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沒有屋頂的告白,但應該有坦率的愛

我們沒有屋頂的告白,但應該有坦率的愛

文 | 花江

最近有一段非常火的視頻——校園屋頂告白大會,一出現便掀起了人關於青春的大討論。

視頻里,年輕的少男少女們被鼓勵走上屋頂,說出自己的心裡話,向心裡喜歡的那個人大聲告白。

「新學期開始了,看了下鄰桌,那裡坐了一位天使。

我與天使的距離只有30厘米。之後的每天都像是做夢一樣。

但是後來就受到了學校方面的阻礙,因為——

換座位了!

同班同學蘭央,曾距離我30厘米的你,現在在距離我5.5米的地方。

這種遠距離戀愛我已經受不了了。

請和我交往吧!」

以上這段話,是一位站上屋頂的男生對心儀女生的告白,可愛、真摯,令人動容。面對樓下無數雙眼睛的注視,男生鼓起勇氣袒露心聲,用幽默的語氣掩蓋自己的羞澀,雖然最後被女生拒絕了,但卻收穫了同學們的掌聲和鼓勵。

GIF/660K

短短十幾分鐘的視頻,一共4組表白,純情到臉紅心跳,感動到熱淚盈眶。青春期的愛戀原本就單純和美好,初次萌發的愛意是永生難忘的印記,「年輕」二字中包含著人們最初最柔軟的回憶,因而像這樣發自肺腑的告白,才能如此地直擊人的內心,看得像我這樣的「老阿姨」「老叔叔」們恨不能重回17歲。

這個學生屋頂告白的活動,出自男子偶像團體V6的2017特別節目,重現了日本綜藝節目《校園瘋神榜》中的經典環節「未成年主張」。這個環節不僅僅有向喜歡的人告白,還有傾訴煩惱、大聲說出夢想、向曾經的自己告別、對離別的不舍等內容,學生在屋頂上以最真誠的情感和勇氣來大聲表達內心,而其他同學則在場下傾聽、尊重且包容。

「未成年主張」的主旨並非鼓勵「早戀」,而是鼓勵學生去坦誠地面對自己,勇敢表達。

對於這些十幾歲的孩子們來說,表白的最大意義,並不是尋求交往,而是能夠坦率地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然而實際上,想要真實地表達自己,其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就算是成年人,也很難辦到。

有一位「愛錯了我要放下的女孩」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她說:「我雖然有喜歡的人,但是那個人有女朋友了。這份感情我一直不知道該怎麼辦,因此今天我想要借這個機會,給這份感情畫上一個句號。2年級3班的酒井一喜,雖然我在想,能交往該有多好,但還是決定,把喜歡你的這份心情,乾脆地放下!如果什麼時候我有了新的喜歡的人,那時也請你為我的戀愛加油!」

被表白的男生酒井一喜一直仰頭,默默地聽著女孩的表白,最後說道:「如果你有了喜歡的人,我會為你加油的。」

女孩說:「謝謝你。」

謝謝的,是自己的這份感情得到了尊重和回應。

鏡頭裡,有人擦著眼淚,有人鼓掌,說著「加油」為她打氣。

雖然不是每一段感情都會有回報,但能夠將這份心意傳遞出去,得到傾聽與尊重,從此便也能坦然放下這一份無果的愛情,這是告白的開始,也是感情的結束。少女的坦率與真誠,多少讓成年人們也感到無地自容。

沒有告白失敗後的嘲笑、譏諷,沒有失敗者的羞恥感,即使被拒絕也能夠坦然接受,真實地面對自己的感情,也能夠尊重對方的選擇。大聲說出心中的愛,這本身就是一種愛的教育。

學會愛,學會表達,學會面對自己,學會繼續往前走,這也應該是每一個人的青春必修課。

《校園瘋神榜》之「未成年主張」2017特別節目

點擊視頻可觀看

這個視頻之所以帶給人們那麼多感觸,是因為在我們大多數人的青春印記里,這樣的告白大會,幾乎是不可能的。學生時代,關於愛情,我們並沒有自己的主張。

談起專屬於青少年戀愛的「早戀」二字,至今仍令許多家長和老師聞之色變,在我們的集體回憶中,「早戀」就像是一項滔天罪行,一旦犯下便無法挽回,至此一生都將跌入無底深淵。

而每個曾經身處其中的少男少女都有過這樣的感受,因為愛情的悄然來臨,卻無法對最親近的人言說,內心背負著極重的心裡負擔,日日膽戰心驚,如履薄冰,害怕父母失望,擔心被學校處罰。

在我給14歲的小表妹看這段屋頂告白視頻時,她向我露出了非常疑惑的表情,隨後說道:「假的吧,都是學生,怎麼可能真的有人允許早戀,我媽肯定會打死我的。」

順勢,我採訪了正在做飯的小姨,問她萬一表妹戀愛了,她會怎麼辦,小姨轉過頭,毫不猶豫地說道:「不可能,我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小孩子懂什麼情啊愛啊,她現在主要任務是好好學習,整天東想西想怎麼行。」

我想,這應該是大部分中國家長的共同反應吧。

可是啊,我一直以來有個疑惑,大人們總說孩子不懂什麼是戀愛,可每個大人曾經不都是孩子嗎?每個人都有過十幾歲的美好時光,都有情竇初開的時候,那些悄悄把一個人的名字藏在心底的時光,原本是人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時光,卻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復存在了一般。

