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家」可山寨,輕信毀一生——自稱「古董鑒定師」詐騙40餘萬

「專家」可山寨,輕信毀一生——自稱「古董鑒定師」詐騙40餘萬

古人云:物以稀為貴,隨著時間的流逝,老祖宗們留下來的古董越來越少,所以,古董越來越值錢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電視上,「尋寶鑒寶」節目里,一個盤子,專家稱150萬是保守的估價;一塊棗子般大小的翡翠,專家又說:「至少一千萬吧」……花個幾千或幾萬買來的東西,被專家估價或被拍賣行拍出上百萬或上千萬的的高價,「一夜暴富」的神話使得全民尤其不少低收入的人便興奮地邁入「水深火熱」的收藏行列中來。

據小編了解到,全國現有各類古玩市場共3000多處,商鋪近100萬家,年交易額約500多億元。現在許多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便熱衷於收藏一些古玩字畫,覺得這不僅是身份的象徵,也是一種投資手段。隨著收藏熱的不斷發酵,文物藝術品市場魚龍混雜,在利益的驅使下,詐騙團伙的手段也越來越「高明」,真正懂得鑒別古董的人少之又少,於是,有不少人上當受騙,損失慘重。

遇「古董鑒定師」被騙40餘萬

來自大連的張某在2014年6月在一次古董展上認識了於某,當時於某自稱大連人,是香港某古董協會的古董鑒定師,他告訴張某他可以在古董協會內部搞到一些便宜的古董,等到拍賣會時拿出來能拍個好價錢,張某深信不疑,於是於某便多次向他展示所謂的協會內部高價古董並收取大量定金,先後共收了40餘萬元。就這樣,過了一年後,等著發財的張某始終等不來於某所說的拍賣會,2015年6月末,張某想問問拍賣會啥時舉行,但於某的手機打不通,多次聯繫未果。張某感覺情況不對,到派出所報了案……

後來犯罪嫌疑人於某被警察抓獲,對詐騙張某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原來於某是個無業游民,2014年3月份,他在家看電視看到一檔叫做「尋寶」的節目,於某看了幾期後覺得古董鑒定師很厲害,於是他妄想自己成為一個古董鑒定師。他開始在網上看大量有關古董鑒定及古董拍賣的相關新聞,沒事時便經常到一些古董市場去看展覽,對他人自稱是香港某古董協會的古董鑒定師。有一次他在某古董博覽會上認識了張某,張某對他謊稱的古董鑒定師的身份比較仰慕,於某就主動提出合作雙贏的想法。於某回家後在網上查閱資料,後來就想出來拍賣會的事情來騙張某,實際上他所謂的「內部高價古董」都是去地攤賣古董的地方花幾百塊錢買來的……

其實很多藏者收藏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消費、欣賞和傳承,但只有真正好的精品才會有出路和前途,絕大部分上當受騙的人中,撿漏的心理是禍源,而地攤貨則是重災區。實際上,「撿漏」是存在的,但不可能常有,更不可能出現在地攤上。很多價格偏離市場價格太多的東西,首先就應該警惕!

古玩市場歷來都是真真假假,但是何為假?古玩真假的鑒定由誰說了算?一定有人說:自古以來鑒定靠的都是專家、行家的眼力!贗品泛濫、以假亂真固然可惡,但如果僅僅通過鑒定專家的眼力就輕率判定一個藝術品的死刑,同樣是非理性之舉!在科學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只有將傳統經驗與科學鑒定的數據相結合才能實現對文物藝術品的精準定位!

圖片來源 網路

部分資料網路

未 經 允 許 請 勿 轉 載 到 其 他 公 眾 號

請 給 該 公 眾 號 留 言 獲 取 內 容 授 權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古今中外藝術品知識嗎?

趕緊掃一下以下二維碼關注「中網藝術」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just for攻陷泰國7-11,你也值得飛一程
情陷大理,和高分女神的意外邂逅
談一場我不愛你的戀愛
《情話》我的生命之光,慾望之火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