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戒煙,多喝水?水的神奇你不需要懂,了解怎麼喝健康就行了
阿嚏~阿~嚏~~
GIF/1K
最近,
天氣悶熱、氣溫變化大,
流感頻發,
到蓮花二村社康看病的患者
一下子多了起來
醫生在患者離開時都叮囑:
「回家多喝溫開水……」
GIF/1K
部分患者表示不理解了:
「喝水能治病嗎?」
其實啊,
醫生這麼說有他的道理,
這喝水的學問可大了!
喝水
到底有多重要?
水作為人體的重要組成成分,是人體維持生命活動最基本的物質基礎,新生兒體內含水可高達80%,成年男性60%,女性50%-60%。一個人只供水不吃東西可活數周,如不供水,一般數日即可死亡,足可見水的重要性。
喝水
如何才算對?
人人都需要喝水,但並不是所有人都一樣,因為體質、年齡、某些疾病、某些生活狀態下的人喝水都會不同。
喝什麼水?喝多少水?怎麼喝?飲料可以代替水嗎?水不是葯,喝對卻勝過葯,促進你的健康!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好好了解下喝的學問,做到喝得健康又有營養。
喝水
科學觀念和健康習慣!
1
不同年齡的人飲水不同
6個月以內純母乳的寶寶
如果沒大量明顯出汗,一般不喝水。人工餵養兩餐之前適量補水,但不能喂帶甜味的水,否則會引起消化問題。
1歲的寶寶
兩餐之間在屋外玩耍時間過長,洗澡後、午睡後、晚上睡前等都需要適量喂水,但玩得大量出汗後,不要給孩子喂太多水。
3歲的寶寶
每次飲水不宜太多,少量多次喂,或者他自己有需求時喂也可以,100ml到150ml為宜。
GIF/1K
插播健康提醒
爸爸媽媽可以觀察寶寶的尿液顏色和小便次數來進行喂水。比如小便次數為6-8次,顏色清,微黃,則不缺水;如果尿黃濁,次數少於6次,表示需要補充水分。
青少年
隨時、主動喝水,晨起、課間、運動前後、避免口渴猛喝,另外要特別注意不要以飲料代替水。
中年人
對飲水一般沒有禁忌,多喝些水有助於緩解生理壓力、保持身體健康、精力更充沛。依需補充特定的水,不能以口感好的飲品代替。
孕婦
孕婦少喝冷飲,飲水量一天6-8杯(1200ml至1600ml),到後期,下肢水腫較為常見,要及時就醫諮詢,並限鹽攝入。
老年人
因為中樞神經敏感性低,對缺水感受遲鈍,易發生慢性缺水,宜主動補水。
2
不同體質的人喝水各異
中醫將體質分為九種,其中氣虛、陽虛、痰濕體質的人不太喜歡喝水,即使喝水也是喝些熱水,也不適合大量喝水,喝水過多會引起消化不良,出現食慾不佳、腹脹等不適,還有頭暈嘔吐等。
氣虛體質
可以用白朮或党參煎水喝;
陽虛體質
可以喝普洱茶水、姜水;
痰濕體質
可以薏米扁豆煮水喝。
3
某些生活狀態下的人應多喝水
飲酒前後
多喝水保護胃和肝,促進排泄。
吸煙者或戒煙者
水能減弱煙草中的有害物質對身體的傷害。有戒過煙的人有這樣的體會,多喝水能有效幫助抑制煙癮。
服某些藥物
服藥時要先喝少量水濕潤一下咽喉,服藥後再飲100ml到200ml水。
服用解熱鎮痛葯、消炎藥、磺胺類等時要多喝水,有助於加速代謝排泄。
口服止咳水糖漿類葯時 ,不宜馬上飲水,可以漱口,以便藥液在咽喉部粘留髮揮藥物作用。
洗澡前後
洗澡本身是一個脫水過程,尤其在持續泡澡時,體內水分流失更多,宜多喝水。但要注意洗澡後,心臟會加快,切忌大口喝水。
睡前
不宜多飲水,以免影響睡眠。
生活在容易脫水的環境中
高溫作業、乾燥的空調房間里,體內水分流失更快,使尿液濃縮,要主動及時多補水。
運動時
運動前2小時補250-500ml,運動前隨時補150-250ml,運動中每15-20分鐘補40—120ml,不能一次大量補。
4
某些疾病的患者
高血壓
一次喝大量水,水分快速進入血液後會升高血壓,使患者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等癥狀。高血壓患者一天之中應多次少量,每日飲水量1000ml到1200ml最好。
