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丟臉,會讓你失去什麼?
LinkedIn領英是全球知名的職業社交網站,每個《財富》500強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我發現,有種人,謎之吸引我。
他們能把任何事都變得有趣,敢去做一些旁人看來很丟臉的事,即使被笑話,也能嬉皮笑臉地應對。
比如《餘罪》里的張一山,撩起衣服拍肚皮兒,肆無忌憚摳腳丫,完全沒有傳統警察那種眉頭深鎖的正經樣子。
電影或小說裡面,偉光正的主角往往品之無味,賣萌耍賤的角色反而最吸引人,最能感受其飽滿的性格與靈魂。
太多人想要主角光環,一舉一動都小心翼翼,生怕破壞了完美形象。
但太重的偶像包袱,往往也是一種自我束縛。
如果懷著好玩的心態去「丟臉」,或許會收穫別樣的樂趣。
懂得「丟臉」的人,往往都很有趣
一說起丟臉,許多人都避猶不及。中國有句老話叫「人活臉,樹活皮」,於是很多人甘願活受罪,也死要面子,維護完美形象。
但不完美往往更真實和可愛。
就像好萊塢女星安妮·海瑟薇,明明長得挺美,也沒有犯過什麼不可饒恕的大錯,但卻一度被視為大部分美國人都討厭的女星。原因就是覺得她很「假」。
人們對她的指責是:「連喝水吃飯都像在演戲,上個娛樂節目之前都要對著鏡子練習幾十遍,隨口講出來的笑話全都是打過草稿的。」
怪美國受眾太矯情嗎?也不是,因為高高在上的完美,往往讓人覺得太不真實,太有距離感。那些更豐富的細節,反而會讓人好感大增。
人總能找出一萬種華麗詞藻來為自己的形象鍍金,而真正懂得「丟臉」、懂得自嘲的人,往往都很有趣。
著名童話作家鄭淵潔曾被記者問到「為什麼選擇寫童話」時,他沒有說什麼豪言壯語,而是說:「我是懦夫,不敢像劉胡蘭那樣為改變世界獻身,就通過寫童話逃避現實。」
「如果讓你給自己寫墓志銘,你怎麼寫?」
他回答:「一個著作等身的文盲葬於此。」
王小波寫給李銀河的那句情話「一想到你,我這張醜臉就泛起微笑」,可比太多辭藻堆砌的甜言蜜語都要打動女生的心呀。
在「丟臉」中突破自我局限
看到不同維度的風景
丟臉,換個說法,就是試錯。
人是群居性動物,所謂的「自尊心」往往不是建立在自己身上,而是建立在他人的眼光之中。不出格,便不會出錯,也就不會丟臉。
但是,怕丟臉,雖然維護了面子,但往往也丟失了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旅途中怕丟臉,不敢跟陌生人搭訕,不敢跳脫旅遊攻略之外去探索,便可能錯過火車上一段愉快的談話,錯過異域土地上那些不為人知的別樣風景。
感情中怕丟臉,不敢主動搭訕,不敢向那個暗戀多年的人說出「我喜歡你」,便可能錯過一個原本同樣鍾情於你的靈魂伴侶。
工作中怕丟臉,不敢向職場前輩求教,不敢在討論會上面對同事和老闆說出自己的想法,便可能錯失一個絕好的晉陞機遇……
突破你的舒適圈,做不同的嘗試,不僅可以收穫樂趣,更能得到人生維度的拓展。
有一個美籍華裔叫蔣甲,他在30歲時反思自己的人生,發現自己的成長軌跡是——在害怕被拒絕的恐懼之中一步步錯失機會,成為一個平庸之人。
後來,他學著一個加拿大人發明的「被拒絕治療法」,開啟了一個「被拒絕100天」的計劃,做一些他以前覺得很丟臉、會被拒絕的事情,比如:
到漢堡店請求「漢堡包續杯「,讓甜甜圈店員做一個五環形狀的甜甜圈,到陌生人院子里拍一張踢足球的照片……
當他向一個陌生男子提出借100塊錢被拒絕時,他嚇得倉皇而逃。但當他通過回看錄像時發現,其實對方的拒絕,並非出於冷漠,而是因為他沒有提供合理的借錢理由。
於是,他開始在後來的嘗試中,學著如何與對方更好地溝通,最後,許多原本看似會被一口拒絕的事,竟然做成了!
他將這些視頻發布自己的個人網站上,結果得到了大量關注。他因此周遊美國做演講,登上了TED的講台,還出版了自己的書,開啟了全新的生活。
很多時候,困住自己的,往往是自己的心魔。
太玻璃心可不是什麼好事,通過嘗試「丟臉」,把玻璃心變成金剛鑽,人生不但能少很多糾結,還能開啟很多意想不到的新機遇。
打破偏見,換一種方式看待世界
丟臉,往往也是打破社會偏見。
儘管我們已經過了女性露出白胳膊就被視作釋放性信號的時代,但當下社會,仍然有太多規矩和禁忌了。
男性愛化妝愛打扮不是娘炮就是Gay;
女性四十多歲不結婚就一定有什麼問題;
愛聽鳳凰傳奇就是low;
清華北大高材生做遊戲直播就是不務正業;
初中文化的月嫂寫文章就是不自量力;
身材不好長得不美還要在公共場合跳舞就是丟人現眼……
儘管社會的文明,是通過一定程度對人的約束來實現的,但在不危害社會和他人的前提下,為什麼就一定要規定人必須要怎麼做呢?
許多天才之所以被認為瘋狂,是因為他的所作所為超出了庸常之人的經驗範圍。
許多突破,往往也是在「丟臉」中完成的——
當示威者在1976年的費城呼籲同性戀者的權益時,誰也不曾想到40年後的美國會成為公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
當有著一雙雙大腳的新潮女性走在五四時期的中國街道上時,誰也不曾想到「三寸金蓮」最終會在中國消失殆盡;
當1995年的馬雲挨家挨戶宣傳推廣自己的中國黃頁被視作騙子時,誰也不曾想到僅僅十年,互聯網已經深入到現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許多行為藝術,也都是用看似丟臉的方式,表現自我,呈現人性。
我曾在北京中關村地鐵附近,遇到了兩個乍一眼看上去灰頭土臉,但仔細一瞧五官還是很硬朗的男生,牽著一隻被塗上水性染料的彩驢。
在穿流的人潮和現代化建築之下,路旁吃草的那隻驢顯得格格不入。
一問才知道,他們是某美術學院畢業的學生,在拍攝一個用以參加某國際影像雙年展的短紀錄片。
他們牽著這頭驢,穿過了三里屯,穿過798藝術區,穿過南鑼鼓巷,穿過清華北大校門口……
這期間,一些人對這只不吵不鬧、乖巧聽話的小驢表示了友好,但他們也收到過一些人的嫌惡,甚至還遭遇過保安的驅逐。
用其中一個男生自己的話說:人們對這隻驢什麼態度,決定了其人格高低。
寫在最後
某種程度上,對看似「丟臉」的人和事越包容,社會也越開明和進步。
假裝一本正經的人很多,有趣的靈魂卻很少。
你有過哪些讓你獲益的丟臉經歷?
【言之有「禮」,天天贈刊】小編將從本文選取1則走心留言,贈送2017年第18期《青年文摘》雜誌1本~
GIF/1832K
點擊展開全文


※他記得那隻紅舞鞋嗎?
※聽到你的男神脫單了,你的第一反應是……
TAG:青年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