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知人善用 守業有成——孫權用人史話(下)

知人善用 守業有成——孫權用人史話(下)

小編:「春雨政文」連載三國人才戰系列,今天是第六篇《知人善用守業有成——孫權用人史話(下)》

222年,陸遜以火攻戰勝劉備大軍,當初他被任命為大都督時,手下將領皆不聽他指揮。等到大敗劉備,知道計謀多出自陸遜,各位將領才心服口服。孫權問陸遜為何當初不向他舉報不聽指揮的人,陸遜說:他們「皆國家所當與共克定大事者」,我仰慕藺相如、寇恂以國事為重、委曲求全的做法,為的是有利於國家大事。孫權大笑,倍加讚賞,加封陸遜輔國將軍稱號,兼任荊州牧,改封為江陵侯。賢才能有此心胸,不亦孫權之幸乎?

孫權

孫權專刻一枚自己的印章放在陸遜那裡,孫權給蜀漢後主或諸葛亮寫信,常先給陸遜看過,有不當之處,即令陸遜改正,再用印封好發出。

此後,孫權對陸遜更加信任。吳蜀和好後,雙方來往不斷,有事需要互通消息,孫權常令陸遜告訴諸葛亮;還專刻一枚自己的印章放在陸遜那裡,孫權給蜀漢後主或諸葛亮寫信,常先給陸遜看過,言辭輕重、處事可否,有不當之處,即令陸遜改正,再用印封好發出。對臣子的這般信任,可比齊桓公之與管仲。足見孫權有知人之明,更有信用賢才之德。倘若無知人之能,則焉知其權力不會被架空?

225年,東吳丞相孫劭去世,文武官員再次推舉張昭。當初設丞相一職時,大家就首推他,被孫權否定。這次孫權又說:「孤豈不敬愛子布?」但丞相負責的政務繁多,而張昭性情剛烈,我若不聽從他,他就會不滿和怨忿,這對他並沒有什麼好處。於是任命太常顧雍為丞相。此君為人沉默寡言,舉止穩妥,孫權曾讚歎說:「顧君不言,言必有中。」每次設筵飲酒作樂,大臣們都恐怕酒後失態,而且顧雍必定在場,所以不敢放開酒量。孫權也說:「顧公在座,使人不樂」。

顧雍

事實表明,孫權用顧雍是正確的,顧雍確為國之棟樑,堪當大任。顧雍受任丞相後,他選用文官武將,「各隨所任,心無適莫」,也就是量才為用,不夾雜自己的好惡。而且時常私下到民間查訪政治得失,有好建議都秘密上報,如被採納,將功勞歸於主上;如不被採納,則始終不泄露出去。孫權因此很器重他。但他在朝廷發表意見時,雖然言辭和順,卻能將正確意見堅持到底;對於政治得失,若非親眼所見,決不妄加評論。孫權有事情,常派中書郎到顧雍那裡諮詢,如果顧覺得此事可行,便反覆討論並預備酒飯;如果不同意,顧便表情嚴肅,默然無語,什麼也不預備。孫權說:「顧公歡悅,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事未平也。孤當重思之。」

這一故事表明,孫權能夠知人善任。張昭有賢能,卻不可用在丞相位置。顧雍之能,孫權卻瞭然於胸。用人者,當有如此功夫,方能對賢才用得妥當。

這一年,陸遜勸孫權廣施德政,緩和刑罰,寬限賦稅,免徵徭役。又說:忠誠善良的建議,不能急切向君王陳述;取悅君王的小臣,才反覆以小利上奏。孫權回信說:《尚書》上就記載說「我有錯誤,你要幫我改正」。你在信中說不敢急切陳述,這怎麼能稱作忠誠善良呢?於是,把將要實施的條款擬好,派人送給陸遜和諸葛瑾,讓他們對其中的不妥處進行刪改或增添。善納諫,正是孫權一貫的長處。

