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時候人會把大地看成方的?從「地心說」到「曰心說」的演變!
人類文明的初期,人們一直認為大地是一個大扁盤,自從物理學的快速發展使人類對於大地乃至宇宙的認識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人類文明的歷史發展中,我們見證了人們對世界認知的變化。從「天圓地方」到「地心說」;從「地心說」到「曰心說」;從「曰心說」;從太陽繫到銀河系;從靜態宇宙到膨脹的宇宙;從「盤古開天地」到「大爆炸」的宇宙演化論……這些驚人的變化使我們了解到世界是個什麼樣子的。
當然這不得不歸屬於物理學,物理學不但極大地豐富了人類對物質世界的認識,也同樣改變和擴展著人類的思維方式。雖然要靠知識理論方面的正確指導,但是也不能不實踐證明。
說到實踐證明,在古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在國外都有證明「地圓說」的航海示例,如中國明朝時期的鄭和七下西洋,在國外的則有迪亞士航行發現好望角、達.伽馬找到東方的新航路、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和麥哲倫的環球大航行。
鄭和下西洋路線圖
講到麥哲倫環球航行,它是麥哲倫為西班牙政府所效力探險,並在1519年—1521年率領船隊完成環航地球。麥哲倫是地圓說的信奉者,他早在1517年就提出了所想的環球航行計劃,不得不說麥哲倫環球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
麥哲倫環球航行圖
古代「天圓地方」是科學對宇宙的一種認識。根據我國古代中醫寶典《黃帝內經》中來講:「五運更治,上應天期,陰陽往複,寒暑迎隨,真邪相薄,內外分離,六經波盪,五氣頃移,太過不及,專勝兼并,願言其始,而有常名,可得聞乎?」就明確提出了五運六氣的學說,該學說本質上是對一定層次天地能量運化的總結,然而古人發現,每當天地間能量發生變化時,就會逐漸表現在人們可以看到的相對宏觀的世界。
但由於這種能量60年一輪迴,周而復始,如環無端,因此古人講「天圓」,用來描述時間的特點。同時古人講方位時,用「四面八方」來描述,也叫「地方」。「天圓地方」就是講的時間和空間,也就是講宇宙的真實面目。在這裡我們不得不佩服老祖宗智慧的時空觀念!
然而我們想到「天圓地方」都會認為是古人對於大千世界的認識誤解,熟不知並不是這樣的表面意識。而天圓地方的本質來源,是源於先天八卦的演化中,所推演出的天地運行圖,也就是天圓地方圖。我們應該遵從古人的文化總結並以此為戒。
天國地方圖
天地陰陽,萬物都有正反兩面性,不能只看其表面,要有心而論知其本源意義,才能看出事物另一面。


※莆仙方言新欄目《花花樂粹》第二集
※韓式最新編髮,輕鬆秒變女神
※「傳奇」張愛玲
※粉紅女郎嫵媚嬌羞
※小畫幅表達大色彩 維米爾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