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是窮兵黷武,敗光漢朝嗎?看看歷代名人如何評價!
漢武帝劉徹(別名劉彘)是西漢第7位皇帝。7歲被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70歲駕崩(謚號孝武),在位54年。
文治:他利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且開創性的使用年號。
武功:掃除匈奴禍患、吞併朝鮮、開通西域絲綢之路。他打出漢朝最大的版圖,同樣也打的大漢的千瘡百孔,晚年還發生了農民暴動。巫蠱案牽連眾多無辜之人被冤殺。
他是讓大漢一展雄風的英主?還是讓大漢自此衰落的暴君?他在《罪己詔》中說「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下面,看看歷代名人點評吧!
班固:武帝罷黜百家後舉國求賢。興辦太學,修訂禮儀,詩書禮樂俱全。武帝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二帝體恤萬民的習慣。他比史書上記載的還要偉大!
汲黯:陛下廣招天下賢人,但是一生氣就殺掉他們。有限的賢人是不夠陛下這樣殺的,我擔心天下賢才被殺盡後,誰來替陛下治國?
曹丕:武帝時期,漢朝經過文景之治的積攢,國庫非常富庶,所以才能對匈奴窮追猛打,建立不世之功。
曹植:武帝威震百蠻,開疆拓土。修訂律歷,漢賦新章,他的功績超越歷代百王。
李世民:自古一統平定國內,又能對外開拓疆土的,只有秦皇、漢武。
虞世南:漢武繼承了六世之業,府庫充盈。又能招攬顯示豪傑,內興禮樂,外開邊境,比秦始皇還要厲害。最後驕奢暴虐也堪比始皇,功有餘而德不足。
馬周:武帝雖然窮奢極侈,但文景之治讓天下民心穩固。如果高祖下來就是武帝,那漢朝肯定就亡了。
司馬貞:武帝時天下太平,他崇尚奢華,迷信敬神。喜歡巡遊祭祀,登嵩勒岱。對內雜稅承重耗民,對外不斷用兵,和秦始皇很相似。
司馬光:武帝窮奢極欲,刑法繁多,稅收很重。對內建造奢華宮殿,對外四處用兵。迷信神怪,巡遊無度,逼得百姓難以生活而做盜賊,跟秦始皇相差無幾。漢朝之所以沒有像秦朝那樣滅亡,是因為武帝能接受忠直之言,喜好賢士而且賞罰分明。晚年改過並找霍光託孤也很正確。
朱熹:武帝天資聰穎,志向遠大,常年征戰使得國內虛耗,很像秦始皇。他晚年下罪己詔是非常聰明的做法。
吳裕垂:武帝雄才大略,並非不知道征戰勞民傷財,而是立志要恢復三代的疆土。滅除匈奴邊患後,又開始恢復生產。國家慢慢又富強了,而匈奴遠遁或者稱臣,這才有東西兩漢的邊界和平!
孫中山:秦皇漢武、忽必烈、拿破崙是數百年才出的有志之士。
翦伯贊:用劍猶如用情,用情猶如用兵。
你有答案了嗎?


※歷史上十大最美的皇后
※帝號系列之廟號(上)
※歷朝歷代都是以弱滅亡,為什麼只有漢朝是強盛滅亡?
※角力打破平衡 漢朝滑入深淵
※漢朝皇室的一個神奇現象,風水大師妙解認為與嬴政有關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