228年,孫權啟用呂范為大司馬,印信和綬帶還沒下達,呂范就去世了。當初,孫策讓呂范掌管財經,孫權年少,私下向呂范借錢索物,呂范定要稟告而不敢私自決定,結果即被孫權怨恨。後來,孫權代理陽羨長,有私下開支,孫策有時核查,功曹周谷就為孫權做假賬,孫權當時很滿意他。但等到孫權統管國事後,認為呂范忠誠,深為信任,而周谷善於欺騙,偽造簿冊文書,不予錄用。

孫權能因角色轉換不同而改變看法,分辨誰是賢能,誰是佞人,親賢能而遠佞人,是雄主謀略,江東焉能不治?這一歷史故事也給予我們深刻啟示:守正道者,雖一時受屈,卻終必利天下;走歪門者,雖一時逞快,卻終不得善果。

張昭

229年,孫權稱帝,終於不再臣服於魏。他把功勞歸於周瑜。當時張昭正要歌功頌德,孫權說:「如張公之計,今已乞食矣。」這於孫權是快意,不給張昭面子。卻也說的是實情,如張昭主和,哪有孫權的今天?當然,張昭也非因此就是佞人,在內事治理上還是有過人本領,只是在智識和膽略上要遜色一些。相反,張昭亦有其盡忠的品性。在233年發生的一件事,可以看出張昭的剛烈個性,有這樣的臣子在,亦是江東之幸。

當時,公孫淵派人來稱臣,孫權便派張彌、許宴等率萬人大軍,乘船渡海去封公孫淵為燕王。滿朝大臣皆勸。張昭更是說:公孫淵背魏,害怕討伐,從遠地來求援。如果公孫淵改變主意,打算向魏表忠心,我們的兩位使節不能返回,不也讓天下人取笑嗎?孫權反覆駁詰張昭,而張昭固執己見。結果孫權按劍大怒:吳國士族之人入宮拜我,出宮拜您,我敬重您已經到極點,而您屢次在大庭廣眾之下頂撞我,我常常唯恐自己做出不情願做的事。張昭則注目孫權說:「臣雖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誠以太后臨崩,呼老臣於床下,遺詔顧命之言故在耳。」一個怒甚,一個氣甚,如此頂牛,也是罕見。

當時君臣相對哭泣,過後,孫權還是派張彌、許宴去了遼東。結果,張昭對不採納他的意見忿忿不平,聲稱有病不去朝見。孫權怨恨張昭,下令用土將張昭家的大門堵住。張昭更狠,自己從裡面用土將門封死。這可謂千古奇聞。

事情發展確如張昭等所料,公孫淵殺了張、許二人,吞沒東吳士兵及帶來的金銀財寶。孫權一聽勃然大怒說:「朕年六十,世事難易,靡所不嘗」,意謂活了60歲(估計是虛說,這年孫權也就51歲),人世間的艱難困苦,還有什麼沒經歷過,卻被這鼠輩所戲弄,讓人氣涌如山。意欲必親手斬此鼠頭而後快。嚇得陸遜等一班重臣連番勸諫,才打消孫權討伐公孫淵的念頭。這時,孫權想起了張昭,多次派人慰問,向他道歉,可張昭始終不起床。

孫權有次出宮,過其門而喚之,張昭聲稱病重。孫權讓人火燒張昭家門,張昭就是不出來。這讓人想起晉文公重耳火燒綿山試圖讓介子推出山的故事。張昭當然沒有被燒死,孫權及時讓人把火滅掉,便在門口長時間等候。結果還是張昭的幾個兒子從中轉圜,一齊扶張昭起床,孫權便用自己的車把他拉回宮,深切責備自己。張昭不得已,然後參加了朝會。這簡直就是雙方理性與血性的大比拼。最後還是孫權知錯能改,促關係和好。雄主之心胸肚量,當如是乎?

公元236年,張昭去世,享年81歲。史稱「昭容貌矜嚴,有威風,吳主以下,舉邦憚之。」張昭不亦典型的忠臣乎?

