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愛玲,胡適,老舍,溥儀……他們都是什麼關係?

張愛玲,胡適,老舍,溥儀……他們都是什麼關係?

張愛玲說,她母親喜歡老舍的小說,有時坐在抽水馬桶上看,一面笑,一面讀出來,9歲的她聽著,倚在門框上笑。而她自己後來也喜歡上了老舍的小說,看了許多。

——原來張愛玲也喜歡老舍呢。多不相干的兩個人,連文學研究都很少把他們湊到一起,即便有,也是對立的關係,一個雅,一個俗,一個高冷,一個親民。而事實上,張愛玲竟是讀了很多老舍小說的,受過他一些影響也說不定。

後來看近代史,也發現了有趣的故事:1922年,清宮裡剛裝上電話,17歲的皇帝溥儀對這新鮮玩意很著迷,又不知該給誰打,窮極無聊之下,順著電話簿一位一位撥,就撥到了也剛剛裝上電話的胡適那裡。胡適接了電話,溥儀也不知道說啥,就說「你有空到宮裡來,讓我瞅瞅」。胡適倒認真,認為是溥儀對他的召見,一番準備後進了宮。倆人談了二十分鐘,溥儀叫胡適「先生」,胡適叫溥儀「皇上」。回來後,胡適形容溥儀是「有個性」的少年,還給他寫了詩「百尺的宮牆,千年的禮教,鎖不住一個少年的心」。

這事有點奇怪,分別代表著「舊封建」和「新民主」的兩個人,居然還有那麼點小交情。

又讀書,發現原來胡適和張愛玲也有故事:胡適的父親到四十歲仍是個鬱郁不得志的秀才,還是多虧了張愛玲爺爺張佩綸的一封推薦函,才得以走上光明仕途,使全家人的命運隨之轉折。而張愛玲則小小年紀就讀了《胡適文存》,還「破例要了四塊錢」去買胡適的書。後來張愛玲出版了《秧歌》,就把此書寄給遠在美國的胡適,並附信「我讀過您寫的《醒世姻緣傳》與《海上花列傳》的考證,印象非常深。這些年來,前後不知看了多少遍,自己以為得到了不少益處。我希望您肯看一遍《秧歌》……」胡適把這封信貼在了日記里,並稱,這本書他前後看了兩遍,「近年所出中國小說,這本算是最好的了」。隨後胡適又給張愛玲回了長信,表達了滿滿的喜悅和佩服。後來張愛玲去美國,10月到,11月就去拜訪了也在美國的胡適,先是友人陪著同去,在胡適回訪後,她便獨自去拜訪,在胡適的書房,聽他講過去的故事。可惜幾年後,胡適回了台灣,兩人便再未相見。張愛玲曾寫過她與胡適的最後一別:「我送到大門外,在台階上站著說話……彷彿有一陣悲風,隔著十萬八千里從時代的深處吹出來,吹得眼睛都睜不開。」後來有學者說,可以感到他們之間,隱隱約約的有一些什麼火苗在搖曳。只是那火苗終是熄掉了。

但故事還沒完哦。回到老舍這裡。1962年,一位作家去拜訪老舍,問他最近在寫些什麼,滿族出身的老舍笑著說:「我正在當『奴才』,給我們的『皇帝』潤色稿子呢!」原來,老舍正在為中國末代皇帝溥儀潤色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這本署名溥儀的書,背後其實凝結著老舍的不少心血。有細心人曾指出,不知為何,溥儀的自傳里有股子京味兒,其實那是我們的老舍在說話。

如果繼續往外拉扯的話,其實老舍還給胡適寫過信,內容謙遜又懇切,稱「我讀過先生的著作,在教育部國語講習會聽過先生的講演,可是先生不認識我。」「我剛寫成一部小說,想求先生給看一看。」可惜當時胡適正忙於在英國開會、做研究,根本無暇回復。而據老舍的好友梁實秋回憶:「胡適先生對老舍的作品評價不高,他以為老舍的幽默是勉強造作的。」

再說下去可能就沒個完了。

世界真像個大糯米團,人和人以各種方式粘連在一起,而我們常常只看到表面的一層,不知在那之後,還有條條通幽的曲徑,打開之後,別有洞天。你以為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人,其實一竿子就打著了。而正是藏在背後這些不為人熟知的一層層聯繫,才拼合起了一個人真實完整的生態。

-- END --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可悍婦,亦可賢妻
母親給了我做人的訓練
長見識!古人的九大雅事,一舉一動皆風雅
關於四合院,這是我見過的最詳細的文章了,中國建築文化太強了!
南京大屠殺期間的日軍內部照片及畫報

TAG:民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