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振海聊太極-1太極訓練怎樣健康快樂

振海聊太極-1太極訓練怎樣健康快樂

獲得身心健康,體悟太極文化,

塑造武者風範,綻放生命之光

——振海太極學堂

振海太極學堂即日起推出「振海聊太極」,每期一篇小短文。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但得一人知心,願習一拳終老。

太極訓練怎樣健康快樂

中國的傳統文化充滿神秘色彩,太極拳因為其奇特的訓練方式與出乎預料的訓練結果更是充滿了神秘。學習太極拳,我們應該有什麼樣的追求,這是一個不得不認真考慮的問題。

通過太極拳的訓練,首先我們應該有一個良好的身體,也就是說,沒有生理改變的訓練是無效的,而且這種改變必須是正向的、積極的;其次,我們應該有良好的心理感受,也就是說訓練讓我們感覺愉快,樂於再次參與訓練;第三,訓練應該讓我們變得強大,無論是外來的傷害還是內在的傷害,我們都能夠更好的處理;第四,訓練應該讓我們變得更加有親和力,而不是變成一個不食人間煙火,自高自大、遠離人群的山中隱士;第五,我們的日常工作應該更有效率,生活應該更加豐富多彩。

以上這幾點,也是檢驗太極拳訓練是否得法的重要標準,按照這個標準去找老師,會讓我們少走彎路、少浪費生命。我們有位學員在參加培訓前找了很多太極拳老師的錄像進行比較,他愛人從事研究人體解剖,曾經指出某位蜚聲海內外的太極大師關節位置不合理,會有運動傷害!這就是現在太極拳的現狀:很少有人科學地分析太極拳的運動軌跡合理與否,只是師傅傳徒弟,一代錯,代代錯!

對於傳統武術,很多人存在誤區,要不盲目崇拜前人,要不徹底否認傳統,這兩種態度都是不可取的,我們要相信自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可以走得更高更遠,取得更大的成就。

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武術的很多東西都消失了,有些非常好的規矩、傳承也不太講究了,以至於我們不太好分辨我們所學習的內容是不是真正的傳統的精華。

但相對這種劣勢而言,我們更應該認清我們的優勢:

1、社會進步,傳統武術不再是達官顯貴獨享的專利;

2、獲取信息方便,不必穿越就可以看到很多前人的影像資料;

3、科技發達,前人所不了解的運動生理學、心理學知識,可以很方便地學習到;

在這方面作為現代武術愛好者,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前人多以訓練量的多少來考察訓練,據說楊健侯曾經被他的父親逼得數度跳井,這種教育方式顯然是極不科學的。

訓練應該是快樂而高效的,我們現代人的訓練應該以訓練效率和訓練效果為追求,而不是盲目地增加訓練量。據北京體育大學的老師介紹,荷蘭女排運動員都是業餘選手,每天的訓練時間只有大約兩小時,但是這兩個小時造就了世界頂級的女排,可見訓練的科學化,系統化有多麼重要。

例如運動前的熱身,運動後的拉伸,這種現代運動的常識,前人並不重視,很多老武術家都是O型腿,這就是運動後缺乏有效的拉伸造成的。

我們應該在這些方面有清醒的認識。

現代人對健康的追求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健康的含義並不僅是一般人所指的身體沒有病而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解釋:健康不僅指一個人沒有疾病或虛弱現象,而是指一個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這就是現代關於健康的較為完整的科學概念。

現代健康的含義是多元的、廣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性3個方面,也即「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性良好。」其中社會適應性歸根結底取決於生理和心理的素質狀況。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的精神支柱,身體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質基礎。良好的情緒狀態可以使生理功能處於最佳狀態,反之則會降低或破壞某種功能而引起疾病。

太極拳是一個誕生在中華文化背景下的武術運動,而中國武術的特點,不僅僅是身體的建設,不單追求更快、更高、更強,而且更側重於精神的建設,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太極拳集中體現了這種特點,它就是在全面地建設人體的健康,它更符合現代人的健康觀念。

所以我們要把眼界放寬,突破狹隘,不要局限於一拳一腳、一招一式,更應探究其廣度與深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瑜伽,太極和冥想對人有好處?
太極文化:一身備五弓
關於太極拳的答疑解惑(七)
太極拳練的是狀態,不是動作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