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校園「港獨」,沒有法治談何自由?

校園「港獨」,沒有法治談何自由?

近日,香港多所大學校園內出現「港獨」橫幅和海報,激起各方強烈聲討。在校學生紛紛站了出來,表明「拒絕被代表」的立場;已經離校的學生專門回到學校,表明「學校不容玷污」的態度。正如那位揭下「港獨」標語女生所言,「你們不能代表我」。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也指出,言論自由並非完全沒有限制,而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也非鼓吹歪論的借口

「港獨」入侵校園,並非偶然。這幾年,民意早已厭倦「港獨」。隨著生存空間不斷縮小,「港獨」組織以「言論自由」標榜,利用校園管理寬鬆的特點,在學校的宣傳欄上「大做文章」,不時掛出「港獨」橫幅刷存在感。這些言行突破了法治底線,有的更突破了人倫底線,因為不認同香港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的觀點,有「港獨」分子竟然為蔡女士失去兒子而歡呼,這種冷血言論令人震驚。

任何自由都有底線。一些人之所以堂而皇之在校園「播獨」,無非是打著言論自由的幌子。其實恐怕他們自己心裡都清楚,言論自由是有邊界的。這個邊界,就是法律。"港獨"違反憲法和香港基本法,宣揚"港獨"也觸犯了香港的有關法律,這些都屬於違法行為,並非受法律保護的言論自由,這種行為並不因為發生在校園就有了「擋箭牌」。正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所言,「社會各界人士應合力糾正這種濫用言論自由的行為,讓香港能維持一個公民社會的核心價值,並共同捍衛社會應有的道德標準」;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此前也向全校師生髮公開信強調,「『港獨』不但違反基本法,也和我個人意願相違背。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這是不爭事實。」

香港不能陷入「泛政治化」漩渦、香港經不起折騰和內耗,習近平主席的忠告語重心長。遏制「港獨」,關乎"一國兩制",關乎法治根基,關乎香港的繁榮穩定,每一個珍愛香港的市民,都有責任和義務制止「港獨」行為;「校園是學習的地方」,每一所大學的管理者,都有責任和義務制止違法行為,讓學生有安靜的學習環境,讓香港有健康美好的未來。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日報評論 的精彩文章:

沒有吳京就沒有戰狼2,但沒有謝楠就沒有吳京的今天
別讓對歷史的銘記毀於「表情包」
讓認真成為一種習慣
上完大學,再去上個「藍翔」?
剎那選擇,映射價值光芒

TAG:人民日報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