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市銀行盈利全面改善,銀行又開始大賺特賺了?

上市銀行盈利全面改善,銀行又開始大賺特賺了?

上市銀行中期業績已經披露完畢,在宏觀經濟走勢較為強勁、行業監管政策不斷收緊的情況下,上半年銀行業上市公司發生了哪些變化?

經濟日報推出「聚焦銀行業中報」系列報道,從銀行業去槓桿、支持產業結構調整、不良貸款率以及盈利水平等方面展開分析,以期勾勒行業變化。

收縮同業業務 穩步脫虛向實

監管層所擔憂的金融機構資金空轉傷害實體經濟的狀況正在改觀。

剛剛披露完畢的上市銀行中報顯示,銀行業資金「脫虛向實」穩步推進,去槓桿進程加快。其中,多家銀行的同業資產、同業負債規模雙雙下降,理財產品規模、增速穩中趨降,同業理財減少最明顯;新增房地產貸款佔比也在下降。

同業資產和負債規模收縮

「同業業務,尤其是部分中小型銀行的同業業務過去幾年增長過快,甚至出現野蠻生長。」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說,這導致此領域存在資金空轉現象,部分經營行為不規範,隱匿的風險點較多,風險的交叉傳染性突出。

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章更生表示,同業業務是商業銀行的一項傳統業務,發展標準是要看有沒有服務實體經濟,是否出現了脫實向虛。

今年上半年,經過「強監管」規範治理,銀行業的同業資產、同業負債規模自2010年以來首次「雙雙收縮」。中國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商業銀行同業資產餘額、同業負債餘額比年初均減少1.8萬億元,同業業務增速由正轉負,同業資產和同業負債增速分別是-5.6%和-2.3%。

具體來看,截至今年6月末,中國農業銀行同業資產佔比為2.9%,較去年末下降3.3個百分點,同業負債佔比為6.4%,較去年末下降1.6個百分點;中國建設銀行同業資產佔比為2.54%,較去年末下降1.06個百分點,同業負債佔比為8.36%,較去年末下降1.63個百分點。

同業業務在興業銀行業務結構中佔比一向很高,但今年上半年也主動壓縮同業資產規模。其中,同業專營非標投資規模較去年底減少2382億元,下降21%。上半年,興業銀行同業理財減少近2700億元,餘額降至1900餘億元。

「下一步,工行將繼續在防風險中承擔主體責任,規範發展同業業務,嚴格合作準入和項目管理,嚴控槓桿比例及嵌套的投資。」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說,堅持審慎穩健的流動性管理,加強關鍵時點、重點業務的流動性安排,發揮好大行對市場的穩定作用。

「工行將繼續規範發展資產管理、同業、票據等業務,確保同業資產和負債比重控制在10%以內,理財槓桿比例不超過1.4倍,堅決杜絕監管套利、資金空轉和脫實向虛。」易會滿近期表示。

理財產品穩中趨降

除了同業業務,銀行業理財業務也出現了增長趨緩的態勢。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銀行業理財業務過快增長。由於部分產品結構複雜,資金投向不明,甚至銀行自身都無法看清該產品的底層基礎資產,存在風險隱患。

經過此前的金融亂象整治工作,商業銀行理財產品規模、增速均有所下降。截至今年6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理財產品餘額較整治前累計減少1.9萬億元,理財產品同比增速較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35個百分點。

同業理財較今年年初減少了2萬億元,降幅最為明顯。「大資產快速擴張往往伴隨著風險的集聚,為了有效防範金融風險,監管機構加強了對銀行理財的指導和行業統一監管,這對行業健康規範發展有利。」中國銀行副行長任德奇說。

不可否認的是,在金融脫媒的趨勢下,發展資產管理業務仍是商業銀行經營轉型的重要抓手之一。那麼,接下來該業務應如何在審慎中穩健前行?

