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群主負責發月餅?網信辦新規:誰建群誰負責

群主負責發月餅?網信辦新規:誰建群誰負責

前兩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布了《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要求跟帖需要實名制。就在昨天,又公布了《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要求互聯網群組的建立者、管理者和成員都要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於2017年10月8日正式施行。

《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規定了什麼?

在這份《規定》中指出,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提供者是指提供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的平台,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使用者包括群組建立者、管理者和成員。群組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落實信息內容安全管理主體責任,配備與服務規模相適應的專業人員和技術能力,建立健全用戶註冊、信息審核、應急處置、安全防護等管理制度。

群組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對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使用者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建立信用等級管理體系,合理設定群組規模,實施分級分類管理,並採取必要措施保護使用者個人信息安全。

互聯網群組建立者、管理者應當履行群組管理責任,依據法律法規、用戶協議和平台公約,規範群組網路行為和信息發布。互聯網群組成員在參與群組信息交流時,應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文明互動、理性表達。

「群」被不法分子利用 實名制可限制

可以看出這份《規定》所指出的「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提供者」,其實也就是我們平常使用的QQ群 、微信群、支付寶群、陌陌群等社交工具,一但這份規定正式實施之後,這些「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提供者」將承擔著主要的責任,在承擔了主要責任之後,恐怕以後建立一個「群」沒有那麼簡單,不僅需要群主實名制,還需要成員們實名制,並且還要層層的審核。

互聯網群組目前已經成為了人們社交中的一部分,既方便生活也便於工作交流,但同時,許多不法分子也利用了「群」便利的特點,大肆進行不法行為,比如涉黃、詐騙、傳銷等等。像之前的《藍鯨死亡遊戲》,在我國就是通過QQ群來進行的,導致不少青少年被其所害。雖然《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不能100%消滅這些「群」,但實名制之後,能夠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實名制之後 「群」的體驗會下降

有利必有弊,「群」實名制之後,對於正常使用用戶的人來說,體驗會下降很多。雖然很多人的群里都是現實中的朋友,但「群」真正的魅力在於能夠把任何不相識的人都聚到一起,在這個虛擬的環境下,可以不論地位高,不論貧福,只談心談生活談愛好,有時候這些群里「虛擬的朋友」要比現實的朋友強得多。

之前QQ里流行的「匿名回復」相信也是這個道理,許多人在現實里很內向,想表達很多東西,但又說不出口,怕自己說得不好,怕得罪人等等,導致一些好的建議,好的想法永遠被埋沒了。但匿名之後就不一樣了,他們沒有了忌諱,就可以大談自己的想法。目前有許多工作在採納員工意見時也都使用這樣的辦法。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高速發展,「實名制」也是勢在必行,但目前仍有許多問題值得我們去探討,比如之前各種「實名制」後個人信息安全的問題,畢竟「實名制」之後所有的用戶信息都會被存檔保存,如果遭到泄露後果不堪設想,沒有很好的保障,又有誰會去「實名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威鋒網2007 的精彩文章:

想要即將到來 新Apple TV專註打造4K體驗

TAG:威鋒網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