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若《敦刻爾克》是王芳說的陰謀論,《血戰鋼鋸嶺》是美國的意淫?

若《敦刻爾克》是王芳說的陰謀論,《血戰鋼鋸嶺》是美國的意淫?

若《敦刻爾克》是王芳說的陰謀論,《血戰鋼鋸嶺》是美國的意淫?

昨天,網上流傳出一篇文章,是「紅色歌手」王芳寫給諾蘭新片《敦刻爾克》的,雖說暴娛君(ID:baoyu_18)並沒有細看這篇文章,但流出的截圖內容也足以讓人驚掉了下巴。

若《敦刻爾克》是王芳說的陰謀論,《血戰鋼鋸嶺》是美國的意淫?

若《敦刻爾克》是王芳說的陰謀論,《血戰鋼鋸嶺》是美國的意淫?

從截圖中能夠看出,這篇文章說敦刻爾克大撤退是英國人炫耀自己在亞洲打日本鬼子的功績。接著又說,敦刻爾克大撤退是英國坑害中國遠征軍的陰謀。

對於這樣的言論,暴娛君一邊覺得六神磊磊的評價十分中肯,「這篇文章應該拿大獎——2017互聯網智商含量最低獎。說通俗一點,就是全年最蠢文章獎。」一邊更堅定了要寫一篇關於《敦刻爾克》文章的心。

曾經戰爭大片一度爆紅好萊塢,優秀的作品更是數不勝數。但或許是因為戰爭片模式大同小異,又或許是因為各大著名戰役早已被拍爛,近幾年戰爭類大片幾乎銷聲匿跡。

直到去年梅爾·吉普森的一部《血戰鋼鋸嶺》,又重新燃起戰爭片熱潮,前不久,諾蘭的新片《敦刻爾克》也與觀眾見面。雖然同為二戰題材的戰爭片,但這兩部影片卻不同於以往傳統的戰爭片,都選擇了「劍走偏鋒」。

去年,《血戰鋼鋸嶺》選擇用信仰來救贖血腥的戰場,而今年,《敦刻爾克》則用「逃亡」來表達戰爭中的孤獨和無助。今天暴娛君就來對比下這兩部「劍走偏鋒」的電影,看看如今的戰爭片,都喜歡走什麼調調。

冷靜、剋制有時比血腥暴力更殘忍

《血戰鋼鋸嶺》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他因為在沖繩島戰役中勇救75人生命而被授予美國國會榮譽勳章,同時也是首位獲此榮譽的在戰場上拒絕殺戮的醫療兵。

若《敦刻爾克》是王芳說的陰謀論,《血戰鋼鋸嶺》是美國的意淫?

《敦刻爾克》改編自二戰歷史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當時40萬英法聯軍被敵軍包圍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面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 。

從故事簡介中大概就能看出,《血戰鋼鋸嶺》所展示的,是一次慘烈的戰役,影片中的每個人都如同敢死隊員般英勇奔赴戰場,而《敦刻爾克》表現的,卻是一場撤退,一次失敗後的狼狽「逃亡」。

雖說同為二戰時期的戰爭片,但這兩部影片,一個是令人熱血澎湃的「燃」,一個是令人失望無奈的「喪」。

若《敦刻爾克》是王芳說的陰謀論,《血戰鋼鋸嶺》是美國的意淫?

不同於《血戰鋼鋸嶺》中的狂轟濫炸、槍炮齊鳴,《敦刻爾克》除了開篇的短暫槍戰和時不時穿插進來的戰機轟炸外,幾乎沒有其他的戰鬥場面,更沒有與敵人面對面血拚肉搏的畫面。

從這點來看,似乎《血戰鋼鋸嶺》中血腥暴力的直接畫面,更能令人感受到戰爭的殘酷。

若《敦刻爾克》是王芳說的陰謀論,《血戰鋼鋸嶺》是美國的意淫?

但事實上,沒有敵人出現的《敦刻爾克》,帶給人的感受卻更加孤獨、無助和惶惶不安。

逃亡中慌亂無措的士兵,不知道何時會落下的炸彈,以及面對死亡時暴露出的人性,這一切都令觀眾不斷感受到影片中士兵內心揮之不去的恐懼,那種對孤獨、對死亡的恐懼,以及對生存的渴望。

若《敦刻爾克》是王芳說的陰謀論,《血戰鋼鋸嶺》是美國的意淫?

