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腰椎的主要穩定肌肉

腰椎的主要穩定肌肉

脊柱是由一節節的椎骨「摞」起來的,並藉由椎間盤、關節囊、韌帶、肌肉等組織進行連接和加固。

在完全的中立(或稱平衡狀態)狀態下,脊柱藉助外周組織維持穩定的需求相對較小,在突破中立狀態時,這種藉助外周組織維持穩定的需求增大;從這一點上而言,就涉及脊柱的主動穩定性和被動穩定性。當然腰椎也是如此!

腰椎的被動穩定性主要有構成椎間關節的關節囊、韌帶等提供。這些組織中間有很多的本體感受器,它們將感知到的脊柱空間位置變化的信息傳遞給神經系統;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穩定腰椎的相關肌肉,如:豎脊肌、多裂肌、腰方肌、髂腰肌和一系列腹肌等會先後激活,參與維持腰椎的穩定,這就是腰椎的被動穩定機制(當然,這兩種穩定機制都適用於頸椎和胸椎)。本期我們就談談腰椎主動穩定機制的兩部分重要的肌肉。

一、豎脊肌與多裂肌

豎脊肌位於上脊柱的後側,為較長的跨多個椎體的多關節肌,主要負責脊柱的後伸,在屈曲活動中參與軀幹動作的控制,對抗外力時,可避免軀幹「坍塌」。

相對豎脊肌而言,多裂肌的肌纖維更短,慢肌纖維(Ⅰ型肌纖維)比例更高,富含大量的毛細血管網,肌纖維跨越的椎間節段更少。由此可知,腰椎段多裂肌應該是作為給腰椎提供張力和穩定度的重要肌肉,是維持脊柱穩定的重要深層肌肉。

多裂肌和豎脊肌被後背部的腰背筋膜包被起來,形成一個筋膜腔室,在肌肉收縮,微循環增強的時候,可以增加該筋膜腔室的張力,並增加該肌群、筋膜為腰椎提供穩定度的功能。

臨床研究表明:下背部損傷患者的多裂肌會在傷後快速萎縮,且接受腰椎間盤手術的病患,多裂肌的連續性會出現「斷層」的不完整現象,可能會導致腰椎活動功能紊亂。證據顯示,以特定運動形式的訓練,可以增加多裂肌及豎脊肌的整體作用。在我們往期的文章——【如何改善姿勢性駝背】中的最後一個動作就具有針對性的多裂肌訓練動作。練習者可以稍作改進(將彎曲胸椎調整為彎曲腰椎),便可以練習到腰椎部的多裂肌。

二、腹部肌群

腹部肌群由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和腹橫肌組成。它們都是對胸腰段脊柱穩定包括姿勢穩定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腹橫肌最為特別。

腹橫肌是腹部最深層的腹肌。它連接後、中兩層胸腰筋膜,就像是包裹整個腹部一個環形的腰帶;腹橫肌活動還會與盆底肌、多裂肌、膈肌等協同收縮。藉由腹橫肌、盆底肌和膈肌等的協同收縮產生的腹內壓,可以提供腰椎穩定度。

另外,在腰骶部,背闊肌腱膜、下後鋸肌、腹內斜肌以及腹橫肌的纖維會與胸腰筋膜外側結合,藉由上述肌肉收縮產生的胸腰筋膜壓力,可以提供穩定腰椎的重要外力。

腹橫肌收縮可以使肚臍往腰椎部靠攏,在訓練腹橫肌時,練習者可以先在閉氣的時候做一個吸氣動作,將腹部(肚皮)往後靠;再有意控制肚皮不往前膨出的情況下,慢慢吸氣;最終,練習者能夠在將肚皮往腰椎部位貼的同時,保持緩慢的呼吸。通常,初練這個動作會有深層腹肌的收縮感。練習時間可以更具自身情況適當延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腰椎 的精彩文章:

腰椎間盤突出怎麼辦?需要手術治療嗎?
腰椎病這樣做最管事,快速消除疼痛!
腰椎間盤突出現在已成為常見病!但得了就都需要手術嗎?
網友心得:3種少花錢的家庭理療法做起來,腰椎間盤突出症複發率少一半
腰椎間盤突出:三陽春教你做好7點,信不信腰痛再也不來?

TAG:腰椎 |