周瑜的兒子周胤犯罪後被放逐到廬陵,諸葛瑾、步騭為他求情,孫權說,我樂於看到周胤有所成就,可是周胤罪惡太重,未必就能馬上轉變,我還想讓他嘗點苦頭。

到了238年,孫權之治東吳顯然已進入穩定期。而賢才們的治事則進入一個特殊階段。就是相互之間不敢多事,正所謂「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大家各管一攤,各不相干,在位不敢越位。照理,大家若能各守其職,各盡其責,也未嘗不可。但在實際上,往往或有九龍治水,或有三不管地帶,同時相互之間又易生掣肘,出現內耗。事實上,孫權面對的是一個千古治理難題,古代存在,今天同樣存在。當時的孫權顯然意識到這個問題,因而便試圖極力消除內耗,形成合力。

當時,孫權讓中書郎袁禮詢問大家對時事興革的意見。袁禮回來後對孫權說,與諸葛瑾、步騭、朱然、呂岱相見,各人都以不掌民事為由,不肯當即發表意見,全推給陸遜、潘浚。陸遜、潘浚見了袁禮則淚流不止,態度誠懇痛切,辭意有如苦辣兩種滋味在口,甚至心懷危懼,有一種感覺不安全的神情。

孫權便下詔書責備這幾個人說:我聽了不禁悵然,深感困惑。為什麼?天下只有聖人才能無過,只有最聰明的人才能自察。普通人的舉止行動,怎麼可能完全正確?只當自己有傷害抵觸眾意的地方,一時忽視而沒有覺察,所以使各位心存疑忌畏難了。不然的話,有什麼緣由至於這樣?

接著孫權以情動人:大義上我們是君臣關係,但恩情上猶如骨肉至親,榮耀、福分、喜樂、悲戚,都共同分享和承受。「忠不匿情,智無遺計,事統是非,諸君豈得從容而已哉!同船濟水,將誰與易!」意在責備各位怎麼可以袖手旁觀,自得悠閑,我們是同舟共濟,還能和誰交換意見呢?孫權接著舉了齊桓公與管仲的例子說:齊桓公有過失,管仲沒有直言規勸的時候,如不被採納,就永不休止地勸。現在,各位不肯開口直言規勸,仍然採取避嫌畏難的態度,就這一點而言,我比齊桓公還好一點,不知各位比起管仲來又是如何?

這一番言辭可謂懇切,發自肺腑。孫權顯然是希望大家都能一起想點大事,不要只想著自己那攤事,但只是採取了以情動人的策略,未能從制度上破解掣肘與內耗的治理難題。

第二年發生的兩件小事,則說明孫權對賢才的子孫愛護有加,卻能堅守正道。周瑜的兒子周胤犯罪後被放逐到廬陵。諸葛瑾、步騭便為他求情。

孫權說:周胤年幼時並無功勞,平白地領受精兵,封以侯爵,「蓋念公瑾以及於胤也」。意思是因思念周瑜才對他寵愛的。但周胤依仗恩寵,酗酒荒淫,恣意放縱,前後多次告誡,沒有改悔。孫權說:我對周瑜的情義和你們兩位一樣,樂於看到周胤有所成就,豈有終止?可是迫於周胤罪惡太重,未必就能馬上轉變,我還想讓他嘗點苦頭,使他能自己了解自己。就憑他是周瑜的兒子,又有你們兩位在中間保駕,假如他能改正,還有什麼擔憂的呢?

從中可以看出,孫權之待周瑜之子,其禮遇之恩、關照之情無以復加。但他更懂得過分寵愛是害了他,必得使其嘗點苦頭,回到正道上來。這不正是古人所說的「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類似的故事還發生在周瑜侄子的兒子身上。

當時,周瑜侄子偏將軍周峻去世,有人請求讓周峻的兒子周護接領周峻部隊。孫權說:從前擊敗曹操、吞併荊州,全是周瑜的功勞,我是常記不忘。起初聽說周峻去世,便打算任用周護。後聽說周護性情兇狠,「用之適為作禍,故更止之」,意謂任用他恰恰是害了他,所以改變了主意。我思念周瑜,豈有終止!

