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褚遂良集字古詩詞

褚遂良集字古詩詞

褚遂良的祖述右軍,應該是其青年時期至貞觀十年,四十一歲時,已初具面目,得以因魏徵「甚得王逸少體」之譽而詔令待書。貞觀十三年,褚遂良於起居郎任上偕校書郎王知敬等於玄武門四長波門外鑒定內府書法真偽,撰《王羲之書目》。唐太宗之所以放心將內府所藏交於褚氏鑒定,說明他此時已深闇晉人筆法,其書能得晉人體勢,得到太宗的肯定。其《王羲之書目》行書五十八卷第一卷即為《蘭亭序》,雖然褚氏在此之前可能接觸過較多的羲之書跡,但真正對其之後書風起重大影響的則是《蘭亭序》。此作唐太宗於貞觀年間得於智永弟子辨才,曾令歐、虞、褚等人臨寫,歐虞此時都已屆古稀之年,筆勢書風早已定型,不可能準確實臨,又是奉帝命臨寫如此高難度的作品,自然就會顯得拘束而多楷意,如《定武蘭亭》。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唐代不象我們現在這樣可以拿著近似真跡的印刷品朝夕對臨的條件,能看到真跡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象《蘭亭》這樣重要的作品,筆者以為太宗是不可能會讓他人朝夕臨摹的,所以,即使如歐虞,要在極短的時間把握其筆法特徵也是有極大難度的。而褚遂良就不同了,他正值中年,又是奉帝命鑒定內府法書真偽,在當時來說是看到右軍真跡最多最全面的人,有更多機會學習臨摹《蘭亭》真跡。同時相對較年青,書風尚未定型,能不斷將其用筆吸收融匯到自己的作品當中,可以說鑒定內府法書、撰書目是褚遂良晚年變化,即將羲之行書筆意融入其楷書成自家面目的重要契機。

一、褚遂良風格

晚年的褚遂良,在書法上達到了一個至為高超的美的境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果把歐陽詢、虞世南的楷書作品和禇遂良的作品放在一起,我們會明顯地看到一種風格上的轉變。顯然是對筆法的追求,造成了這種轉變。如果說,書法中楷書之有筆意的表現,當以褚遂良為最高。如果說,北碑體現了一種骨氣之美,歐陽詢體現了一種來自於嚴謹法度的理性美,虞世南體現了一種溫文爾雅的內斂之美的話,那麼,禇遂良卻是表現了一種來自於筆意的華美。在歐陽詢或虞世南那裡,線條與筆法是為塑造字型而服務的。而褚遂良則不然,他是一位具有唯美氣息的大師,他刻意地處理每一筆畫,每一根線條,每一個點與每一個轉折……,而結果則是,這種刻意卻超出了字形以外,而看來好像具有一種脫離了形體的獨立意義,使點線變為一種抽象的美。

可見由歐陽詢等人建立起來的嚴謹的楷書結構,在禇遂良的筆下,已經開始鬆動。這種鬆動並不是由於他功力不夠,或者別的什麼,而是他知道如何運用結構的疏密、用筆的疾緩來表現流動不居的情感。倘若我們將歐陽詢推舉為「結構大師」的話,褚遂良則是「線條大師」。他的線條充滿生命。

二、飛動之美

這種飛動之美來自於何處?顯然,褚遂良比起歐陽詢或虞世南都更富於藝術天賦,也就是說,在他的藝術化了的性格之中,更有一種智慧的流露。袁中道在《珂雪齋集》卷一《劉玄度集句詩序》中說:「凡慧則流,流極而趣生焉。天下之趣,未有不自慧生也,山之玲瓏而多態,水之漣漪而多姿,花之生動而多致,此皆天地間一種慧黠之氣所成,故倍為人所珍玩。」在褚遂良的書法中,的確可以見到這樣一種由「慧黠」而帶出的流動之美、舞蹈之美。他在用筆時就像舞蹈家靈敏比的腳尖,縱橫自如、卷舒自如。在輕靈飛動的連續動作中,完成一個又一個美的造型。在褚遂良那細勁、遒婉的線條中,有一種神融筆暢似的適意,悠悠地流動於指腕之間,落實在點畫之間,從而體現作者剛正、鯁直的性格和滿腹經綸的學識修養。

