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灶火里的柴火味兒熏陶著遊子思鄉心

灶火里的柴火味兒熏陶著遊子思鄉心

夕陽西下,村莊里還四處充斥著三輪車電動車的轟鳴聲,門前大楊樹上的鳥兒嘰嘰喳喳地都回巢了,後院雞圈裡的雞兒都上架了,咯鬧咯鬧地鬧出點動靜,算是迎接黑夜的到來。這時候的你徜徉在村莊的街道上,靜靜地看著張三李四家煙囪里陸陸續續飄散的炊煙,心裡莫名的踏實!

是啊,這是一片村莊,在歷史的長河裡大浪淘沙,一遍一遍,淘不走的往往是最珍貴的,比如那縷縷炊煙,和灶火里噼里啪啦的柴火燃燒的聲音和昏黃燈光下的老媽媽,她在和面,今天晚上要做一頓芹菜麵條兒,但是面絕對要擀,不能讓丫頭圖方便給在電磁爐上下飯,好不容易回趟家,就得吃灶火里的飯,這樣有柴火味的飯香,吃了出門在外不想家!這是老媽媽的小心思,女兒怎麼能不知道。

燕兒出門求學工作已經五餘載了,每次回家都會被老媽媽的芹菜麵條兒給伺候,是農忙時候的便易飯,也是燕兒最喜歡的飯。

燕兒記得媽媽在灶火里燒鍋煮玉米的味道,這樣煮出來的玉米有葵花杆子裡面的葵花香和玉米味

燕兒記得媽媽在灶火里大火下鹼面的味道,那鹼面是大火下出來的,原汁原味地保持了面上的勁道和擀麵的功夫,不像電磁爐,太攘,面下進去泡了,也不像液化氣,碗里都有液化氣的味道……

燕兒其實知道,這一頓柴火飯對媽媽來說很不容易的!要塞〈se〉火,要顧著鍋,還要忙裡偷閒的切個菜,這些都是在灶火里忙碌著女人們必須經歷的事兒,熟的不能再熟了,雖然夏天家灶火里熱,有時候就是蒸籠,為了那一聲「好吃」,再熱都值得!

媽媽還喜歡在灶火的大鍋里蒸饃饃。做好發麵,揉切好了,蒸籬上面白一撒,再發醒一會兒就等搭鍋了。滿灶火的柴還有牛糞,塞進去,蒸出來的饃饃就是不一樣!

民勤人實誠,家裡來了遠方親戚就殺羊,後院的最好最肥的羯羊殺一隻,再把鄉里的親戚們都打電話約羅到一起,一隻羊,一頓,架上柴火大鍋,簡簡單單的姜料一加,煮出來就是香,那香氣香壞了鄰居家八十歲老太爺的鬍子,香歪了隔壁張大娘的嘴巴,小孩端著碗碗,嘴嘴裡嘟囔著「肉肉,肉肉」,好像這味道經久不散,過了三五天還是能聞到院子里的熱鬧氣氛和香噴噴的,留下的骨頭裡都滲著遠去親人的思念!

民勤農村把在廚房裡用柴火燒鍋做的飯都叫柴火飯。一般的燒柴都是頭年秋里拌的葵花杆子捆回來,或者是踩的棉花杆子捆回來,或者是打麻頭完了的麻杆子……農村就是比城裡方便,就地取材,就地燒鍋做飯。李四放羊時候可以拾地灣里人家的牛糞,還有風吹下來的干樹枝,還有,還有就是男人給女人劈柴,劈下的整整齊齊的木頭柴火,這一類的柴火叫大柴,因為它比葵花杆子,麻頭杆子這些燒起來硬的多,時間長,一般煮肉,捂苞谷就需要這樣的柴火,或者蒸饃饃也不錯。就像家裡的兩個人,女人是葵花杆子,做飯來的便易,男人就是大柴,擔當了重要事情的主力軍,男人需要女人扶持,蒸饃饃先得用葵花杆子扶持,女人有時候也得男人幫襯,不然那一大鍋的飯得多少葵花杆子,就這樣,在正確的時間選擇正確的柴火燒火做飯是很有學問的一件事,可惜農村人不那麼講究,燒火一樣,紅紅火火的把日子過好便是。城裡人就不一樣了。

城裡人做飯講究太多,非得分上個哪個鍋下面,哪個鍋炒菜,面是男人在電磁爐下的,菜是女人在液化氣上炒的,面下的有了麵疙瘩,菜稍微有點焦,不過,辛辛苦苦下班來哪裡顧得上這麼多,趕緊吃完還送孩子上興趣班呢。但是不是說城裡人的飯不好,也香,那油燜大蝦在農村柴火鍋里是做不出來呢!

後來燕兒家的電磁爐給了媽媽,液化氣也給了媽媽,但是媽媽一般很少用,借口是她老了,不會操作,最主要是費電,村裡還沒有液化氣站……

明天燕兒就要去上班了,在江蘇。媽媽今天晚上做的是芹菜麵條,明天出行的餃子也包好了,燕子爹早上五更起來一輪火就搞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家在甘肅 的精彩文章:

TAG:老家在甘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