如果說《血戰鋼鋸嶺》想要表達的是人性的光輝,在最艱難的時刻,主人公的信仰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的進行著拯救,大義凜然的希望能夠帶給更多人生的希望。

那麼《敦刻爾克》則是專註在戰爭中人們最原始、最真實的反應,那就是逃亡,不顧一切的逃亡,活下去是唯一的信念,此時所暴露的,只有人性的自私和本能的求生欲。

戰爭永遠是英雄和「慫人」共存

《血戰鋼鋸嶺》塑造了用愛和信仰去拯救的英雄,一個自帶主角光環的神勇男主角,敢於在不拿槍的情況下,穿越槍林彈雨去拯救戰友,毅力頑強的只想多救一個人。

而《敦刻爾克》則是塑造了一群平淡無奇的普通人,三個慌不擇路逃命,為了搶奪登船歸鄉的機會佯裝護理人員運送傷兵上船的士兵;德軍來襲時拋棄傷兵棄船逃走的船員們;見歸鄉無望步入大海自殺和一群表情平靜觀望自殺者的士兵們。雖然整部影片中沒有幾句台詞,但他們的內心和真實反映卻都出奇的一致,就是「趕快跑、我要活、我要回家」。

若《敦刻爾克》是王芳說的陰謀論,《血戰鋼鋸嶺》是美國的意淫?

但從客觀來講,《血戰鋼鋸嶺》這部充滿英雄主義色彩的影片中,也有慫包的存在,還記得那個開篇沒穿褲子,上了戰場不敢開槍,一直往後躲的士兵嗎?他就是戰爭中最平凡的那類「慫人」。

而《敦刻爾克》這部處處是「慫人」的影片中,其實也有英雄主義的存在,比如那個燃料不足卻依然堅持戰鬥的飛行員,年近花甲卻堅持奔赴戰場的老船主,無一不是充滿英雄主義色彩的人物。

沒有正面戰爭的《敦刻爾克》,之所以能夠令人無時無刻都感受著戰爭的殘酷,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群極其真實的人。就如諾蘭所說,「最終在戰爭中發生的事情是非常隨機的非邏輯的。所以我會尊重這種人類尋求生存的本能,而不是真正的英雄主義。」

「鐵馬冰河」背後的偷生才是最痛的

有人將《敦刻爾克》看做是諾蘭最失敗的電影,因為整部影片中沒有宏大的場面,沒有震撼的特效,更沒有煽情的台詞,唯一能夠帶動節奏的,大概就是那從頭至尾無處不在的配樂。

但實際上,諾蘭用他最擅長的「時間遊戲」將二戰中這場「勝利」的撤退,從海、陸、空三條線上分別刻畫,最後交織在時間軸上的一點。

即便是沒有以往戰爭電影的激烈廝殺,沒有機槍坦克的緊張對峙,更沒有拳拳到肉的血性刺激,但諾蘭依舊用冷靜、剋制到近乎沉悶的敘述手法,將這場撤退講的很完美。

在寥寥無幾的台詞中道出了戰爭的殘酷,正如那位開著月光石號漁船去營救士兵的老船長所說的那句,「我們這個年紀的人發動了戰爭,可為什麼卻讓年輕的孩子們去戰場送死?」

若《敦刻爾克》是王芳說的陰謀論,《血戰鋼鋸嶺》是美國的意淫?

看過一個對《敦刻爾克》最好的評價,「它不是在講述一段歷史,而是直接將你拽回到那段歷史」。

誰說戰爭電影永遠只能打打殺殺、血肉橫飛?

在真正的戰爭中,勝利背後伴隨的定然是失敗和撤退,而在絕望的「逃亡」中,被迫暴露的人性才是最真實的。只有通過最真實的方式展現戰爭中最底層的人性,才能使觀眾更加客觀和公正的面對戰爭。

要知道戰爭中不僅僅只有「鐵馬冰河」的熱忱,還有僥倖偷生後難以釋懷的痛苦。

引爆泛娛樂,發現新價值

暴娛(baoyu_18)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