三、名家書論

(一)蔡希綜《法書論》

對褚遂良的用筆作了如下的比喻:「仆嘗聞褚河南用筆如印印泥,思其所以,久不悟。後因閱江島平沙細地,令人慾書,復偶一利鋒,便取書之,嶮勁明麗,天然媚好,方悟前志,此蓋草、正用筆,悉欲令筆鋒透過紙背,用筆如畫沙印泥,則成功極致,自然其跡,可得齊於古人。」這種明凈媚好,然而卻又沉著飛動,正是褚遂良用筆的最大特色。

(二)宋人揚無咎跋雲

「草書之法,千變萬化,妙理無窮。今於褚中令楷書見之。或評之云:筆力雄贍,氣勢古淡,皆言中其一。」草書的筆勢竟能於楷書中畢現無遺,這是何等神奇的手法!如果細看,可以發現,他沒有一筆是直的,而是曲的;沒有一筆是像歐陽詢或虞世南那樣保持著每一筆畫的平直與勻凈,而是偃仰起伏,輕重緩急,極盡變化之能事。從筆法上來看,蕭散而恬淡,不衫不履中尤見性情的流露,可謂極盡風流。

總之,從筆法與體勢上來說,褚遂良是直接承繼晉人風度的;或者說,他在同時代人之中,是最深刻地理解晉人韻致的書家,並將這種風韻也表現在自己的書作之中。他既是初唐楷書風格的創造者,同時也是晉人書風的繼承者。在他之後,人們便走向了另一種書風,雖然魏晉人的風度仍然是人們所追慕的對象。「廣大教化主」,將褚遂良與同時代的楷書大師如歐陽詢、虞世南相比,是否意味著從褚遂良開始,書法已經由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或者說,是由張懷瓘所說「妍美功用」而趨向以「風神骨氣」為美的純藝術轉變呢?

(三)蘇東坡評價

在《題唐六家書後》一文中,曾將隋唐時期的六位書法大師逐一作了評價: 「永禪師書骨氣深穩,體兼眾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觀陶彭澤詩,初若散緩不收,反覆不已,乃識其奇趣。」「歐陽率更書妍緊拔群,尤工於小楷。高麗遣使購其書,高祖嘆曰:『彼觀其書,以為魁梧奇偉人也。』此非真知書也。知書者,凡書像其為人,率更貌寒寢,敏悟絕人,今觀其書,勁險刻厲,正稱其貌耳。」「褚河南書清遠蕭散,微雜隸體。……」「張長史草書頹然天放,略有點畫處而意態自足,號稱神逸……。今長安猶有長史真書《郎官石柱記》,作字簡遠,如晉宋間人。」「顏魯公書雄秀獨出,一變古法。如杜子美詩,格力天縱,奄有漢、魏、晉、唐、宋以來風流,後之作者難復措手。」「柳少師書本出於顏,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虛語也。」

(四)清遠蕭散米芾評論

對褚遂良的書法只用了四個字「清遠蕭散」。這種清遠蕭散,正是東坡所追求的意境之美。 米芾在評書時,對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分別作了評述:「歐陽道林之寺,寒儉無精神。」「歐陽如新疾病人,顏色憔悴,舉動辛勤。」「真卿學褚遂良既成,自以挑踢名家,作用太多,無平淡天成之趣。大抵顏柳挑踢,為後世丑怪惡札之祖。從此古法盪無遺矣。」「顏行書可觀,真便入俗。」「公權國清寺,大小不相稱,費盡筋骨。」「歐怪褚妍不自持,猶能半蹈古人規。公權丑怪惡札祖,從茲古法盪無遺。」這些唐代書法大家沒有一個不受到米芾的挑剔,唯獨對褚遂良卻是這樣的讚美:「褚遂良如熟馭戰馬,舉動從人,而別有一種驕色。」對褚遂良《蘭亭序》的摹本更是推崇備至(見前),甚至可以說佩服得五體投地。米芾的兒子米友仁同樣也是如此讚美:「褚書在唐賢諸名世士書中最為秀穎,得羲之法最多者。真字有隸法,自成一家,非諸人可以比肩。

褚遂良提供給後人的,正是這樣一種「精神結構」,讓學習他的人。從他那裡拿走筆法、拿走筆意、拿走結構、拿走法度,然後從事自己的創造、改革、翻新……。薛稷學他,瘦硬通神,躋身於「唐四家」之列;薛耀學他,風骨稜稜,不僅作為一時的名手,而且開啟了宋徽宗的瘦金體;顏真卿也學他,顏體楷書是建立在褚遂良的楷書的基礎之上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靈秀書院 的精彩文章:

TAG:廣州靈秀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