任德奇表示,中行已把理財業務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制。「截至今年6月末,中行境內自營理財產品餘額為1.44萬億元,其中非保本理財1.1萬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保持穩定。」

招行副行長王良表示,上半年招商銀行的理財業務資金餘額為2.13萬億元,居於同業第二,但是增長速度明顯放緩,比今年年初相比下降了10.5%。他表示,招行重點從5方面強化了理財業務管理。一是控制增速,通過優化大類資產配置來管控風險;二是按照理財業務「受人之託、代客理財」的原則,回歸業務本源,按照資產性質實施穿透管理,加強底層資產的風險防控;三是嚴格隔離,防止表外理財業務風險向表內資產業務傳遞;四是對於產品組合、單一客戶授信的風險敞口實行集中管理;五是大力發展凈值型產品,逐漸打破剛性兌付。

據了解,截至今年6月末,招行凈值型理財產品的佔比已達到75%。

新增房貸佔比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信貸資金的投向也出現了顯著變化,新增房地產貸款佔比下降。監管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銀行業新增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佔新增各項貸款的比重為25.1%,較去年全年降低了10.9個百分點,比去年下半年的高峰期降低了19.9個百分點。

「中行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的增幅是9.28%,同比下降7.7個百分點。」該行副行長任德奇說,從業務結構調整上看,在今年上半年新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中,首套房貸款佔比90%,優先滿足「剛需」;同時,堅持「一線城市控、二線城市穩、三四線城市適度支持」的原則。「例如,針對一二線的16個熱點城市,其個人住房貸款增幅低於9.28%的全行個人住房貸款增幅。」

「在工行今年上半年新增的個人住房貸款中,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比例約為1∶1,但熱點城市的比重逐漸下降。」工行行長谷澍說,以一二線16個熱點城市為例,今年上半年,其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在全行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中的佔比較去年年底下降13個百分點。

谷澍表示,工行下半年將繼續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融資支持,如雄安新區、新型城鎮化、「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以及小微企業、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等。他表示,工行將繼續堅持有保有壓、有扶有控的差別化融資政策,有效支持「三去一降一補」,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上市銀行著力服務經濟結構調整

上半年,各大銀行通過精細化信貸管理,扶助「三農」、小微企業,將金融活水引入國計民生和人民福祉的重點領域與薄弱環節,為「補短板」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同時,嚴控信貸資金流入落後產能,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著力推進去產能、去庫存。對長期虧損、失去清償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殭屍企業」,或環保、安全生產不達標且整改無望的企業及落後產能,堅決壓縮退出相關貸款。

穩步推進信貸去產能

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將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去產能方面,要繼續推動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今年上半年,我國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深入推進去產能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截至6月末,「地條鋼」按計划出清;預計2017年將再壓減鋼鐵產能5000萬噸左右;煤炭共退出產能1.11億噸,完成年度目標任務量的74%。

鋼鐵和煤炭過剩產能的退出與銀行業嚴控信貸緊密相關。交通銀行在其半年報中表示,今年積極落實經濟去槓桿,把企業降槓桿作為重中之重,堅決壓縮「殭屍企業」信貸。其半年報數據顯示,在交通運輸、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服務業等基礎設施與城市建設服務領域貸款餘額較年初增長10.66%,產能嚴重過剩行業貸款餘額較年初減少人民幣51.3億元。

中國銀行針對技術設備先進、產品有競爭力、有市場的鋼鐵煤炭企業,繼續給予融資支持,同時有序壓降退出落後產能企業、殭屍企業和行業劣勢企業融資。「我們不單純做增量,更注重做流量,通過信貸的良性循環來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從節能減排效果看,本行支持的節能環保項目每年可節約標準煤超過25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當量接近6000萬噸。」中國銀行董事長陳四清說。數據顯示,中國銀行戰略新興產業貸款餘額達到4857億元,佔比達到9.7%,綠色信貸餘額達到6842億元,佔比達到13.6%。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產能過程中,銀行還針對大型重要過剩產能企業、有望改善的企業和高負債戰略性成長型企業積極開展市場化債轉股,幫助企業脫困,通過債轉股促進企業重組和資產優化。年報數據顯示,工行企業債務重組和市場化債轉股簽約金額2000億元左右,為幫助企業降槓桿、渡難關發揮了積極作用。截至2017年7月底,建行與41家企業簽訂總額5442億元的市場化債轉股框架協議,到位資金488億元。

補齊「三農」發展短板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短板,需要長期的資金投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強農惠農政策,拓展農民就業增收渠道,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互促共進,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不含票據融資)餘額30萬億元,同比增長9.9%。

今年上半年,中國農業銀行加強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信貸支持。中報顯示,農業銀行發放農戶貸款2108.47億元,比2016年年末增加190.77億元,增長9.9%。農業銀行發放個人住房貸款28558.6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958.96億元,增長11.6%,增長原因之一就包括由於農行支持農民合理自住購房需求,積極拓展「農民安家貸」業務。

