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名將馬超後裔統治此中亞國家三百年?專家有依據,民間不認同

三國名將馬超後裔統治此中亞國家三百年?專家有依據,民間不認同

2017年4月央視4 套《漢語大賽》的節目中,一個來自亞美尼亞的女孩突然地提到:我是三國名將馬超的後裔。

真是一語驚人!

一個外國女孩子,怎麼會是馬超的後人呢?

可真別說,在亞美尼亞,馬超的後人真不少呢,高達三四十萬人。

說這些人是馬超後人,是有史學依據的。

亞美尼亞古國著名歷史學家摩西所著的《亞美尼亞史記》在該國的史學地位相當於《史記》在中國的史學地位。

摩西是生活在公元五世紀的亞美尼亞史學家、文學家;《亞美尼亞史記》是亞美尼亞曆史的開山之作。書中有公元二世紀時中國僑民移居亞美尼亞,被安排定居於庫爾德地區的許多記述。其中有一華裔世族,稱為「馬米科尼揚家族」,始祖名馬抗(Мамгон, Mamgon也譯馬姆貢)。馬抗自稱其父為中國帝王,名阿波格,馬抗因罪出走波斯。中國皇帝曾派特使來到波斯,並揚言如波斯不交出馬抗,就對其發動戰爭。當時波斯薩珊王朝的君主阿爾達希爾一世不想交出馬抗,也不想因此得罪中國,就讓馬抗投奔其屬國——亞美尼亞。亞美尼亞國王蒂里達特斯二世收留了馬抗。後來,馬抗因戰功獲得亞美蒂里達特斯二世分封達隆省,亞美尼亞的馬氏家族從此肇始。

注意,阿爾達希一世統治時期在公元226一240年,蒂里達特斯二世統治時期在公元217-238年,這段時間,正處於中國三國末期。

當代史學家蘇仲翔根據《亞美尼亞史記》所載史實,結合中國史料,勾勒出一段血淚故事,進而推斷出馬抗乃是三國名將馬超一族後裔的結論。

在史書《三國志》的記載中,馬超的身世並不複雜,他是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人,祖上據說是東漢名將伏波將軍馬援,父親馬騰曾被朝廷封為征西將軍和衛尉(掌管京城各門守衛的官,屬於九卿之一),馬超本人則因功勛被封為都亭侯。曹操名為漢朝丞相,實為漢賊。馬超不服,在西涼屢次起兵反曹,對曹操形成極大威脅。曹操與之幾經較量,最終打敗了馬超。落敗後的馬超逃入漢中,先投張魯,後歸附了劉備,成為劉備的得力助手,病故於蜀漢。

據《三國志?蜀書?馬超傳》載:馬超臨終時,曾向先主劉備上書說:「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曹操)所誅略盡,唯有從弟(馬)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托陛下,余無復言。」

劉備追謚馬超為「威侯,子承嗣」。又說:「超女配安平王(劉)理」。

即馬超死後遺留一子一女,兒子不知名,也不見後來史料提及。女兒更不知名,但她已許配給劉備吳夫人(吳懿妹)所生次子「安平王劉理」(?-244年)。

馬岱在馬超死後升為平北將軍。

《晉書?宣帝紀》:「(青龍)三年,(司馬懿)遷太尉,累增封邑。蜀將馬岱入寇,帝遣將軍牛金擊走之,斬千餘級。」

即馬岱曾被司馬懿的愛將牛金擊退,史書不載其下落。

孫盛在《蜀世譜》又記:「馬超從弟岱,字伯瞻,騰兄翼之子也。父翼入許為北軍中候,後還涼州,涼州亂,將親族數十西入。岱弟抗,隨翼西入,或至西海。」

原來,馬超當年在西涼吃了敗仗與馬岱等人向南逃入漢中後,馬岱的父親馬翼和弟弟馬抗在亂軍中走散,率親族數十口,向西逃匿,抵達裏海。

馬翼和兒子馬抗要往西逃,主要是因為馬超的羌氐族血統。

馬超的爺爺馬平在西涼娶的是一位羌族的女子,生下馬超的父親馬騰。馬騰「長八尺余,身體洪大,面鼻雄異,而性賢厚,人多敬之」。屬於標準的大帥哥,將優良基因傳給了馬超。由此可知,馬超身上有四分之一的羌族血統。羌族是我國西部一個古老的民族,漢代時,羌人活躍在今天的陝、甘、青、寧、川一帶。

