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提倡環保,企業關停之後整改是關鍵

提倡環保,企業關停之後整改是關鍵

隨著國家加大對環境治理的重視程度,某些地方環保執法者加大檢查力度,一些重污染企業逼迫關停。隨著這一輪環保治理力度的加大,引起企業重視環保投入,改善排放才是企業持續經營的出路。

隨著工業化推進,我國生產能力空前提高。但是,隨之而來的環境污染,屢屢讓人揪心。尤其是化學工業帶來的環境污染,由於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導致環境出現重大污染的事件屢有報道,被污染的空氣導致人罹患呼吸系統疾病,被污染水體的養殖物、種植物含有有毒殘留物,某些地方甚至出現「癌症村」等等現象。

科研人員既然能研究出各種方法,合成出各類化合物,理論上來講,就能研究出各種方法,將合成出來的化合物以及產生的有機廢棄物分解掉。這本應該是企業關注的一項工作內容,並引起政府治理政策上的重視。但是,很顯然,為了追求企業經營利潤,更多企業把關注點放在了如何合成出需要的化合物上,而沒有太重視如何分解這些化合物和有機廢棄物。

這些年,國家提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最近更是加大治理力度,迫使一些重污染企業關停。而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加快研究排放處理技術,加大環保投入才是根本之道。當然,對於單個企業而言,投入人、財、物研究排放物的分解等措施,成本顯然太高,那麼,就需要專門的環保企業和研究機構,來為各類企業提供專業的環保解決方案和技術實施。此外,將同種類型或排放物相似企業集中形成產業園,在企業自行處理排放物後,再由園區集中處理,使之達到排放要求,形成集約化的排放處理機制,應是比較科學的環保手段。當前,國內不少地區已經建立了這樣的解決機制,並取得一定成效。當然,還需要集思廣益,創造性地提出更多更優的環境治理手段和科學理念,促使企業、產業良性發展。

反觀有些地區的一些企業主,跪倒在執法者面前,乞求執法者「網開一面」,這種行為實際上也屬於一種「尋租」。下跪,將滋生腐敗,是一種歷史「回頭」。執法者如果網開一面,就是枉法。當然,簡單關停企業還可能會產生這樣一個負面效應,企業不生產,就不能滿足社會供給,不能產生稅收,社會供給滿足不了、稅收產生不了,政府又要給企業鬆綁,然後污染又重新產生。如果產生這樣的循環,企業產生被依賴心理,污染將更加難以得到解決。有些地區因為區位優勢、政策優勢等等,發展超前,從招商引資邁進了招商選資,重污染、高排放企業不得進入。這些企業於是尋求轉移到其他招商門檻更低的地區。但是,如果污染問題並未解決,只是轉移地方,最終仍將不受歡迎。

借著國內掀起又一股環保浪潮之際,希望國內企業能夠真正重視環境保護和排放物治理,不把企業的環保成本社會化,不讓社會承擔企業的污染後果,建立綠色工業、環境友好型工業。如果這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內涵也許才能真正被理解,它的能量才能真正得到釋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略與創新 的精彩文章:

關於海洋與陸地國土保護及我國軍民意志塑造的一點思考

TAG:戰略與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