截至2017年6月末,農行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餘額1555.8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46.27億元;縣域城鎮化貸款餘額4952.30億元,較上年末增加951.82億元;水利建設貸款餘額3201.3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55.69億元。

「中行發揮獨特性優勢,大力發展村鎮銀行業務,已經建成了國內機構數量最多、業務範圍最廣的村鎮銀行,村鎮銀行上半年的貸款也有一個10%的增長,逐步實施精準扶貧,加大對口扶貧的力度。」中國銀行副行長高迎欣說。

「工行的『三農』貸款也接近2萬多億元,專項扶貧貸款總額超過1000億元。」工行行長谷澍說。

支持小微鼓勵「雙創」

小微企業是國內最活躍的經濟體,佔國內企業數量的八成以上。不過小微企業長期面臨著融資難的問題。為解決小微企業貸款難的狀況,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均組建了普惠金融事業部,統籌推進對小微、「雙創」等領域金融服務。

中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中國工商銀行針對小微企業貸款比上年同期增加1568億元,增幅8%。農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2826.78億元,比2016年年末增加791億元,貸款增速6.6%。交通銀行境內行小微企業貸款餘額較年初增長8.17%。

高迎欣表示,中行成立了普惠金融部,就是要加大對小微、「三農」、「雙創」以及扶貧攻堅等領域的信貸支持。數據顯示,中國銀行上半年小微企業貸款的增速超過了境內行整體的貸款增速,針對小微企業發放貸款額度近1.5萬億元。

「工行加大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重點項目和薄弱環節的扶持。其中,支持國家重點項目貸款達6707億元,同比多放1833億元,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1568億元,全面實現三個不低於。」谷澍說,工行小微企業貸款按照工信部的統計口徑,現在總額已經超過2萬億元。

農業銀行也強化金融科技在小微企業業務中的運用,不斷擴大針對小微企業的「稅銀通」「科創貸」等特色產品試點範圍。

銀監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整個銀行業用於小微企業的貸款餘額達28.6萬億元,同比增長14.7%。

銀行資產質量企穩向好

作為觀察銀行經營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銀行資產質量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綜合分析近日披露的25家A股上市銀行半年報可以發現,不良貸款率普遍下降,部分上市銀行資產質量趨於好轉。

不良生成放緩趨勢顯現

不良貸款是指在評估銀行貸款質量時,把貸款按風險基礎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其中後三類合稱為不良貸款。不良貸款率指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佔總貸款餘額的比重。在業內人士看來,在衡量上市銀行資產質量上,除了不良貸款率,關注類貸款佔比及正常與關注類貸款遷徙率也是一個重要評判標準。

「建行上半年不良貸款率是1.51%,比去年年底降低了一點點。但是,這一點點實際上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在2017年中期業績發布上,建設銀行董事會秘書陳彩虹說。

不僅是建行,數據顯示,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均有所下降,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57%、2.19%、1.38%和1.51%,下降幅度分別為0.05%、0.18%、0.08%和0.01%。

五大國有銀行半年報顯示,資產質量指標全面改善,不僅不良貸款指標好轉,關注類貸款及逾期貸款作為領先指標也顯著好轉。從半年報數據看,工行不良貸款率、逾期貸款率和剪刀差等關鍵指標全面下降,其中不良貸款率是自2013年不良貸款「雙升」以來首次實現「單降」。

中行董事長陳四清也表示,中行關注類貸款比率2.77%,比一季度末下降11個基點。逾期貸款金額、比率實現「雙降」,6月末集團逾期率1.97%,較上年末下降18個基點。中原證券分析師劉冉認為,這意味著中行貸款質量全面好轉。

除國有大行外,城市商業銀行也延續了去年以來的不良生成放緩趨勢,如寧波銀行和南京銀行不良貸款率都在1%以下。其中,南京銀行不良貸款率0.86%,較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寧波銀行不良貸款率為0.91%,與過去6個季度持平。其他一些城商行中雖然不良貸款率稍高,但也呈現出下降趨勢,如中原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85%,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比例較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

主動加快不良貸款核銷

相比較而言,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在不良貸款率上的表現差異較大。其中,浦發銀行不良貸款率升至2.09%,不良貸款餘額達633.97億元;關注類貸款餘額1158.67億元,佔比3.83%,較去年末上升1個基點。對此,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楊榮表示,浦發銀行資產質量在惡化,不良率環比大幅回升,估計是事件性因素導致,關注類佔比也在回升,逾期貸款佔比有所下降,不良生成率在提高。