電影《怦然心動》劇照

道理其實很簡單,為了好成績,為了出人頭地,甚至是為了家族榮譽,因而在大人看來,學生時代的戀愛是惡魔之果,必須禁食。

有的學校不僅預防早戀,更排斥異性交往,男生一桌,女生一桌,不允許男女打鬧和結伴同行。我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因為上學那會兒沒怎麼跟異性交流,二十好幾的人了,如今仍然不知道如何自如地與異性相處,更別說談戀愛。

大人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這都是為了你好」,或者「你長大就明白了」。

中國的父母們幻想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安裝了定時器,畢業之前不準談戀愛只准好好學習,畢業之後便立即催找對象、催結婚、催生孩子,好像愛情是一種天生的技能,能夠人為控制其發生的時機。

於是便也有了各種各樣草率又慌忙的速食愛情,以及一個個羞於談「愛」的成年人。

然而,一個快三十歲仍然沒有談過戀愛的人,真的會比十幾歲有過早戀經歷的孩子更懂愛情嗎?

答案顯而易見。

《藍色大門》

在中國,戀愛與學習一直被視為一組完全矛盾體,勢不兩立,不可調和。

在我向身邊的人諮詢早戀問題的時候,朋友小黑給出了一個我認為很有趣的看法,他說:「戀愛不一定是攔路虎,更有可能是一劑雞血。」

高考時,為了和喜歡的女生上同一所大學,小黑拼了命地學習。高三談戀愛是不可想像的事情,但小黑和女孩硬是把戀愛化作了學習的動力,互相鼓勵打氣,相互指導功課,最後如願以償,倆人考入了同一所大學。上大學後,因為種種原因,小黑和女孩分手了,雖說最終沒能走到最後,但小黑始終對這段感情充滿了感激和珍惜。

女孩教會了小黑愛和成長,曾經一起努力奮鬥,不顧一切想要在一起的心情,小黑說他永遠也忘不了。

或許小黑的例子只是少數,但至少說明,戀愛與學習並不是不可調和的矛盾,影響學習的因素有很多很多,對學習沒興趣的人,任何小事都會影響學習。

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早戀不是罪過,不正常對待早戀這件事情才是罪過。

「早戀」原本就是一個不合時宜的詞語,戀愛這件事情,沒有早和晚一說,它隨著人的成長自然而然地發生。你有了「戀」這個意識之後,就已經不算早了。

當家有女兒正長成的黃磊被問到孩子早戀這個話題的時候,他說道:「戀愛就是戀愛,情竇初開,是美好的,早戀這個詞就不是好的,很混蛋,什麼叫早戀?」黃磊並不排斥女兒今後是否會早戀這件事情,他希望自己能做的,是往健康的、更好的方面去引導。

黃磊與女兒多多

中國的家長面對孩子的早戀,大多數的應對措施都很擰巴,要麼是一味打壓,禁止到底,要麼就避而不談,如遇洪水猛獸一般。

但誰都知道,悄悄生長的地下戀情才更加危險。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引導,沒有責任意識的培養,外加重要的性教育的缺失,這才是讓早戀走向深淵的元兇。

在我上中學那會兒,身邊有一些早戀的同學,明確地表示戀愛只是玩一玩而已,如今細想起來,在沒有正確的引導的情況下,那種「玩一玩」的想法,本身就十分非常危險。

同樣也被問到過孩子早戀問題的楊瀾,對早戀的看法是:「我覺得15、16歲有這種懵懂的戀愛的衝動,是多麼美好和自然的事情。因為我本身就不排斥它,而且我把它作為一個人很自然的、很健康的一個情感,所以我和女兒兩個人就可以談論這樣的話題。」

楊瀾會主動和孩子談論戀愛的話題,「她對哪個男孩子動心了,或者哪個男孩子向她表白了,她都會跟我說,我也會給她出主意。當然我說你們還這麼小,其實對於情感的理解還是非常淺層次的,需要不斷地成長,才會真正理解男女之間的情感是怎麼一回事。」

在楊瀾看來,早戀是一種朦朧的、單純的、相互的愛慕和欣賞,它油然而生非常純潔。作為父母,首先要讓孩子願意跟你分享,不然的話事情照樣會發生,只不過你不知道而已。做孩子的好朋友,跟他們平等地交流這種情感,對他們的情感是一種尊重和保護,同時也能夠教會他們怎麼樣保護自己和尊重別人。

楊瀾面對早戀的做法,值得很多家長借鑒。面對早戀,父母可做的很多,迴避與打壓只會讓愛變得畸形,唯有情感上的自由與信任,再加上理性的教育,才是應對早戀的最好方式。

反對早戀的對立面不是支持早戀,而是正面疏導。

愛是一項需要練習的能力,只有學會愛自己,才能好好地去愛別人,愛不是「玩玩而已」,愛一旦開始,便伴隨著責任、尊重、信任。

我們不鼓勵早戀,但如果它發生了,請坦率地面對它的到來。我們的青春或許不會有屋頂的告白,但至少能夠有坦率的愛。

作者:花江,《讀者》微信專欄作者,個人公眾號「斑大人」。

版權聲明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者 的精彩文章:

作死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那些羨慕月入三萬煎餅大媽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9首最美七夕詩詞
孫燕姿:開始懂了,快樂是選擇
鄒市明:凌晨四點的體能

TAG: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