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國細胞生物學前沿跟蹤研究報告

我國細胞生物學前沿跟蹤研究報告

編者按:近年來,學科間的交叉會聚越來越明顯,科技創新成果層出不窮。中國科協與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信息科技學會聯合體、能源學會聯合體、軍民融合學會聯合體、智能製造學會聯合體聯合,通過長期的跟蹤研究,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動態,並定期以「中國科協創新智庫產品」發布報告。本文主要闡述我國在細胞生物學前沿領域的研究進展,提出與國際研究的對比差距以及下一步發展的政策建議。

細胞生物學是現代生命科學基礎性的最重要的分支學科之一,為其它眾多生命科學領域提供支撐並直接為生物醫藥產業提供服務。

一、我國在細胞生物學領域的研究進展

二、與國際細胞生物學領域的對比分析

三、我國細胞生物學發展的政策建議

從我國細胞命運調控領域產生的突出成果看,主要的產出機構依然集中在中科院和為數不多的一流高校,顯示出我國優秀科學家依然高度集中的狀態。建議集中資源支持以下領域:

一是小分子化合物在細胞轉分化中的研究,獲得可改變多個信號通路的小分子家族。

二是建議布局RNA分子在細胞命運干預中研究,包括RNA人工新修飾和應用,RNA結合蛋白。此外,RNA作為藥物分子也極可能成為一類新的干預基因轉錄和表現遺傳修飾的藥物。

三是繼續支持體外細胞分化和替代細胞治療,尤其是重大疾病。

四是支持多種在體組織和器官再生和修復,我國在該領域目前的布局相對薄弱。

一是建立完成研究和評價方法。在創新細胞治療領域均由相關企業、行業專家和政府監管部門共同制定和完善針對不同細胞製品的研究評價方法。

二是建立可行且可靠的決策機制。在難以達成共識的創新醫藥領域探索建立專家委員會的投票決策制度,為我國細胞治療技術審批建立可行、可靠的決策機制。

生命科學的發展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各種組學的發展使得我們可以更加全面、系統的認識生命規律。在研究尺度上,涵蓋複雜神經環路網路的大尺度腦科學研究和高度壓縮的微小尺度細胞核內的染色質結構都要求時間和空間上的高精度解析。

對生物學的重點和具有潛力的研究方向進行資助傾斜。在指南上盡量反映如下的科學問題:項目的實施能否幫助發現人類衰老調節基因的表達及其調控網路,能否發現衰老驅動因素?能否幫助干預或抑制衰老? 在支持基礎研究的同時,重視產學研一體化,建立有效的機制加強科研轉化,鼓勵有轉化潛力的科研成果真正走向市場,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

綜合運用高分辨色譜-質譜技術對新型污染物的降解、轉化產物以及非目標污染物的甄別成為環境污染與健康危害研究的前沿科學問題。二維色譜與質譜結合技術將有效解決新型污染物的來源和歸趨問題,從而在更高水平研究污染物的環境遷移、轉化和演變趨勢。

全基因組及全表觀基因組測序與分析、轉錄組及表觀轉錄組測序與分析、染色質三維結構與修飾分析、蛋白組、代謝組等組學分析成為前沿研究的發展趨勢,並將呈現多組學綜合的趨勢,這些新的發展動向為闡明細胞損傷的效應和機制提供新的動力。

我國的自噬領域的研究空前火熱,形成了與國際研究水平相比領先-並跑-跟跑的梯隊,整體水平提升快。為把我國的自噬研究提高至一個新的階段,需要加強由中國科學家處於領先地位的領域的建設。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供稿,原文內容有刪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新研究 的精彩文章:

2017 年美國STEM從業者最新調查

TAG:創新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