不良貸款率上升的還有民生銀行和華夏銀行等。其中,民生銀行不良貸款率1.69%,比上年末上升0.01個百分點;平安銀行不良貸款率小幅上升至1.76%,較上年末增加0.02個百分點;華夏銀行不良貸款率則升至1.68%。

中信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等不良貸款率均有所下降。具體來看,截至上半年末,中信銀行不良貸款率1.65%,比上年末下降0.04個百分點。招商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71%,較上年末減少0.16個百分點。光大銀行不良貸款率1.58%,較年初下降0.02個百分點。興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6%,較年初下降0.05個百分點。

與過去通過貸款重組等方式掩蓋不良貸款的做法不同,多家股份制上市銀行都正視不良貸款問題,主動加快不良貸款釋放,積極核銷清收。華泰證券分析師沈娟對平安銀行進行深度調研發現,該行2016年專門成立特殊資產管理部門處理公司不良貸款的清收工作,2017年上半年收回不良資產44億元,同比增長66.52%,其中信貸資產40億元,包括已核銷貸款17.69億元,現金回收率達90%,其餘則採取以物抵債方式收回。此外,公司明顯加大貸款核銷力度,上半年核銷不良貸款188.9億元,同比增73%。不良資產處置初現成效。

資產質量保持穩定可期

上市銀行不良貸款企穩與大環境息息相關。經歷2015年不良貸款呈規模暴露後,2016年起不良貸款出現邊際企穩跡象。銀監會公布,截至2017年二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4%,環比持平,不良貸款餘額1.64萬億元,環比新增563億元,增量較一季度下降。關注類貸款率3.64%,環比下降13個基點,餘額3.4萬億元,環比下降53億元。關注類貸款率已連續3個季度處下降態勢,且二季度實現關注類貸款「雙降」,不良貸款整體放緩趨勢確立。

那麼,銀行資產質量改善的趨勢能否持續?對此,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表示,目前資產質量企穩向好的信號更加明顯,資產質量出現轉折的曙光進一步顯現。「當前,宏觀經濟逐步企穩向好的態勢比較明朗,這為下半年發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儘管還存在一些結構性和新舊動能轉換問題,但隨著我國各項改革舉措的進一步落地,經濟增長呈現底部企穩並局部回暖向好的態勢,這為銀行資產質量改善提供了非常好的外部環境。」

建行副行長章更生對今年以及今後的不良資產較為樂觀。他指出,近期最主要暴露的還是落後的製造業以及批發零售業。與此同時,建行在風險防控過程中,貸前、貸中、貸後等各個環節都有較為先進、有效的做法,確保資產質量達到較高水平。

此外,中國銀行首席風險官潘岳漢表示,未來資產質量管控壓力仍然存在。從國際來看,全球經濟復甦存在不確定性,市場預期敏感多變。從國內看,隨著供給側改革深化,過剩產能行業結構調整加快,企業信用風險持續暴露。

業績平穩增長 收入結構優化

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業績披露已經收官。在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的背景下,不少銀行撥備前利潤增速有所回升。上市銀行尤其是國有大行的收入結構明顯優化,凈利息收入增速提升成為一大亮點,在本外幣結算、銀行卡等中間業務方面,各個銀行表現則有所分化。

盈利增速保持穩定

數據顯示,A股銀行板塊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9598.18億元,同比小幅下跌1.27%,但實現凈利潤7746億元,同比增長4.92%。這顯示出,受益於撥備持續反哺等因素,銀行凈利潤增速快於營收增速的態勢明顯。

從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來看,工行、建行、農行、中行上半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529.95億元、1383.34億元、1085.93億元、1036.9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5%、3.69%、3.28%、11.45%,這一數據較去年顯著改善。

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表示,工行上半年撥備前利潤增長7.7%,這是近幾年的較高水平;凈利潤增長了近2%,比去年每個季度有所改善,資產質量也呈現趨好、向穩的大態勢。

他表示,宏觀經濟的發展決定了金融的發展,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速好於預期,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經濟增長呈現底部企穩並局部回暖向好態勢,這給我國銀行業的資產質量改善、經營業績穩定增長,提供了非常好的外部環境。

從股份制銀行來看,上半年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等實現凈利潤分別為392.59億元、316.01億元、281.6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43%、7.34%、5.21%,在所有股份制銀行中表現較為搶眼。

