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有人說明朝收入低,只有宋朝的十分之一,清朝的五分之一,明朝經濟真的不行嗎?

有人說明朝收入低,只有宋朝的十分之一,清朝的五分之一,明朝經濟真的不行嗎?

現在有些人說明朝收入低,只有宋朝的十分之一,清朝的五分之一,以此來證明明朝經濟落後,其實是對宋元明清四朝的稅收方式了解不深造成的

有人說宋朝的財政收入最多一年達到一億六千萬貫,實際上,這個數字是一個絕大的笑話,因為所謂「一億六千萬」,它的單位不是什麼「貫文」,而是「貫石匹兩」。這個「一億六千萬」,就是不考慮單位,只考慮數量,亂七八糟加在一起,一個毫無意義的數字。

宋朝搞的是貨幣+實物的賦稅制度,錢的單位是貫,米的單位是石,布帛的單位是匹,白銀的單位是兩,絲綿的單位還是兩(一兩白銀價值1貫錢,一兩絲綿價值50文錢,然而在這個1億6000萬的大雜燴統計里,一兩白銀+一兩絲綿=2兩),對了,還有草……單位是「束」。就比如說:熙寧十年(1077)的財政收入中屬於農業稅收入的部分大約是5200萬「貫石匹兩」,然而其中有「草」1765萬束,摺合成錢才35.3萬貫(當時草大約是20文/萬束)。

把這亂七八糟的各種東西都按照當時的價格換算成錢,那一年大致的租稅收入是2021萬貫左右(此價格數字根據賈大泉《宋代賦稅結構初探》)。 宋朝最富裕的徽宗時期,他的財政收入也就相當於六七千萬貫。

而明朝的稅收呢,永樂年間,天下本色稅糧3000餘萬石,正統年間開始,稅收米麥折銀每石合二錢五。也就是一兩銀子四石。等於七八百萬兩銀子。

看上去遠不如宋朝吧,但請注意一點:

宋朝實行的是募兵制,每年有六分之五的財政收入花到了軍費上,而明朝的衛所兵制是自給自足,朝廷基本上不用花錢!

這點意味著什麼呢,宋朝六千萬貫的財政收入,和明朝一千萬兩的財政收入是同樣效果的!

而永樂時期的財政收入可不僅僅是本色稅糧3000餘萬石,還有絲鈔等2000餘萬,以及大量以勞役形式繳納的賦稅,實際收入約等於兩千萬兩白銀。

也就是說,永樂時期,明朝的財政收入就相當於宋朝的一倍。

明初時期,因為金、元的嚴重破壞,中國特別是北方的商品經濟退化極為嚴重。因此明初建立了一個基於自給自足農業經濟基礎上的以實物為主的集權財政體系。財政體系以實物作為計量單位,收入以實物為徵收形態,支出也採取相應的實物方式。

明朝中期以後商品經濟發展,美洲和日本的白銀流入中國。朝廷就把部分實物改成白銀徵收(一條鞭法),有人拿明朝的這部分貨幣稅收去對比宋、清兩朝的全部稅收,所以得出清朝稅收只有宋朝的十分之一,清朝的五分之一這一可笑的結論。

其實清朝的稅收方式完全是照抄明朝的,無非是因為美洲白銀湧入,將明朝的實物稅和勞役摺合成貨幣稅了。真正能比較明清生活水平的,應該是人均糧食佔有量。

明後期,平均每個糧農勞動力可養活8.3口人;清乾隆中期,可養活8<1>.9口人;清乾隆末,6口;清末,4.6口。明後期,平均每個糧農人口除自身糧食消耗外,可向社會提供糧食458市斤,清乾隆中期,提供441市斤;清嘉慶中期,121市斤,清末,50市斤。

明代人均糧食佔有量為1741市斤。清朝前期的人均糧食佔有量為1705市斤。晚清到民國的一百多年來,人均糧食佔有量居然一直徘徊在705市斤。

歷代人均糧食佔有量(市斤)

時期:漢代 盛唐 北宋 晚明 清初 晚清

人均:456 1256 1333 1741 1705 705

從上表可以看出,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自漢代以來,一直到明代,一直是在上升的,直到清代才開始下降,到晚清民國,下降到最低點。

同樣,可以認為,從漢代一直到明代,我國國民的生活水平是在逐漸上升的。從漢代還較落後的人均水平(僅相當於現代亞洲的平均水平),發展到明朝中晚期的最高水平(相當於現代歐洲北美的平均水平),經歷了近2000年的發展。其間雖有魏晉南北朝、殘唐五代和元代的短暫停頓,乃至一度的倒退,但總體上看,百姓的生活水平還是在曲折中前進,呈現出螺旋形的上升式發展。這反映了2000年來科技水平的進步,以及物質財富的積累。

傳統的中國社會發展到晚明,不論科技、文化還是物質生活水平,都已經達到了最高峰。這是農業經濟時代的最高水平了。明代以後,儘管清初的農業勞動生產率較之明代還有一定的發展,但發展的速度已經趕不上人口的增長速度了,生活水平齤反而比明朝還要低。也就是說,傳統中國社會發展到明代,已經是極限了,再往後要發展,就必須突破傳統的農業經濟模式。

明代出現了相當發達的商品經濟,政治上也大不同於以往各代,也許這些就是轉型的希望。但不幸的是,在17世紀危機到來時,滿洲人統治下的中國逐漸扼殺了宋明以來的轉型的萌芽,重複了以往的舊路,而中國也日趨走向了衰敗。

根據黃啟臣教授的研究,北宋皇佑年間(1049—1054 年)年產生鐵7,241,000 斤,南宋初年(約1127—1162 年)年產生鐵2,162,144 斤,明洪武初年(約1368 年)年產生鐵18,476,026 斤。洪武初年的產量「相當於北宋的2.8 倍,相當南宋初年的8.1 倍。」永樂初年(十五世紀初),官營鐵冶的生鐵產量是9237 噸,宣德九年(1434年)民營鐵冶的生鐵產量就達到13831 噸,嘉靖以後更達到45000 噸。

可見鐵的產量,明代比宋代增長了八倍。

明代白銀大量湧入,因而實現了白銀的貨幣化,突破了唐宋商品經濟發展的瓶頸。明代出現了全國性市場、大商幫和錢莊,這是商品流通和資本積累超越前代的反映。「在宋朝,商業已經有了較大發展,當時既有資金雄富的大商人,又有如開封、臨安等都市店鋪群落的興盛,更有無可數計的小商販活動。但與明代尤其是晚明相比,其商業規模、商人數量、商人地位還是大大不如。」(萬明《晚明社會變遷》

明代中國拓展了海外貿易的範圍,這方面相比起宋代也是進步。「中國絲綢不僅泛監美洲市場,奪取了西班牙絲綢在美洲的絲路,甚至繞過大半個地球,遠銷到西班牙本土,在那裡直接破壞西班牙的絲綢生產。」(樊樹志《晚明史》

還看最重要的產業——農業。明代耕地面積和農業勞動力規模都超過宋代,自不待言,就連單位面積產量也高於宋代。按吳慧《中國歷代糧食畝產研究》的數字,宋代平均畝產309市斤/市畝,明代則為343市斤/市畝。唐啟宇在《中國農史稿》中說明代較宋代畝產提高5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古代如何休假?唐朝宋朝假期最多,但是在這個朝代就慘了
靖康之恥究竟受到了多大的侮辱?
奸臣的後代也有忠臣,秦檜的後代為抗金兵一家七口英勇就義
全盛時期的西軍幾乎戰無不勝,是北宋絕對的精銳部隊。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