馬抗父子向西逃匿,是準備投奔羌氐以求保護。

但三國歸晉,戰亂紛紛,羌氐族人都跑到了中亞,馬抗父子夾雜其中,幾經輾轉,到了亞美尼亞王,後來憑藉軍功,獲得大權,後代發展成了雄霸亞美尼亞的馬米科尼揚家族,並統治亞美尼亞,從公元4世紀一直到7世紀,保持了300多年的統治。

史學家蘇仲翔說,參照馬家姓氏、中國追緝、冒稱帝王等情況,馬抗即為馬氏後裔。至於馬抗說他父親名叫「阿波格」而不是馬翼,應該是採用冒名,似乎是「伏波幺」的字音演變,即暗示自己是伏波將軍馬援之後裔。

2006年1月20日,《人民日報》社主辦的《環球時報》駐亞美尼亞記者馬良在頭版頭條也刊載了這樣一篇文章——《馬超後代紮根亞美尼亞》,詳述了在亞美尼亞發現馬米科尼揚姓氏來源、演變與馬超後裔馬抗的關係,以及馬超後裔成為亞美尼亞早期的民族英雄的全過程。

不過,話說回來,馬抗自稱其父名阿波格,暗示自己是伏波將軍馬援之後裔,算是勉強說得過去,但冒說自己是帝王家族,就難以解釋得通了。

馬騰、馬翼、馬超都沒稱過王,而且,從輩分上說,馬抗和馬岱一樣,都只是馬超的族弟,說不上是馬超的後人。

無論如何,說亞美尼亞的馬米科尼揚家族是馬超或馬超一族的後裔都顯得牽強。

實際上,古代中亞和西亞人對中國的地理概念認知非常粗糙,一律把波斯和印度東邊所在稱為中國。只不過又粗分為秦和馬秦,至於怎麼分的,接受了伊斯蘭世界觀的喀喇汗王朝時期的著作,有專門對中國做過劃分,認為中國分三部分,華北叫秦、又稱契丹,華南叫馬秦、又稱桃花石,新疆叫下秦。

阿拉伯民間傳說里的《一千零一夜》里,有許多故事的背景發生在中國、或者故事主人公來自中國,但裡面中國人的名字都跟阿拉伯人沒有區別,信仰也是伊斯蘭教。即其所說的中國和中國人顯然就是指下秦(新疆)地區及生活在該地區的人。

在波斯伽色尼王朝時期,還有記載了中國皇帝武力恫嚇伊斯蘭國家,最後被伊斯蘭國家合夥聖戰幹掉的事,大體能對應上的是曾自稱天子、並經常挑釁伊斯蘭國家的于闐國。

因此,亞美尼亞這個自稱來自中國的「馬氏」家族,很可能就是新疆地區游牧民族的後裔,當然也有可能是漢人。只是讀音相近的問題,被好事者附會成了馬超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沙龍 的精彩文章:

劉備讓諸葛亮取代劉禪屬政治試探?請不要以今人心態妄惴古人
專家認定《後出師表》確為諸葛亮真作,表中所記糾正了一史學錯誤
西涼時代的馬超威風八面,入蜀後卻抬不起頭,只因做了這件虧心事
劉備的荊州是借來的?弄清楚事件真相,您很可能會鄙視孫權的行為

TAG:歷史大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