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在練太極搞得風生水起 傳統武術的沒落不就是套路惹的禍
既然要談傳統武術太極拳,就必須要從它的歷史入手,追溯它的發展源頭在歷史上是拿不出來具體時間的,只能說大概在明朝初年,在現在我們口中的陳家溝開始出現,不過這時候的太極拳沒有成型還包含其他的武器練習,太極拳真正定型是在19世紀50年代以後,主要定型人有4個人,分別叫陳長興、陳清平、楊露禪、武禹襄,並非金庸老師在武俠小說中過度描寫的人物張三丰,關於張三丰的故事小編就不再細說。
太極拳的格鬥性在當時來說應該是很強的,首先你要知道太極拳的招數,來源於戚繼光《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的三十二式。也就是說這個東西基本上就是明代軍中抗倭寇的格鬥術啊,如果格鬥實用性不強怎麼能在軍中推演。其次太極拳後來在河南溫縣陳家傳了下去,在史料中有明確記載太極拳是從陳長興開始的,這個時代的陳家養家糊口的主要方式是護鏢,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說走鏢的鏢師如遇劫匪武力劫鏢,你要還說太極拳沒法實戰,估計太極拳在那個時候就該斷了傳承。
要說真正將太極拳發揚光大的人要數楊露禪,但他也從另一方面毀了太極拳。不知你可曾聽說過「大褂拳」,「大褂拳」就是太極拳的另一種叫法,意思就是適合穿大褂,留辮子的文人健身的拳術,因為楊露禪「楊無敵」結交的大都是王公貴族的八旗子弟,教他們練太極只能簡化原有的招式、放慢動作,這時的太極拳就開始漸漸喪失實戰格鬥的能力。
歷史差不多就是這樣,再來看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太極拳,前段時間徐曉東打假傳統武術的事想必整個「武林」都知道,和太極「知名大師」雷公一戰更是鬧得一場「武林的腥風血雨」,正如網上流傳的那段視頻一樣,我們清楚地看到了這樣一幕:太極拳在現代格鬥面前不堪一擊。
現在別去相信什麼一個手無敷雞之力的瘦子練了什麼武功,就可以隨便把一個壯漢打趴下,這是不現實的,看看歷史書籍的記載哪個武將、功夫好漢,他們全是膀大腰圓,膂力過人的,就說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人物霍元甲,他身高不過一米七三體重卻足足有九十公斤啊,本身就很氣力過人再加上自己常年習武所以才成為了武術宗師。
現代武術全是套路動作,都被用作花式表演,那你要說武術就想向這方面發展小編也無話可說。在1982年左右國家提出挖掘傳統武術,要繼承要發展傳統武術,這本來是件好事,不過在「專家挖掘組」的領導下,傳統武術也由此衰敗在這個盛期。當時各省紛紛成立武術挖掘小組聯合各省體院、市級體委共同登門訪問老拳師,希望將藏在民間的拳譜、特殊兵器、套路功法上交國家,由專家統一研究,而且對於各拳種進行錄像。不過你猜猜看挖掘組都挖了什麼?,除了幾個基礎功法外,全是套路,連單操都沒有!小編不禁想問傳統武術就是用來表演用的么?傳統武術的出現可不單單是健身養生用的啊。
小編這麼說沒有一點要說傳統武術不好、傳統武術不行的意思,只是希望我們傳統的東西能夠好好的發揚傳承下去,並非變成一個需要靠歷史故事和吹噓來自證:武術不是舞術,這麼一個套路的東西。那種練武多年從不和人交手,卻有著非常高格鬥水平的大師是不可能有這種人存在的,還是少點套路多點實戰,去掉那些沒必要的花架子,好好對傳統武術進行改革吧。
點擊展開全文


※太極拳十要解析——松腰胯
※太原大爺邊騎單車邊打太極 雙手脫把看懵路人
※現代武林:親身經歷的太極江湖張氏父子登場
※根本沒有太極操,你別再妄加評論他人了!
※大鵬太極-公益節目錄製現場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