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千年的苗疆奇術,藍靛中綻放雪色異花
動聽的《蠟染歌》在苗族人的口中不斷地被吟唱,一代代講述著一個關於蠟染的故事。
傳說有一位美麗的苗族姑娘,她對每日穿著顏色單一的裙子非常不滿,總是希望能夠在裙子上添加漂亮的花紋。
後來她對美的追求感動了仙子,仙子在夢中教會了她製作蠟染布的手法,並經過這位姑娘傳給了苗族、瑤族等生活在一起的兄弟民族,為我們推開了一扇魅力工藝的大門。
勤勞的苗家姑娘將自己熬夜織出的布漂白洗凈,反抹上芋泥,希望能夠做出讓人驚艷的蠟染布。
被融化的蜂蠟靜靜地盛在小銅碗里,苗家姑娘以蠟為墨,銅刀為筆,在鋪平的白布上畫出心裡最喜歡的圖案,希望將來做成裙子穿去給情郎看時,能得到他的誇讚。
懷著期待的心情將畫好的布放進藍靛染缸里,靜靜的等了五六天,取出晾曬。花色是最喜歡的銅鼓花紋,由於浸泡次數的不一樣,布料也有深淺,深色大方,淺色活潑,將洗凈晒乾的布料裁製成裙子,也不知道情郎最喜歡哪一種。
苗家女子喜歡唱歌,喜歡閃亮複雜的頭飾,她們追求愛情,追求自由,她們美麗,勤勞,聰明,也坦然大方,她們對美的執著,就隱藏在這一塊塊精緻美麗的蠟染布上,隨著空間轉換,送到不同人的手裡。
她們聚集在一起,用手中的蠟染布製作裙子,頭巾,也有非常手巧的,用完整的蠟染布做出一個個精緻可愛的小荷包,藏滿心事,偷偷送給喜歡的小夥子。
在藍白相間的布料上,寫滿了苗家人對美的體會,她們將見到的花草,圖形和動物都運用起來,和自己的同胞兄弟布依族的姑娘互相欣賞。
苗族人會用許多傳說中的題材,或古代銅鼓的花紋,而布依族則喜歡用幾何圖案。她們有自己的文化堅持,卻在民族融合中互相滲透,越發的美麗。
星星點點的圖案,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顏色乾淨大方的蠟染布,好像點點星輝,不耀眼,卻散發著光亮。
隨著時間的流淌,充滿智慧的苗家人將蠟染從居家自用的生活用品變為為工藝美術品,又創造出觀賞性極高的藝術品,每一種蠟染,都凝聚著苗家人的祝福和追求,也在不斷像世界傳遞著來自中國的民族魅力。
藝術來源於最樸實無華的生活需求,蠟染在傳承傳統的道路上也不斷的創新,不斷發展。
如今的蠟染,已經成為苗族等少數民族十分出色的文化特徵,隨著工藝品的發展,蠟染也在不斷地走向世界,融合各國的時尚元素,創造新的影響力。
布上的花紋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紀錄,也是一個民族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實質化,更是對傳統傳承最好的解讀。
當我們感嘆漢族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與工藝都沒有很好的延續時,少數民族擁有的傳統藝術仍在完整的代代相傳。
美麗的苗家姑娘旋轉的裙角上綻放著一朵朵白色的花紋,甜美的苗歌在青翠的山頭迴轉,這片土地上精靈一般的苗家人,正在創造新的藝術奇蹟。
【服裝里的中國 · 蠟染】
-END-
圖片、視頻源於網路侵刪致歉
編輯:進步文化 | 轉載聯繫後台
點擊展開全文


TAG:鴻HU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