民生證券分析師李鋒表示,招商銀行的資產規模擴張和計提撥備是其上半年業績增長的主要因素,均對利潤增長貢獻較大。

此外,部分體量相對較小的城商行上半年業績增速較快。數據顯示,貴陽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吳江銀行4家銀行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10%。作為農商行的江陰銀行上半年凈利潤為3.52億元,同比下滑2.57%,成為銀行板塊唯一盈利下滑的上市銀行。

以上半年盈利增速同比高達23.26%的貴陽銀行為例,其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加強對地方經濟、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推進大公司、大零售、大同業和大投行四大板塊的協同發展,不斷完善業務治理體系,實現了較好的經營業績。

凈息差企穩回升

從收入結構來看,銀行盈利大幅改善的主要原因是凈息差明顯回升。平安證券分析師勵雅敏表示,25家上市銀行上半年實現凈利息收入同比增速為0.9%,今年一季度則為-2.4%,這是過去6個季度以來銀行凈利息收入同比首次回歸正增長,其中國有大行的凈利息收入增長較為突出。

數據顯示,上半年末,國有大行的凈利息收入同比增速達到4.7%,較今年一季度提升了近3個百分點。以中國銀行為例,上半年,該集團實現利息凈收入1650.42億元,同比增加101.84億元,增長6.58%。

中國銀行董事長陳四清表示,今年以來,受市場利率上升、美元加息、資產負債結構優化和成本控制等因素影響,中國銀行凈息差企穩回升,逐季得到改善。

勵雅敏也表示,今年二季度國有大行息差企穩回升主要得益於兩方面因素,一是資產端收益率受整體利率中樞上移以及今年偏緊的流動性環境影響,定價步入上行通道;二是負債端成本依然上升,但隨著市場資金的企穩和小幅下行,整體幅度較一季度明顯改善。

相比於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的息差收入則改善並不明顯。數據顯示,上市股份制銀行與城商行雖然延續了今年一季度的負增長,但幅度並未再度擴大。上半年,上市股份制銀行與城商行的凈利息收入分別同比下滑7.0%和4.0%,今年一季度則分別下滑7.8%和3.4%,負債端同業負債成本快速上行的衝擊有所消退。

勵雅敏認為,銀行資產端收益率的上行仍將延續,負債端結構調整壓力對於部分中小銀行依然存在,但衝擊幅度好於上半年。

中間收入業績分化

上半年,在全行業營收增速放緩、凈利潤保持平穩增長之際,不同銀行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增速差異較大。少數中間收入基數較低的中小銀行維持著較快增速,多數銀行僅實現同比微幅正增長甚或同比下降。

比如,中國銀行上半年實現非利息收入831.94億元,同比減少238.43億元,下降22.28%。其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491.87億元,小幅增長2.84%;其他非利息收入340.07億元,大幅下降42.57%。農業銀行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該行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424.65億元,同比減少86.43億元,下降16.9%,主要是由於代理業務手續費以及結算與清算手續費收入減少。

國泰君安分析師邱冠華表示,上市銀行的代理類、顧問諮詢類、理財類業務中收同比降幅較明顯。尤其是代理類業務,上市銀行這塊收入普遍同比下滑,主要因為今年上半年資本市場、保險業務開展方面的環境發生較大變化。在理財業務方面,主要因為金融去槓桿推進收縮了同業理財規模,導致表外理財總規模出現階段性下滑。

不過,也有部分銀行發力其他相關業務,非利息收入同比實現增長。光大銀行上半年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159.92億元,同比增長20.94億元,增幅15.07%;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在營業收入中佔比34.52%,同比上升4.93個百分點。該行表示,信用卡業務表現突出,中收同比增長47.61%;投資銀行、貿易金融業務收入也實現較快增長。

此外,平安銀行通過移動化、互聯網化手段,加速零售轉型,提升營銷與盈利能力。上半年,零售營業收入與利潤高速增長,存貸款增速領先同業。其中,信用卡、消費金融、汽車金融三大業務尖兵作用凸顯,綜拓渠道貢獻持續提升。上半年,該行零售業務營業收入佔比達到40%、利潤總額佔比達64%。

其他人都在看

編輯 / 王琳

來源 /經濟日報(記者郭子源、彭江、錢箐旎、何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日報 的精彩文章: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顏色代表我的心
別人家的孩子出沒,請注意!
股市、債市、匯市……你上半年收穫如何?一起來盤點一下!
技能帶來更大夢想舞台
第十三屆中國工業論壇舉行

TAG: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