這一番話可謂情真意切,令人感佩,今天多少人卻沒悟透這一點,總想為子女創造好條件,把恩人的後代扶上馬送一程,全然不看是否合適,子女後代是否能擔此任、能走正道,結果卻恰恰是毀了子女後代們。周胤、周護估計是在蜜罐里長大的,生在福中不知福,往往是自毀前程。今天,又有多少周胤、周護們仍然如是?

孫權進入老年,追隨他的一代文臣武將紛紛去世,而後起者未必都有前人那樣的雄才膽略,這也是歷史留給我們的一道疑難題。

人言江山代有才人出,但不是每一代都能產生眾多賢能之士。而王朝的興衰似與賢才多寡呈正相關的關係。有雄主,而有賢才,則王朝興;出庸主,而多庸才,則王朝衰。更深層原因,乃是時勢造英雄,紛亂之世,而有雄主出,有雄主出而有賢才從,由此而成大事、創大業。相反,承平之世,漸失改天換地、戰天鬥地的英雄氣,即便雄主猶在如孫權者,也不復英雄氣、漸失英雄心乎?而「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無這英雄事、英雄氣、英雄心,則後起者無由晉陞進階,賢能之士末落,其為必然乎?

王基

243年,丞相顧雍去世,陸遜244年任丞相職,卻於245年捲入太子之爭中,被孫權屢次派人責問,憤悶而死。247年,孫權重兵集結建業,並揚言要入侵魏國。魏國的揚州刺史諸葛誕讓安豐太守王基出謀劃策。王基說:「今陸遜等已死,孫權年老,內無賢嗣,中無謀主。」孫權若親自領兵出征,則懼怕內亂像癰疽潰爛那樣爆發;若派遣將領出征,則舊將領已經死光,而新將領又未獲得信任。所以,這只不過是想整頓內部,加強自我保護的措施而已。後來,東吳果然沒有出兵。王基的分析可謂實情,亦令人感嘆唏噓。

249年,左大司馬朱然去世。朱然卧病不起,孫權為此白天吃不下飯,晚上睡不著覺,並不斷派宦官為朱然送醫送葯送食物。朱然每次派人報告疾病消息,孫權立即召見,親自問訊,報信的人來時賜以酒食,走時賜以衣帛。朱然去世時,孫權極其悲痛。儼然如呂蒙病重之時。孫權之重賢能,一以貫之。

251年,陸遜的兒子陸抗到建業治病,病好將還時,孫權流淚與他告別說:我以前聽信讒言,對你父親的凜然大義有所虧負,因此也對不住你;我前後所問之事,一切都焚毀消滅,不要再讓人看到了。這裡所說的前後所問之事,是指當年孫權拿楊竺指控陸遜的二十件事,一一質問陸抗一事。

這一年,孫權因為太子孫亮年幼,商議找個可以託付國事之人,孫峻便推薦大將軍諸葛恪,他是諸葛瑾的兒子。孫權嫌他剛愎自用,孫峻說:「當今朝臣之才,無及恪者。」諸葛恪臨行時,上大將軍呂岱告誡他說:「世方多難,子每事必十思。」諸葛恪說:「昔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呂岱無言以對,當時人都認為他失言。

諸葛恪

諸葛恪之剛愎自用,由此可見。之所以有此對答,在於自視甚高,又豈能聽進他人良言?這表明,孫權之知人,並非虛言。後來,東晉的虞喜就此評論道:呂岱是國家的元老,經過深思遠慮,才以十思告誡他,但被認為是說他低能而受到拒絕,這就是諸葛恪的疏漏,不具備機敏靈慧之處。如果順著十思的意思行事,廣泛地徵詢了解當時社會的事務,比迅雷還快地採納善言,比颳風還急地聽取諫議,怎能喪身殿堂,死於兇惡小人的刀下?

孫權墓

252年,孫權去世。253年,諸葛恪即被孫峻與新任皇帝孫亮謀殺於殿堂。孫權之後,東吳不復有雄主,亦不復有賢人矣。

編輯:氤氳 審核:政文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雨政文 的精彩文章:

TAG:春雨政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