結構由於呈三部分豎列,容易寫得太長,所以應該控制每部分的長度,以免互相擁擠,還要注意三部分各自的長短、寬窄以及三部分之間的有機聯繫等等。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5)包圍結構

包圍結構更應該注意包圍部分與被包圍部分的緊密聯繫,否則容易將字寫散,應該使被包圍部分向包圍部分靠攏。另外由於顏體結字開張,包圍部分應該寫得飽滿(如走之底和「口」部兩豎都向外拱)。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初學者口訣和攻略

書法學習入門很關鍵,找對方法、路數對於今後的學習很重要。因此我們搜集整理此篇文章,希望與大家一起,不斷學習與提高,也渴望得到大家的閱讀、支持與分享。。(文章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鋼筆楷書結構51法
北宋張讀行草《書札》墨跡
微末:書法火炬需要每一代人去傳遞
碑帖的傳拓方法和王羲之十六帖
王羲之之妻郗璇墓志銘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