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玩全是靠炒作?這句話對硨磲不適用

文玩全是靠炒作?這句話對硨磲不適用

?現在的文玩市場,行情瘋漲的依然在漲,跌到谷底的依然無人問津。很多人都說文玩都是靠炒作炒起來的,大多數人認為投資文玩的最終都只會剩下一堆沒人要的石頭、手串和滿心的淚水。有些文玩確實如此,比如說前幾年市場火爆的文玩核桃、崖柏、椰殼、黃龍玉等等。那是不是所有的文玩都是炒作炒起來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最近市場行情非常好的硨磲。它是否也會成為下一個核桃、崖柏呢?

首先在我看來硨磲很難像核桃、崖柏一樣只有一瞬間的繁華。為何我敢下如此結論呢?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一、原料有限,不可再生

要不是前一段時間有個綜藝節目,因為捕食野生硨磲而引起發爭議。估計很多人連「硨磲」這兩個字怎麼念都不知道。這兩個字讀「che qu」,硨磲石海洋中最大的雙殼貝類。剩下的麻煩大家自己百科,我就不在這裡浪費時間介紹了。既然是海洋生物就可以繁殖、飼養,為何說硨磲原料有限、不可再生呢?

首先,適合作為文玩、雕刻工藝品的硨磲並非活體硨磲貝。而是,已經死亡上千年、萬年的硨磲化石又叫硨磲石或硨磲玉。現存的活體硨磲貝是不適合雕刻的。如果為了作為文玩或者雕刻品來飼養硨磲,估計等到你孫子那輩都未必用得上。其實、硨磲和珊瑚、琥珀等有機寶石類似,雖然是生物卻屬於不可再生範圍。大家什麼時候見過珊瑚和琥珀價格大跌過。硨磲的保值能力自然也不會差。

二、產地稀少,捕撈不易

國內的硨磲貝原料,主要分南沙料、西沙料和黃岩島料。西沙硨磲料硬度和韌度都欠缺,雕刻易碎,所以目前大多數的原材料都採用南沙硨磲貝料和黃岩島料原貝。南沙群島、黃岩島等地的海域爭議想必大家也都知道。而且出海捕撈本身就是一項危險係數十分高的工作,加上外國軍船、漁船的騷擾,捕撈硨磲貝的人除了面對海洋風流的威脅,還要面對外國勢力的影響,甚至是逮捕。由此可見,要獲得硨磲原料十分不易。如此來之不易的文玩肯定不會像那些可以到處嫁接,瘋狂種植的文玩那樣貶值了。

三、質地優異、顏色豐富

硨磲的質地有著自身獨特的地方。硨磲在上手的那一刻,你就能感覺到她和其他珠寶不同的質感。涼涼的觸感,浮躁的內心都安靜了。類似於珍珠的光澤感,透露著溫潤低調的美,質地光潔細膩,潔白如玉。

對於顏色,不要認為硨磲的顏色只有白色,這是錯誤的認識。硨磲的顏色是多姿多彩的。據不完全統計,現在有純白、金絲、木色、橙紅、全黃(黃金硨磲)、玉硨磲、紫色、紫紅、紫粉以及紅色。當然,並不是說整個硨磲貝都是一種顏色,更多的是以純白為主,貝料上有捎帶其他顏色。豐富的顏色加上獨特的質地,無論男女還是老少佩戴都會凸顯無與倫比的氣質。

四、佛家至寶、藥用價值

作為佛教七寶之一的硨磲,對於佛道中人自然被視為無上至寶。但是,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硨磲同樣有著非常高的佩戴價值。很多人佩戴珠寶首飾除了關心它的靚麗外觀以外最關心的就是對身體健康是否有影響。硨磲的藥理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硨磲有鎮心安神涼血降壓的功效。長期配帶可增強免疫力、防止老化、穩定心律,改善失眠等藥效。硨磲同時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能涼血、降血壓、安神定驚,特別對咽喉腫痛,小孩生皰更有療效。漂亮的外觀加上對身體健康的幫助,如此硨磲怎能讓人不愛。

五、歷史悠久、價值不凡

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里,乾隆皇帝每次審訊貪官都要摘去官員的頂戴花翎。頂戴是區別官員品級的帽飾。在清朝官員制度中六品頂戴用的就是硨磲。頂戴是清朝官員權利的象徵。由此可見硨磲在清朝時期的價值。其實,硨磲的佩戴和收藏有著悠久的歷史。硨磲之名雖然來源於漢代,但是人類在新石器時代就開始利用硨磲來製作貼身配飾。魏晉時期,佛教在中國大肆興起,在佛教界中硨磲深受許多師父及信徒們的喜愛,被製成各種各樣的配飾,佩戴在身上可以辟邪。

歷史價值對於文玩的收藏是一個硬標準。缺乏歷史價值的文玩升值空間有限。這也是那些短時間瘋狂的文玩無法持久保值的根本原因。硨磲的歷史價值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它的升值空間也是核桃、崖柏之類的文玩無法比擬的。最近,紅透半邊天的文玩非南紅瑪瑙莫屬了。很多人都說南紅在清代是作為宮廷里官員的朝珠。其實,南紅朝珠是沒有什麼權威史實證實的。這種「半吊子」文玩現在都可以紅透半邊天。硨磲的前景絕對是不可限量。

看了我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於硨磲的價值和升值空間不會有任何懷疑了,那還等什麼?趕快收藏一件自己心儀的硨磲吧!而且這裡正好有一位誠信硨磲商家-----海洋之窗

本文所有硨磲—玳瑁工藝品圖片均由實物拍攝、提供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雕刻藝術 的精彩文章:

珍貴國碗!罕見
件件破百萬,天價極品文玩大盤點!
有錢也買不到的極品海南黃花梨,高清大圖美醉了!
崖柏要盤出包漿,竟然還能這樣……

TAG:雕刻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