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蜘蛛俠:英雄歸來》:似王晶,又似小腳老太太的裹腳布

《蜘蛛俠:英雄歸來》:似王晶,又似小腳老太太的裹腳布

文/馬慶雲

中國內地的院線電影,是從新千年才算正式開始的。剛一放開,不少好萊塢的電影引入進來,我們都會大呼過癮。可是,隨著十幾年的發展,不少好萊塢系列電影在內地已經上演了三部四部甚至七部八部之後,中國的影迷終於驚奇地發現:當年非常刺激大夥眼球的好萊塢電影,好像不是那麼好看了,相反,甚至於有點味同嚼蠟。

最近上映的這部《蜘蛛俠:英雄歸來》便是一個非常好的代表例證。國人剛剛接觸蜘蛛俠這個角色的時候,一個可以依靠蜘蛛絲飛檐走壁的超人形象,確實討喜,尤其容易獲得孩子們的青睞。但是,蜘蛛俠品牌在中國這麼多年之內,它自己陷入了一種不可自拔的重複當中,曾經對其大呼過癮的孩子們已經長大,再看《蜘蛛俠:英雄歸來》,大約不會有英雄歸來的觀感,更多的,可能是一種劇情好低端,怎麼老重複的疑問。

這種「劇情好低端」與「怎麼老重複」的問題,不僅是好萊塢系列電影的問題,也是香港北上導演的習慣性問題,尤其是年產量比較高的王晶導演的問題。看《蜘蛛俠:英雄歸來》讓我有一種看到遲暮王晶的錯覺——無限制地照抄自己當年的劇情梗,而且每一個梗都是被用爛掉了的。

青年蜘蛛俠一定要有個或明或暗的女友,而一定又要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不讓女友知道,同時在戰鬥過程中讓女友一見傾心,最終完成一個對大BOSS的吊打,實現了所謂的自我價值。幾部蜘蛛俠甚至好萊塢近乎半數的超級英雄電影,都要用這個老梗,我們除了懷疑好萊塢沒有編劇了嗎之外,更要懷疑,這樣的老套劇情換個新面孔就捲土重來動員影迷入場購票,是不是有點過分了,太看不起影迷智商了。

這類老套路的好萊塢英雄片,已經被北美人民給了狠狠一擊。這群好萊塢的「王晶」為自己埋下了苦果,不僅北美市場票房連年頹勢,甚至當年紅火的歐洲市場,都顯示了自身對爛片的不感興趣。當然,能夠預見到的,《蜘蛛俠:英雄歸來》的老套劇情,顯然也已經無法滿足日益見過世面的中國影迷的胃口。票房會給炒冷飯的電影以暴虐。

其實,一部好萊塢系列電影,即使你炒冷飯,但只要在劇情節奏上不那麼拖沓,該勁爆的地方真心實意地做特效滿足影迷,電影票房的新興市場中國內地,還是會給與支持的。可是,不客氣地說,《蜘蛛俠:英雄歸來》不僅像北上大陸的王晶導演,而且更像是一部王晶導演的《澳門風雲3》,小腳老太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

一般造成一部爆米花電影又臭又長的原因,主要便是矛盾衝突不集中,不刺激,甚至於根本就沒有什麼有效的推動故事情節的矛盾。這部《蜘蛛俠》前半場,根本談不上矛盾衝突,蜘蛛俠只是和反派有過幾次簡單摩擦,各種人物關係戲份,充斥滿了整個劇情,大有反正拍攝人物對話成本低廉的意思,能湊時間就湊一下好了。

等到戲份過半之後,我們才發現,這原來是一個蜘蛛俠要消滅地下武器製造商的故事,兩方的矛盾才有了一丁點的升級:從簡單的正邪對立,變為了女婿和未來老丈人之間的對抗,算是略微豐富了一下人物內心。可是,更尷尬的事情卻出現了。

終極矛盾爆發的時候,按著商業片的慣例,需要場面戲去撐場子了。《蜘蛛俠:英雄歸來》卻拿不出有突破的場面戲份,最終的蜘蛛俠飛機手撕老岳父的戲,總讓人覺得,這水平泰國電影都能做得來了啊。不僅特效水平低,而且持續時間也短了,給影迷一種導演暗示語:行啦,行啦,快點結束吧,別搞特效了,經費沒啦,盒飯都沒得發啦。

劇情老套,特效不給力,不花錢的情感戲對白戲使勁往上堆砌,花錢的打鬥戲份不敢給,即使給了一點,也沒有打鬥的節奏感,不快活,這就造成了一個結果:又臭又長。

當然,這又不僅是《蜘蛛俠:英雄歸來》獨有的病症,而是整個好萊塢系列電影的通病。這類無限自我重複的影片,剛看兩三部的時候,不少影迷會為之震撼,等瞧的多了,就視覺麻木,想追問一下精神層面的東西的時候,才發現,這類電影多麼貧瘠不堪。

好萊塢在北美市場已經進入自己的大限倒計時,劇情不創新,特效無法再上台階,依靠吃老本過活。這種尷尬的局面,香港北上內地的王晶導演,一個都沒少。原來,全世界的困難處境,也都是相似甚至相同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慶雲 的精彩文章:

點贊歐弟,暗示重逢,蔡康永和小S的《康熙來了》真的要再播嗎
美女網紅要直播,TFBOYS王俊凱的床坐得坐不得
大嘴金星狂吐槽,《金星秀》停播,到底是被哪位明星搞掉的
《敦刻爾克》比吳京的《戰狼2》差在哪裡,又好在何處呢
陳凱歌沒有差評《戰狼2》,可《妖貓傳》卻被網友三大差評了

TAG:馬慶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