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富平大戰前,吳玠主張趁敵立足未定發起攻擊,張浚拒絕的原因在這

富平大戰前,吳玠主張趁敵立足未定發起攻擊,張浚拒絕的原因在這

建炎四年(公元1130 年)九月初,南宋川陝宣撫使張浚調動永興帥吳玠、環慶帥趙哲、熙河帥劉錫、秦鳳帥孫渥、涇原帥劉錡在富平一帶完成了集結,要與金兵決一死戰。

彼時,「諸路兵四十萬人,馬七萬」,「又貸民賦五年,金錢糧帛之運,不絕於道,所在山積」,在張浚看來,金軍不進行會戰則已,一進行會戰,必會大敗。

按照張浚的布置,五路軍馬的營寨駐紮在現在富平縣城以東的平原上。

富平,居關中東部,物華毓秀,素為京散腹地,也是軍事戰略要地。《富平縣誌》稱其「北依頻山,群峰險峻,環繞如城郭,據險以固,有主客勞逸之殊,據險以固,擇利而進,足使犯者片甲不還」,誠不虛「周覽形勝甲關輔」之稱。

宋軍的營寨位於地勢偏低的王寮鄉、納義坊一線的鹵泊川北岸平原,地形開闊,適合大兵團作戰,尤其有利於金軍重騎兵的衝擊。

金軍則屯軍在地勢見高的今留古鄉以西至東上官鄉一線鹵泊川南岸的華陽原上,左翼隔鹵泊川與宋軍右翼對峙。

吳玠勸張浚說:「我軍以步軍為主,強項是山地的運動戰,現在我軍大軍駐紮平原之上,地勢偏低,地形開闊,利於金軍重騎兵的衝擊,一旦開戰,異常吃虧,請趕快往高處轉移,只要將軍隊往西邊後撤幾十里,就可以居高臨下、依山布陣,既可以利用後面山體的掩護防止金人騎兵的迂迴攻擊,又可以憑高踞守化解金人騎兵仰攻衝鋒的攻勢。」

可是,張浚指著地圖說:「笑話,你沒看見嗎?我軍營壘前面是鹵泊川的一大片葦澤地,怎麼會利於金騎衝突?他們不來則已,一來,定會泥潭深陷,不能自拔,到時,我們只管去收割腦袋了,哈哈哈哈……」

因為過於自負,張浚還拒絕了吳玠趁敵人立足未定發起攻擊的建議。

其實,完顏宗輔和完顏宗弼的大軍都是遠道而來,士卒疲憊,還沒完成集結,而完顏婁室這時甚至還在綏德軍,宋軍若能以逸待勞,則佔盡了主場優勢,如果驀然發起攻擊,贏面還是相當大的。

但是,張浚認為,這種打法……豈不可惜了那片葦澤地?那片葦澤地,就是金人的集體墳墓,得由他們來趟,而不是我們過去。

張浚因此對吳玠說:「不可以!兩國會戰,應該先給對方下戰書,約定時間交戰。」

要求將士按照原計劃,在富平築下營寨,和金人列陣堂堂正正開戰。

為了讓金軍儘快來這片神秘的葦澤送死,他還使了一招「激將計」,命人四下印發傳單,稱:「能生擒完顏婁室者,授節度使,賞銀絹皆萬計!」

金人似乎看穿了這個「激將計」,不肯出戰,反過來「激」張浚:「能生擒張浚者,賞驢一頭、布一匹!」

難道金人也看出了那是一片葦澤地能進不能出的「死亡之地」,反過來要激我出擊?哼,我才不上當!

張浚愈加倚重起那片葦澤地來,對吳玠等人說,看見了吧,金人正希望我們現在就發起攻擊呢,如果按照你們說的去做,豈不是正中他們下懷?!

然而,張浚沒想到的是,這片被他倚若長城的葦澤地,卻被金軍輕而易舉地突破了。

金軍完成了集結,並作好了充分的準備,九月二十四日,主動向宋軍發起了迸攻。

完顏婁室命手下的大將摺合率領三千名精銳騎兵,「囊土逾淖」, 背著沙包土袋,一面衝鋒,一面將沙包土袋沿路疊放,很快就在葦澤地上填出了一條堅實平整的大道。

充當金軍右翼的完顏宗弼率領著精銳騎兵師從大道上旋風一樣殺來。

他們先繞開了宋軍的營壘,向堆積軍用物資的宋軍鄉民小寨發起了攻擊。

這些鄉民小寨是運糧民夫居住的營寨,多數是用大車臨時拼湊而成,依傍軍營而建,毫無防禦力。

寨里的民夫一下子就亂了套,一個個跳著腳,四下奔走,踐寨而入,諸軍皆驚。

金軍趁亂穿越宋軍弓弩的射擊區,直闖宋軍大本營。

五路宋軍措手不及,失去統一指揮,士兵狂呼亂叫,潰散奔突,一下子就炸了營。

而更慘的是因為眾人各自顧著逃命,又不知敵人從哪兒攻來,像數不清的無頭蒼蠅嗡嗡地飛,相互間揮刀亂砍,誤傷了不少自己兄弟。

由此,宋軍敗局已經形成。

此戰,宋軍兵敗如山傾玉倒,各路大軍紛紛潰敗,一直退到邠州。

金軍屯駐富平,打掃戰場,清點戰利品,休整軍隊,「所獲珍寶、錢帛如山嶽不可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沙龍 的精彩文章:

三國名將馬超後裔統治此中亞國家三百年?專家有依據,民間不認同
劉備讓諸葛亮取代劉禪屬政治試探?請不要以今人心態妄惴古人
專家認定《後出師表》確為諸葛亮真作,表中所記糾正了一史學錯誤
西涼時代的馬超威風八面,入蜀後卻抬不起頭,只因做了這件虧心事
劉備的荊州是借來的?弄清楚事件真相,您很可能會鄙視孫權的行為

TAG:歷史大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