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綉唐卡,獨樹一幟,風韻無邊
慈悲情懷,獨創「滇綉」
自古以來,提及中國刺繡,
大家似乎只認蘇綉、蜀綉、湘繡、
粵綉這「四大名綉」,
滇綉?這個派別好像以前從未聽說過吧?
在見到彭萍大師之前,我也從未聽聞。
那天在麗江古樸的白沙古鎮,
我們被滿滿一屋子精美絕倫的刺繡精品驚呆了,
隨即拜訪了刺繡大師彭萍。
彭萍大師是「滇綉」這一概念的創始人,雲南省刺繡大師,雲南省工藝美術大師,雲南省工藝美術行業十大領軍人物,2014年她被授予「中國工藝美術行業典型人物」的榮譽稱號,這是國家級的榮譽,整個雲南省目前只有4人獲此殊榮。
她的刺繡唐卡曾兩次獲得全國工藝美術行業最高獎「百花杯」金獎,這是國家級大獎,是含金量最重的,國務院保留下來的標誌性「國獎」,被稱為「工美行業的奧斯卡」。《人民日報》曾報導她「將唐卡綉出來」,《中國郵政》曾發行她個人的特種紀念郵票。
彭萍老師給人的印象是知性優雅的,
個子高挑、皮膚雪白,溫婉秀麗,
整個人容光煥發,臉上絲毫看不出歲月的痕迹,
不問年齡,我以為她只有30多歲,
行走起來,笑意盈盈,風姿綽約,
像和煦的春風,很是招人喜歡。
10多年前,身懷刺繡技藝的彭萍和丈夫梁勤來到麗江,
準備開拓自己的刺繡事業,
他們看到雲南省少數民族婦女都有很好的刺繡基礎,
但卻無法用刺繡給她們的家庭帶來直接的經濟收入,
且雲南省刺繡品類繁多,沒有形成統一的品牌,
所以他們決定博彩眾家之長,
創立「滇綉」這一概念,
幫助刺繡走出雲南,造福當地人民。
滇綉,其實是融匯了四大名繡的精髓技法,
以及雲南本土少數民族的刺繡技藝,
而形成的一個全新的品牌概念。
同時,為了幫助雲南貧困山區的人們,
彭萍和丈夫梁勤一起創辦了木氏刺繡學校
和彭萍刺繡藝術館。
10多年來,他們堅持「全免費」教育,
免費幫助培訓少數民族貧困山區的綉娘,
讓她們在刺繡技藝和藝術審美方面得到提升,
他們造就了無數的刺繡人才。
她的弟子木玉芳、木潤良也獲得
「雲南省刺繡大師」稱號。
可以說「滇綉」自打誕生的這一刻起,
就烙印上了大愛和慈悲的印跡。
在這個基因之上,
彭萍大師選擇「唐卡」做為「滇綉」的主打產品,
也似乎是冥冥之中註定的福緣和福報。
滇綉與刺繡唐卡
「唐卡」是藏傳佛教里的專用語,
釋義是「捲軸畫」,
多以佛教的元素為繪畫主題,
用珊瑚、綠松石、金粉等礦物質顏料來作畫,
屬於工筆畫的範疇,
每一幅作品都精雕細琢,需要很長時間創作,
甚至於有藏傳佛教徒以畫唐卡為修行手段,
每每繪畫之前,都必須沐浴更衣、誦經禮佛,
一幅唐卡完成,也唱誦了經文千百遍。
據梁勤介紹說,他們創辦的刺繡學校就在白沙壁畫旁邊。白沙壁畫把漢傳佛教、藏傳佛教、道教的神佛繪於一幅畫中,反映了當時多元文化融合的特點。白沙壁畫的神奇和古老的藝術打動了彭萍夫婦,他們當時就萌生出了刺繡唐卡的想法。
但刺繡唐卡工藝已瀕臨失傳。目前僅存10幅(故宮7幅、布達拉宮1幅、大昭寺2幅),所以創作難度超乎想像,可他們還是決定堅持下去。
彭萍告訴記者,她在2014年「第十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上參展的刺繡唐卡《文殊菩薩》耗時一年才完成,是該屆參評作品中全國唯一榮獲金獎的刺繡唐卡作品。《文殊菩薩》還入圍首屆「艾琳?國際工藝精品獎」,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刺繡唐卡獲得的最高獎項。為此彭萍先後被評選為雲南省工藝美術行業十大領軍人物和中國工藝美術行業2014年度「典型人物」。
雖然獲得了很多的榮譽,
彭萍大師卻依然選擇紮根白沙古鎮,
安靜而專註地發展自己的刺繡事業。
提及這10多年來印象最深刻的兩件事,
他們說跟兩幅刺繡唐卡作品有關。
第一次是彭萍大師用蘇綉絕技「雙面綉」,
創作的雙面綉唐卡《釋迦牟尼》,
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幅雙面綉唐卡作品。
6年前,一對瑞士夫婦來白沙古鎮遊玩,
看到了這幅刺繡唐卡,立刻被吸引住了,
當場掏了6萬元買走了。
這件事情,極大地鼓勵了彭萍,
她敏銳地察覺到了刺繡唐卡的價值,
她相信刺繡唐卡應該會存在需求市場。
於是她更加潛心在這方面進行創作。
第二件事是他們送刺繡唐卡《六道輪迴圖》,
去凱里參加國際銀飾及刺繡展。
《六道輪迴》一經亮相,便轟動全場,
得到了全體評委和現場觀眾的一致好評,
毫無懸念地榮獲國際金獎。
如果說瑞士夫婦是在經濟上鼓勵了彭萍,
那麼這次獲獎就是在精神上極大地鼓勵了她。
從此之後,她更加堅定地要把刺繡唐卡
打造成「滇綉」的代表作品。
彭萍的刺繡作品《凝望》
就像提起蘇綉,人們就會想到貓一樣,
她希望一提起滇綉,人們就能想到刺繡唐卡。
如何欣賞一幅刺繡作品
在彭萍大師的刺繡藝術館裡,
充斥著各種琳琅滿目的精品,
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有主打的刺繡唐卡作品,
有納西文化及雲南少數民族元素的刺繡,
有世界名畫、珍貴文物的刺繡,
有現代藝術風格的刺繡,
…………
那如何欣賞一幅刺繡作品呢?
除了立意、構圖、題材、色澤、技法等,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好的刺繡作品讓你看不出來是刺繡的,
他們渾然天成,或像一幅畫作,或仿若一張照片。
另外,如何分辨是手工刺繡還是機器刺繡,
則需要看顏色。
手工刺繡的作品再簡單,
每一種顏色都會有漸變的光澤,
機器刺繡的,則很均勻,沒有色澤漸變。
刺繡技藝里最難的是人像,
人的皮膚的質感和光澤度是很難把握的。
怎麼樣,說了這麼多,
你們想要擁有一幅風韻無邊的滇綉藝術品嗎?
或者,想得彭萍大師真傳,
嘗試為自己綉一幅獨一無二的精美作品嗎?
來雪山小鎮吧,一切皆有可能。
主編:卓佳宜


※DC新劇《泰坦》再添新卡司!鷹鴿組合敲定,美女加盟
※特殊的產婦,共通的人性——不要讓內心的小女孩渴望太久
※大媽隨手報第6期:大出產王國2&歸家異途
※究竟是女人神經過敏,還是男人確有其事?
※薛之謙復婚:念舊的人最是情深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