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榆林事件的心理學解讀

榆林事件的心理學解讀

GIF/10K

最近一段時間,榆林產婦跳樓事件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在這裡我們不想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評價產婦的配偶家人,也不站在法律倫理的角度去探討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只想從心理學角度解讀一下,為什麼會發生這一悲劇。

我們知道,從心理角度說,孕產婦是一個脆弱、敏感而衝動的群體。因此,在孕前、孕期、產時這三個階段,都有必要對她們進行適時的心理干預,給予她們強大的精神支持以及悉心的生活照顧,以順利度過這一人生的特殊時期。

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馬斯洛把人的心理需求分成了5個層次,照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依次是生存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實現的需求,這些需求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

當我們滿足了生存和安全的需求時,就會開始渴望得到家庭、集體、朋友、同事的關懷、愛護和理解,得到一份真摯的、值得信任和溫暖友情、親情以及甜蜜的愛情——這就是社交的需求。如果說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更趨向於物質的滿足,那麼社交的需求就更趨向於精神滿足。它更加細微、更加難以捉摸。它與個人性格、經歷、生活區域、民族、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等都有關係,這種需求是難以察悟,無法度量的。

對於孕產婦來說,她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溫暖的親情關照和甜蜜的愛情,更需要尊重和支持理解。特別是對於現在已經進入生育高峰期的80後、90後多為獨生子女,或多或少都有著獨生子女特有的敏感、依賴、任性、意志薄弱等不良心理特徵。許多人心智還未真正的成熟,尚未做好為人妻、為人母的心理準備時,便匆匆踏進婚姻的殿堂。而當臨產將至,有如十根肋骨同時折斷的劇烈痛感襲來時,難免會感到驚慌和惶恐。

而此時,身邊的家人對她的態度就很可能對決定她的命運。因此,產婦的家人應當和醫護人員一起,細緻觀察、了解產婦心理和情緒變化,輕產婦焦慮和孤獨,以最好的狀態迎接新生命的到來。產時承受巨大痛苦的准媽媽們是堅強偉大的,同時亦是無比脆弱敏感的,如果可以重來,我想,誰都希望可以給她的愛和關注更多一點,那麼可能,悲劇就不會上演。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點閱讀 的精彩文章:

TAG:原點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