糖尿病
每天最理想的喝水量為1500ml到2000ml,少量多次。
腎臟病
要注意控制飲水量,以免加重水腫或發生併發症。
心臟病
若大度飲水會增加心肺臟器負擔,成年人每日總水量控制在1500ml左右,心衰患者根據具體情況控制飲水量。
肝腹水
有腹水的患者,體內水分容易堆積在組織中,需要控制飲水。
血液透析
此類患者要根據尿量、心功能、血壓、有尿無尿、有無水腫、透析次數等多方面考慮確定飲水量。
急性尿路感染
在急性發作期,每天2000ml以上,以使尿量增加,有利於沖洗尿路,減少細菌在尿路停滯的機會。
便秘
多喝冷水,冷水進入腸道刺激腸黏膜,腸的蠕動隨之增強,直腸內壓升高容易產生便意。
血壓偏低
體位改變引起的低血壓(一般沒有癥狀),可以多喝些水,較多水分進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有助於加強管臂壓力,幫助改善血壓。
化療期間
多喝水有助於藥物毒素排出,降低噁心嘔吐,為保證足夠尿量,日飲水量可在1000ml到2000ml。
久病人卧床的患者
因為卧床,活動少,排出的尿也會少,所以如果再不多喝水,尿液也為少,濃度也會增高,容易形成結石。
感冒發熱
發熱時,每升高1度,新陳代謝會加快約7%,所以人體需要補充水,多喝溫開水。
中暑、皮膚乾燥、腹瀉、結石患者
中暑,人體因為高溫,流汗多,多喝水;皮膚乾燥缺水,多喝水; 腹瀉、結石,多喝水可以更好的恢復健康。
喝水
要選對方法!
1
正常情況宜「小口常喝白開水」
喝水少量多次,每次喝在嘴裡,稍停留2秒再慢慢咽下,這種方法既不會給胃、腸、腎臟帶來過大的負擔,又能使飲的水被身體充分吸收利用,有效保持口腔、咽部黏膜的濕潤度,是不錯的養生方法。
2
特殊情況可以大口喝
便秘的人,大口喝,且一次喝得比較多一些,這樣水多而快地到達腸道,更大地刺激腸蠕動,從而改善便秘癥狀;有時為了更有效、更快排泄消化系統中的毒素,也用這種方法喝(有心血管疾病慎用)。
3
水溫不燙嘴
水的溫度比人體溫度高一點,比如35℃到38℃,以不能燙嘴為度,能促進腸壁的收縮加強,幽門開放加大,水能更快進入小腸;同時,有助於迅速地滲入細胞,使缺水的身體及時得到水分補充。
4
喝新鮮水
白開水應保鮮,不要喝保存過久的水,超過24小時不要再喝;而且,開水晾涼後,也不要重複再燒。
5
空腹時喝水
若感口渴,最好在飯前1小時空腹少量多次喝水,1次200-300ml為宜,這樣吃飯時就能保證各種消化液的充分分泌,促進消化;應避免水泡飯,或邊喝水邊吃飯,這樣就會導致消化液稀釋引起消化問題。
6
燒開水有「度」
水燒開時繼續煮3分鐘,然後再熄火,這樣可以讓有害物質最大限度地揮發出去,鹵代羥和氯仿的含量會下降,並將細菌全部殺死,燒的水才算是安全的。
但也不能燒煮太長時間,水中其他不揮發的物質包括鎂、鈣、氯等成分數量會增加,且沸騰的時間越長,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越大,會對人的腎臟造成不良影響。
原來喝水有這麼多學問和講究呀!
養生保健,離不開水!
水不是葯,喝對了,卻勝過葯!
親愛的朋友們,
現在能理解為什麼你男票和醫生
總叫你「多喝溫開水」了嗎?
GIF/1K
——END——
來源:蓮花二村社康中心 彭英
編輯:養生深圳
部分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喝水都長肉的日子就這樣要結束了,你捨得嗎?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要喝水?母乳餵養的常見誤區
※A股神秘高手屢試不爽的漲停板戰法,一旦學會 抓漲停板像喝水一樣
※寵物:小奶貓浴室喝水超可愛超萌
※清新街頭出現這些紅房子,進去喝水休息都是免費的!
TAG:喝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