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言酒語——論選茶(下)
白茶主要產於福建省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陽等縣,台灣省也有少量生產。白茶屬於輕微發酵茶類,一般不經炒揉,萎凋後直接烘乾。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質的關鍵工序。毛茶芽葉完整,形態自然,白毫不脫。一般按照茶樹品種分為大白、水仙白和小白三種,又可按芽葉嫩度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和貢眉(又稱壽眉)三種。毫香清鮮,湯色淺淡,滋味甘和,持久耐泡。
白毫銀針:產地在福建的福鼎、政和等地。屬於白芽茶,外形芽針肥壯,滿披白毫,色澤銀亮,十分名貴。有烘乾的北路銀針和晒乾的南路銀針之分。香氣清鮮,毫味鮮甜,滋味鮮爽微甜,湯色清澈晶亮,呈淺杏黃色。
白牡丹:產地在福建的政和等地,外形沒有條索,好像乾枯的花瓣,色澤灰綠,芽葉各半。製造白牡丹的原料要求白毫顯現,一芽兩葉肥嫩、長度基本相同,沖泡後綠葉托著嫩芽在水中呈牡丹綻放狀。特級白牡丹湯色杏黃,滋味濃厚甘甜,陳年後有退熱祛暑、增強免疫力等藥性,適合夏季飲用。
黃茶「特級園」 | The Grand Crus of Yellow Tea
黃茶屬於輕發酵茶,茶葉殺青之後通過濕熱作用悶堆渥黃製得的,其品質特點是「黃湯黃葉」。根據原料的嫩度又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
君山銀針:產於湖南省岳陽君山,是黃芽茶的代表。外形芽頭肥壯挺直,勻齊,滿披茸毛,色澤金黃光亮,稱「金鑲玉」;內質香氣清鮮,湯色淺黃,滋味甜爽。
黑茶「特級園」 | The Grand Crus of Dark Tea
黑茶基本工藝流程是殺青、揉捻、渥堆、乾燥。一般原料較粗老,加之製造過程中往往堆積發酵時間較長,因而葉色油黑或黑褐,故稱黑茶。渥堆是黑茶初制獨有的工序,也是黑毛茶色、香、味品質形成的關鍵工序。黑毛茶是壓制各種緊壓茶的主要原料。黑茶因產區和工藝上的差別,又可分為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邊茶、滇桂黑茶和雲南普洱茶。
廣西六堡茶:因產於廣西蒼梧縣六堡鄉而得名。色澤黑褐油潤;湯色橙紅明亮,香氣純正,新茶易帶有松煙香,年份茶陳香明顯,滋味甘醇。
千兩茶:始創於清道光年間的湖南省安化縣江南一帶。清道光元年之前,陝西商人到湖南安化採購黑茶,為騾馬運輸方便,減少茶包體積,節約運輸費用,將採購的散裝黑茶踩壓成包運回陝西。千兩以湖南安化高家溪和馬家溪的優質黑毛茶做原料,用棍錘築制在長筒形的篾簍中,形成高147厘米、直徑20厘米的圓柱體緊壓茶,每根凈重1000兩,故名千兩。採用安化大葉原料,加工過程中有發煙火焙和日晒夜露等特殊乾燥工藝,包裝採用篾簍棕片棕葉,獨具特色。
雲南普洱茶:雲南普洱府的六大古茶山,從唐代起就有了生產貢茶的記載。現代製作方法採用雲南大葉種鮮葉製成曬青毛茶後,可選擇進行緩慢的自然發酵,或者渥堆發酵加速茶的熟化,製成的茶分別為生普和熟普。除了散茶外,緊壓茶和茶磚也很盛行,這是由於雲南馬幫自古就做著販賣茶的生意,長途跋涉中風雨交加,散茶(尤其是生茶)很容易受潮霉變的緣故。
雲南最著名的緊壓茶,叫做「七子餅」,分為生茶和熟茶兩種。其實就是將散茶壓成扁平圓盤狀,形狀端正勻稱、鬆緊適度,每塊凈重357g,每七個餅用竹筍皮包裹紮緊為一筒,每八筒為一筐,正好20公斤。這樣的茶,外面的雨水進不去裡面,可以保持茶的鮮度。一般每筒上面還附上第八餅,用於買通關卡和檢驗使用。如今雖然交通便利、倉儲環境格外的乾淨,但「七子餅」的傳統還是被保留了下來。
普洱茶(生茶)緊壓茶外形色澤墨綠;內質香氣清純、滋味濃厚、湯色明亮,葉底肥厚、綠黃。普洱茶(熟茶)緊壓茶外形色澤紅褐;內質湯色紅濃明亮,有獨特陳香,滋味醇厚回甘,葉底紅褐。
選茶也要望聞問切 | How to Choose a Good Tea
酒友讀到這裡讀不下去了,說好茶的品種我都背下來了,但我還是不會挑。好茶葉有沒有共性?
有的。雖然每種茶葉的評判標準略不同,但選購時具體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判斷茶葉的品質。
一靠看,觀察茶葉的外形、湯色和葉底。好茶葉的外形必須是整齊、勻凈的,色澤不能呈現出枯暗的感覺;葉底的標準和外形相同;湯色無論何種色系,必須清澈明亮。
二靠聞,仔細辨別茶葉的香氣,是否有特色的香型?或者是否有令人不愉快的煙味、霉味等雜味?如果沒有令人愉悅的特色香型,茶葉本身的香氣再純正,也會有略顯平庸之感,這點不需要擁有專業的茶葉知識也能輕鬆判斷。當然具體到個別的茶葉種類,如綠茶還要判斷香氣是否清高、清鮮,但具有此種風格的茶葉往往也具有其他獨特的香型。
三靠嘗,可以通過適當的悶泡茶葉,仔細辨別是否具有澀味來判斷茶葉的好壞。不同於葡萄酒,澀味(單寧)在頂級茶的世界裡是不受歡迎的。除此之外,還要看茶湯的甘度、鮮度等特質。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honghong999888777)原創,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懂茶妹交流哦~


TAG:江南茶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