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出身尊貴的格格們,她們的結局究竟是好是壞?

出身尊貴的格格們,她們的結局究竟是好是壞?

愛新覺羅·玄燁(滿語發音:Hiowan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後世稱呼為康熙帝。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

康熙帝生育了20位格格。這些格格,在男權為主的社會中,不會得到重視。但是,儘管如此,康熙大帝對自己的格格們,還是傾注了很大的愛。主要表現在:他的成年格格出嫁比較晚。據專家估算,康熙帝的格格結婚的平均年齡為19歲,而其中年齡最大的都達到了22歲。格格晚嫁,反映出康熙帝愛護自己的格格,捨不得她們過早出嫁,而要她們多留在宮中一些時日,共享天倫之樂。其實,康熙帝的格格也是很不幸的。因為,她們必須要遠嫁。她們的婚姻基本上是政治婚姻。皇帝通過嫁女兒的形式,達到政治和軍事聯盟,格格就成了王朝的使者了。據統計,這些成年的格格婚姻是這樣的:

玄燁之第三女,固倫格格,其母為庶妃馬佳氏,即榮妃,康熙十二年(1673)五月初六日生。康熙三十年(1691)元月受封為和碩榮憲格格,嫁給蒙古巴林部博爾濟吉待氏烏爾袞,時年19歲。玄燁之第五女,其母為貴人兆佳氏。康熙十三年(1674)五月初六日生。康熙三十一年(1692)受封為和碩端靜格格,同年十月嫁給喀喇沁部蒙古杜凌王之次子噶爾臧。玄燁之第六女,固倫格格。其母為貴人郭絡羅氏,康熙十八年(1679)五月二十七日生,19歲受封為和碩格格,嫁給博爾濟吉持氏喀爾喀郡王敦多布多爾濟。

玄燁之第九女,母為德妃烏雅氏,即孝恭仁皇后,康熙三十九年(1700)18歲時受封為和碩溫憲格格,嫁給佟氏舜安顏。玄燁之第十女,固倫格格。其母為庶妃納喇氏,即通嬪。康熙二十四年(1685)二月十六日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22歲時受封為和碩純愨格格,是年嫁與蒙古博爾濟吉持氏喀爾喀台吉策凌。康熙十三女,其母為玄燁庶妃章佳氏,即敬敏皇貴妃,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一月二十七日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20歲時受封為和碩溫恪格格,是年嫁與博爾濟吉持氏蒙古翁牛特部杜凌郡王倉津。

玄燁之十四女。其母為玄燁貴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1689)十二月初七日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18歲時受封為和碩愨靖格格。是年嫁與散秩大臣一等男孫承運。玄燁十五女。其母為玄燁庶妃章佳氏,即敬敏皇貴妃,與十三子允樣、十三女同母,康熙三十年(1691)正月初六日生,受封為和碩敦恪格格。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18歲時嫁與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持氏台吉多爾濟。

我們看出來,康熙帝的格格生來只為和親。離開紫禁城,離開自己的父母,遠嫁他鄉,很是孤寂。康熙帝的格格,只有8位成年嫁人,其餘都早殤了,其中皇十八女,死時還不滿一個月。這些格格年齡超過50歲的僅僅兩位,一個是皇六女,活了57歲,一個是皇三女,活了56歲。這二十位皇女的平均壽命只有17歲,這可謂是一群短命的格格。節選自清朝十二帝疑案正解。

總之,和親是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因此我們要以辯證唯物主義的態度來客觀的評價它。無論統治者實行和親時的主觀願望如何,多數中原王朝同北方民族之間的和親結果都導致了中央政權和北方民族政權之間,漢族和北方民族之間的和平交往的關係。

在客觀上也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民族融合,對北方少數民族來說,凡主動要求和親者,通常都是對中原王朝的一種嚮往和欽慕,是對先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先進文化的趨同,這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一種體現,當然對歷史上的一些屈辱的、妥協的和親,以犧牲人民生命財產為代價或引狼入室的和親我們是應當給予反對的。

內容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張廷玉因為篡改康熙實錄受到重用?雍正皇帝給他的三個評價絕了!
康熙還真是調皮,將狀元給了一落榜生,就因為這個?
康熙第一位離開人世的妃子年僅10歲,康熙追封她為慧妃
蔡康永和小S已重新出發,康熙當年那些通告咖們現狀如何?
2017年清康熙黃地琺琅彩纏枝牡丹紋碗市場趨勢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